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一剑飘香 > 第146章 研讨会

一剑飘香 第146章 研讨会

作者:躺过那条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5 04:59:39 来源:书海阁

刘玉春作品研讨会的阵仗搞得很大,他先是邀请了宣传部的夏部长,至于夏部长怎么没有来元庆就不知道了。报社洪总编退休了,新上来的总编姓丁,以前是第四版副刊的编辑,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自己也写短篇小说,诗歌,散文,还有评沦,她的名字有点俗,叫丁金花。长得五大三粗,没有什么女人样,但是个豪气的人。和元庆关系特别好,元庆私底下叫她母大虫顾大嫂。她的心灵是个标准的女人,多愁善感,心思细腻和她的形象完全格格不入。

文人也许都那样喜欢喝点酒,丁金花有时写了篇好文章,高兴会叫元庆两人找个地方喝一杯,谈谈心得分享喜悦。元庆写的散文她认为是好的她不但会刊登,还会写品评,还会向她熟悉的刊物推荐。然后是找他喝一杯,是分享也是鼓励。

元庆写得不好的她会在抬头写上狗屎两个字退回来,有时干脆不退直接扔进垃圾桶。他最失意的时候她最先看出问题来了,在安慰他的同时共同为他守住这个秘密。元庆认识冯兰的第二天就把丁金花推荐给她,并带冯兰去了一趟报社。

今天的研讨会在县办面粉厂小会议室召开,会议室布置得很像那么一回事,前面墙上一个横幅写着《杀猪的女人》小说研讨会。室内一圈长长的椭圆办公桌,能坐下二十人。来的都是临汝文化界的精英,连一中语文教研组主任肖老师都来了。随丁总编一起进来的还有冯兰,她不在邀请之列,是丁总编私人把她带进来的,大概是来学习的吧。

元庆进去的时候大部分人早就到了,外面下着好大的雨,还没有来的人估计够呛。刘玉春见元庆进来了赶紧把他往前面拉,说实在话临汝文化界此时他有点名气,有的人即使不认识但也听过他。元庆今天不愿坐在前面是因为他对这部作品有不同意见,不想发言,只想找个角落坐下来听听。这下看见肖老师坐在前面他找了个理由说,"我老师在那里我哪敢坐。"

当他举目向里面看时看见丁总编在向他招手,他走过去坐在丁总编和冯兰中间。轻声问,"你怎么不坐前面去,等下你要发言啊?"

丁总编也轻声说,"我今天无话可说,说了肯定得罪人。你对这篇小说有什么高见?"

元庆苦笑说,"同感,我也不想说。"

说话间人来齐了,在外面的风声雨声中文化局陈局长,也就是团县委书记陈惠兰的父亲发言了。无非是把大家熟悉的刘玉春向大家作了个介绍,说我们这样的地方出个作家不易,一个好作家写出个好作品难得之类的话。

刘玉春把这篇小说的创作背景和改革开放这个时代挂上了钩,说他因为感受到时代赋予他的责任才激发他创作的灵感,说为此整整在乡下蹲点采访了几个月,接触了多少杀猪的乡下人,还到过臭不可闻的食品站杀猪场。总之近一个小时的发言就是说他深入生活,他的小说来源于生活。听得丁总编不时发出啌啌的鼻音。元庆还以为她是感冒了,不时给她杯子里加开水,她微笑着用手把茶杯盖住了。

接着是大家畅所欲言发言讨论,可是今天发言者廖廖无人,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陈局长见大家都不发言,指名肖老师请他发表看法。肖老师用手挠了挠中间没有几根头发的脑袋,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但中心思想明确,我没有见过杀猪,没有发言权。

广播站一个编辑倒是说了句真话,我没有见过杀猪的女人。

当陈局长指名要丁总编发言时,她居然说今天爽子痛,说不出话。陈局长看到丁总编身边的元庆,对他说,"你是临汝文化界的新星,你来说两句。"

元庆说,"我是写新闻报道的,没写过小说,说不好。"

刘玉春自信的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倡的。我们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你就大胆说吧,怕什么。"

元庆显得没有经验,便滔滔不绝说了起来,"我理解的杀猪的女人不是你描写那样子的。杀猪首先要有力,就像小说里描写的那样,将衣袖往上一卷,双手抓着猪两只耳朵用力上提然后一甩,三百斤的猪就躺在早已放好的櫈子上了。这得要多大的力气才行,你描写的女人好像不行。"

气氛慢慢开始活跃了起来,有人问,"杀猪的女人应该是什么样子?"

元庆拿眼悄悄看了一下丁总编说,"应该像水浒传里的顾大嫂,胳膊粗胸大屁股大有力。"

会议室里顿时大笑起来,元庆接着说,"刘作家对人物塑造的目的是好的,想把人物刻画成有女人味的女人,细眉,樱桃小嘴,阳春白雪的皮肤,乌黑的长发,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十指如葱又动作麻利,细腰一扭半边猪肉就上了案板。男人买肉时眼睛没有盯在秤上,而是盯在她那不停颤动的丰满胸脯上。这太理想化了,小说干脆叫《潘金莲杀猪》算了。"

他的话引得全会议室的人大笑起来,刘玉春也笑着说,"这名字很有想象力。"

丁总编笑骂他,"你对女人的胸脯观察入微呀,原来是个好色之徒。"

她说谁呢?只有她自己知道。元庆现在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只听他接着说,"尽管小说写得很成功,但脱离了现实。我没有见过杀猪的女人,这可能是作者想表现出一个奇特的生活场面。

作者在描写杀猪细节上还有几个观察不到的地方。一个是撩钩没有写到,我是乡下人,亲眼见过乡下杀猪,食品站杀猪也见过。杀猪第一步是先用撩钩钩住猪的脖子把它拉出来。猪虽然蠢但没有蠢到走出来让你抓着耳朵放到櫈子上去等着挨刀。"

此时的会议室里除了满屋子的烟雾鸦雀无声,只听外面的雨在疯狂的下着,刘玉春的脸色显得很难看。不知天高地厚的元庆继续说,"既然猪全身是宝,作者还漏写了一样东西,猪鬃毛,猪脖子到背脊前一小部分的猪毛。我们乡下人用它来做洗衣服的刷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战略物资,美国人买去做成刷子用在飞机大炮上清除灰尘。每次杀猪东家会要求杀猪的人把鬃毛拔下来。"

话音一落,丁总编带头热烈鼓起掌来,会议室才传来不断的研讨声。吃饭的时候刘玉春没理答元庆,元庆和丁总编,冯兰还有肖老师高兴地坐在角落里,看着窗外漫天的大雨,开心的喝着啤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