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一剑飘香 > 第121章 通天

一剑飘香 第121章 通天

作者:躺过那条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5 04:59:39 来源:书海阁

第二天,外面滴滴答答下起了小雨,秋风一阵紧是一阵,偶尔有法国梧桐树叶飘落在窗外的窗台上。

九点过后,桂梅才在元庆的怀抱里醒了过来。她慵懒的闭着眼睛摸着他的脸庞说,"老公,你越来越厉害了,有点吃不消,我再睡会儿。"

元庆把压在她头下的右手向自己身边挽紧了些,让她温暖丰满的胸脯挤向自己的胸膛。左手摸着她光滑的后背说,"你自己惹的祸,每个星期不是人参就是鹿茸,有干劲就得劳动啊。现在田也耕了,种也播了,希望有收获。"

桂梅闭着眼睛妩媚地说,"有耕耘就一定有收获,今天不去那里的话我再买只乌鸡回来炖。"

"你不是吃不消吗?"

"我愿意。"

"物资供应过剩,会引起消化不良。我上午去看看张书记,过两天吧。"

元庆出门习惯先去了办公室,意外见聂凯,何从海两个人都在。何从海正在看报纸,桌上放着一本笔记本,拧开的钢笔放在笔记本上,似乎随时要记录着什么。聂凯正在那里低头写着文章。

他没有惊动他们,而是出门向县政府大楼走去。整个二楼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影,县委办公室大门锁着。元庆转身下楼来到了竹林村,县委书记张俊就住在这里。元庆进去的时候他正一手叉腰一手夹着一支烟站在窗口望着远方。

他的到来张俊很高兴,指着沙发中间茶几上的茶叶罐说,"正宗庐山云雾,前几天在庐山上开会朋友送的。据说当年周总理每次上庐山都喝这个,你泡两杯来。"

元庆泡茶总会想到以前雨虹镇的许书记,但还是熟练地泡了两杯茶。将头一泡静等片刻,再倒入水桶,然后将杯子加入八分满的开水。一杯幽香的清茶就出来了,然后轻轻推向另一张沙发的一侧。

张俊在另一侧沙发上坐下来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一副很享受的样子,转过头来问,"这么好的茶你怎么不喝?"

元庆说,"我还没习惯,口干了还是喜欢喝凉开水,牛饮,一杯一口干。"

张俊说,"大概农民出身的都是那样,我小时候也放过牛。口干了去喝山泉水,跪在地上,把头伸过去趴在那里喝。这几年也经常去支农,检查双抢,喝过盐水,你喝过盐水吗?"

"喝过,读初中放暑假双抢时参加劳动,送来的水是咸的。开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才知道是放了盐,劳动时出汗太多了,身体缺盐没力气。"

"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我?"

"想你了。"

"你小子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不是有什么事?"

"真的,我能有什么事,就是想来看看你。"

张俊听着他的话有些感动,像想起了什么似的问,"新房已经装修完了吧?准备元旦结婚吗?"

"想结婚,又不想结婚。"

"怎么了?后悔了?桂梅是个好女孩,你变心我饶不了你?"

"不是后悔,是我有病,怕害了桂梅。"

元庆老老实实把自己检查有病正在吃中药的事告诉了张俊。张俊问,"桂梅是什么态度?"

"她先是逼着我领了结婚证,现在结婚的一切都在准备中,看来元旦非要逼我结婚不可了。"

"好女孩,值得你去爱。结婚时叔叔一定要参加。现在科学日新月异,民间一定还有奇方,那个病不算问题,你要自己有信心。退一万步讲,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传宗接代,你天天写文章这点还不明白?"

说到写文章,张俊想到一件事,他问元庆,"你怎么会跑到麻纺厂去?你写的那篇关于麻纺厂的文章提出的问题很值得我思考。"

元庆说,"李春风离开你后很想做一番事,他也认识到以前交的一些朋友对他没有帮助。上次袜子厂的调查是我和他一起去的。从那时起我们联系就多了。当然,我们在一起喝酒也多了。"

他去企业局第一个想办好的事就是麻纺厂的事,第二个想改变的是五金厂。他拉上我要我帮他总结一些材料,发现问题他好想办法改进。我同意了,和他去了几家工厂。"

张俊说,"他现在知道干点实事还不迟,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五金厂是老企业,产品单一,就做一把老虎钳,还是计划经济,靠商业局安排的订单,这样下去非倒厂不可。还好厂长是我同学,这个熊麻子很有干劲,也发现了问题根本所在。他近期去了几次浙江义乌,应该有把五金厂起死回生的办法。可是麻纺厂那边,可是…。"

元庆可是了半天不说话,张俊问,"麻纺厂那边,可是什么?"

他鼓起勇气说,"麻纺厂的设想,规模都让人兴奋,可是那个厂长兼书记章锦云思想太保守,不适合做开疆拓土的领头人。李春风有心把他换了,听他昨天下午对我说,这件事他向你汇报过了。可是他得罪人了,人家要把他换了,他就无能为力了。"

"他昨天下午找你诉苦去了?"

元庆说,"不是诉苦,碰上了一起喝个酒,他喝多了一点,说胡话,说以后见面就少了,还不知道发配到哪里去。"

张俊说,"他还不改,一喝醉就胡言乱语,做工作一定要有担当嘛。哎,早就和你讲了,要你来县委这边工作,在这里工作多好,能让我省心不少。武装部那边怎么样,做得还好吗?"

"工作太单调,一切按部就班。只是年年转业军人的安置工作太费劲,全靠县委县政府这边安排。这还是指居民粮的这部分,我们这些农村户口的就是自生自灭,没人管。"

"一直都这样,你又有什么想法?"

"当兵转业,也算见过世面,没有文化在部队都学了点文化回来。这些人最大优点就是组织观念强,服从领导,有集体荣誉感,有纪律听指挥。还个个年轻,这要是我们有足够多的县办企业,乡办企业,甚至是私人企业。退伍军人绝对是一支生产上的生力军。"

张俊不由对他投来欣赏的目光,"你小子这两年在武装部没有白混嘛,一脑子的想法,忧国忧民啊。中午不要走,我们叔侄俩边喝边聊,把你肚子里的墨水全部倒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