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 第20章 墨家:纸,真香!

“纸,究竟是何物?”

相里子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疑惑,

“造”字,他自然明白其意,“术”字,他也知晓其含义,

可这“纸”字,却是头一回听说,闻所未闻,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苏齐并未直接作答,而是微微一笑,反问道:“诸位,平日里用那竹简,可还顺手?”

扶苏轻叹一声,率先开口:“甚是不便。父皇勤勉,日理万机,每日批阅奏章无数。我曾亲眼所见,父皇案牍之上,竹简堆积如山,两个身强力壮的力士,专门负责搬运,一个负责将批阅完毕的竹简撤下,另一个则负责呈上新的竹简,即便如此,依旧是手忙脚乱,甚是繁琐。”

张苍捋了捋胡须,也跟着感慨:“竹简笨重,携带不便,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让人头疼的是,竹简篇幅有限,一根竹简,至多也就能写上三十来字。寻常竹简,一束约有五十至一百片,可即便如此,若要将一部完整的《道德经》尽数记录,至少也得用上三束简牍,才能勉强容纳,这还是在字迹紧凑的情况下。”

相里子点了点头,补充道:“若论替代竹简之物,帛书倒是一个选择。帛书质地轻柔,便于携带与保管,而且,帛书吸墨性更胜于竹简,书写起来也更为流畅。”

“可帛书太过昂贵了!”苏齐一语道破关键,“孟子曾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由此可见,帛乃是贵重之物,寻常百姓根本用不起。而我所说的‘纸’,其造价远低于帛书,且产量极大,远非帛书可比!”

“竟有如此神奇之物?”相里子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急切地追问,“那这‘纸’的重量又如何?”

“比竹简还要轻上许多!”苏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相里子眼中闪烁着求知欲,急切地追问:“这纸……究竟该如何制作?”

苏齐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此法,乃是我偶然所得,今日便传授与你们,且听好了。”

“第一步,斩竹漂塘。”

“需将那嫩竹斩下,截成段,浸泡于水塘之中,让其充分吸水,软化纤维。”

“这一步看似简单,实则至关重要,浸泡时日长短,皆有讲究,早了则纤维未软,晚了则竹肉易腐,需得恰到好处。”

苏齐顿了顿,见众人听得入神,继续说道:“除了竹子,还可加入树皮、麻头等物,此乃增韧之法,可使纸张更加坚韧耐用。”

“将这些原料一同放入水中,以巨石压住,浸泡数日,待其吸饱水分,再细细捣碎,使其纤维充分分离,直至成为细腻的浆状物。”

“第二步,煮楻足火。”

“将捣碎的原料放入大锅之中,添水,以猛火煮之。”

“此步骤,火候乃是关键,需得烈火烹煮,将原料煮至稀烂,化为纸浆。”

“煮时,还需以巨石压住,使原料充分受热,煮得更透,更烂。”

“此过程,需得耐心,少则数个时辰,多则一日夜,方能将原料煮至化境。”

苏齐的声音将众人的思绪带入到那热火朝天的造纸场景之中。

“第三步,荡料入帘。”

“待纸浆冷却,便到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取那特制的竹帘,此帘需以细竹编织,平整而细密,乃是造纸的关键所在。”

“以竹帘轻轻舀起纸浆,在水中轻轻荡涤,使纸浆均匀地附着在竹帘之上,形成薄薄的一层纸膜。”

“此步骤,全凭手艺,需得轻重得宜,快慢适中,方能制出厚薄均匀的纸张。”

“荡料之时,还需眼疾手快,将多余的水分滤去,使纸膜紧密地贴合在竹帘之上。”

苏齐的声音抑扬顿挫,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淋漓尽致,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第四步,覆帘压纸。”

“将纸膜从竹帘上取下,一张张叠放整齐,小心翼翼,不可有丝毫差错。”

“再用平整的木板覆盖其上,以巨石压紧,将纸膜中多余的水分缓缓挤出。”

“此步骤,需得耐心等待,让水分慢慢渗出,不可急躁,否则纸张易皱,前功尽弃。”

“第五步,透火焙干。”

“待纸膜半干之时,将其轻轻揭下,贴于炉火旁的墙壁之上,以文火慢慢烘烤。”

“此步骤,火候亦是关键,不可过猛,以免纸张焦黄;亦不可过弱,以免纸张潮湿,难以保存。”

“需得文火慢焙,让纸膜中的水分慢慢蒸发,直至纸张完全干燥,方可取下。”

“如此,一张张薄如蝉翼,轻若鸿毛的纸张,便算是大功告成了。”

苏齐的声音戛然而止,留下众人沉浸在造纸的神奇过程之中,久久不能回神。

“只是……”苏齐突然话锋一转,眉头微蹙,“竹简本身具有防蛀功能,而纸张却不具备,因此,一些长时间需要保存的文件,怕是暂时无法用纸张来保存。”

他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

相里子瞳孔骤然收缩,脸上每一条皱纹都写满了震惊,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他万万没想到,苏齐竟能将造纸术如此完整地和盘托出,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毫无保留。

原本心中那一丝怀疑,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这“造纸术”的笃信无疑。

相里子猛地起身,当即大礼参拜。

“苏博士!”

相里子声音颤抖,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您所言这‘纸’,倘若真如您描述那般,轻便胜过竹简,廉价与产量皆远超帛书,纵然有不防虫蛀之憾,亦是价值连城,千金难换啊!”

相里子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仿佛看到了墨家光明的未来,

“倘若此‘纸’问世,百家学说传播之速,必将一日千里,我等墨家,也将成为百家争相追捧的座上宾!”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激昂,

“于陛下而言,小篆亦将随这‘纸’推广,书同文之伟业,指日可待!陛下龙颜大悦,定有厚赏!只是……”

相里子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困惑与不安,

“只是相里子愚钝,实在不明白,如此天大好处,为何偏偏要赠予我们墨家?此等恩德,无功实在难受啊!”

苏齐见状,连忙伸手将相里子扶起,

“巨子您这是作甚,快快请起,我可受不起您这般大礼!”

他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

“您误会了,我此举并非无私奉献,实乃另有所图啊。”

苏齐目光扫过在场的扶苏与张苍,

“此术完善之后,所造之纸,必须由文华府全权掌控,这也是为了响应陛下号召,更好地监管百家言论。府正、府长二位大人也在此,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扶苏与张苍对视一眼,皆是连连点头称是。

张苍那张平日里总带着几分慵懒的脸,此刻也变得严肃起来,

“苏齐你也是亲眼目睹了今日这辩经的混乱场面,简直不堪入目!下次谁再敢动手,就别想领到纸张!”

张苍说到激动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好一个以纸制衡,妙哉妙哉!”

相里子沉思良久,这造纸术确实百利而无一害。

若苏齐真要驱使墨家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自己这巨子以死谢罪便是。

相里子再次大礼参拜,郑重地向苏齐表示感谢。

相里子将造纸之法牢牢记下,答应保密制作,绝不外传,挑选之人也绝对是墨家可靠之人。

相里子离去后,苏齐、扶苏、张苍三人同乘扶苏那辆四马并驾的豪华马车。

张苍脸上此刻写满了疑惑,率先打破了沉默:“苏齐,你为何要将这等天大功绩白白送给墨家?”

张苍摩挲着下巴,眼神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继续说道:“若你只是需要工匠,我这边也能帮你找一些,更不用说扶苏公子了。”

苏齐沉默不语,眼神飘向窗外。

“我想让墨家站在公子这边。”苏齐眼神飘忽。

扶苏摇了摇头:“百家现在求我,我不需要墨家,是墨家需要我,这,不是真正原因。”

苏齐见状,知道自己那点小心思根本瞒不过扶苏,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

苏齐没有平时的戏谑,此刻却充满了坚定与执着:“我不想让工匠失去创新能力。”

“百家学说,皆是治国理政之道,却无一门专注于发明创造。”

苏齐的语气变得激昂起来,仿佛有一团火焰在他胸中燃烧:“唯有墨家,唯有墨家啊!”

“我华夏,自古以来就不惧怕上天,因为我们坚信人定胜天!”

苏齐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车厢内回荡:“天有十日,后羿射下九日;太行、王屋挡路,便有愚公移山;天降洪水,便有大禹治水!”

“而墨家,就是后羿手中那支无坚不摧的箭,就是愚公手中那把开山辟地的凿,就是大禹手中那根镇压洪水的定海神针!”

苏齐的声音,如同战场上冲锋的号角,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砸在扶苏和张苍的心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