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楚韵 > 第147章 可识得林尽染?

楚韵 第147章 可识得林尽染?

作者:韩司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4:05:03 来源:书海阁

“殿下,陛下定不知方才朱雀大街上发生何事,否则哪能擢升他为侍御史。”林明德在侧屈身拱手道。

三皇子嘴唇嗫嚅着,颇感无奈,眸色深深的回首望向皇城,良久喃喃感慨道,“染之下江南前本就是从五品的科考郎中,虽是个临时的差事,可父皇的的确确为他开了先河。纵使被贬江南,染之也将钱塘和江宁的两桩案子办得风生水起。

空置已久的御史大夫既予了沈灏,如此则腾出侍御史的位子。吾早该意会到父皇的深意,日后这御史大夫之位,恐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他这句恃宠而骄,确非妄言。”

今日之局面,三皇子定然不愿见到,可终究与林尽染的争论仅限于如何处置陈若棠,尚有挽回的余地。

只不过,适才孙莲英已将此事明晃晃的摊在自己眼前,仅当是父皇‘过于抬举’,可如今看来,这份恩德当真是耐人寻味,三皇子想到此处,不禁一声喟叹。

“小公爷虽说有过,可侍御史就无过错吗?这般的惩罚,未免重了些,明德委实替小公爷感到不公。”

“明德!”三皇子的语调倏地一沉,负手提醒道,“你虽痴长吾几岁,可莫要当吾是若棠那般好糊弄。与其在这搬口弄舌,不若好生应对九月吏部铨选,莫要像今日这般落人话柄。”

林明德顿觉惶然,连忙屈身拱手道,“明德不敢。殿下教诲定当谨记于心。”

三皇子冷哼一声,遂拂袖离去。

陈若棠与林尽染间的矛盾缘起揽月楼的元瑶姑娘,可若无林明德怂恿他去聆音阁,哪能有后来之事?先前林韦两家相交甚密,林、韦两兄弟同进同出,但听闻自林明德唆使韦晟去一遭揽月楼,上演一出竞价赎身的戏码,而后则有林尽染查出韦俨贪墨案,虽已叶作舟投案伏罪以还御史大夫清白收尾,但众人都心照不宣,究竟是何真相。

林明德惯会借他人之势以全自己目的,韦晟如此,陈若棠亦是如此。三皇子心如明镜,方才那般说辞,显然是要挑唆自己这个皇子与林尽染之间的争斗。双林之间,本有宿怨,只是不知林明德的举动,可有尚书令的授意。

无论如何,且看次日楚帝有无再行处置林尽染之意,但新任的治书侍御史这‘嚣张跋扈’之名已然坐实,可无人敢多言,因其背后不仅仅有上柱国,如今还有陛下撑腰。

“妾身即便身在明园,也已听闻方才大街上的趣事。”

元瑶见房门未关,施施然踏进书房,欠身一礼,随即调侃道,“莫不是仗着上柱国作主,竟有胆当街开罪三皇子?”

“时安适才还说起此事,怕仗得不是父亲的势。可如此乖张之举,当真无碍?”

李时安蹙着秀眉,心中甚是惶然。毕竟当众开罪三皇子,也有损皇室颜面,纵使有不介党争之意,但难保陛下不会秋后算账。

林尽染邀着元瑶坐下,宽慰二女道,“今日这一闹,一来有划清界限之意;二是有震慑宵小之辈,莫要无故招惹,这陈若棠还算有些分量,今后耳根子也能清静些;再者小公爷飞扬跋扈,三皇子既不愿处置,我今日举措算是替皇室挽留颜面;其四,若宠臣未授人以柄,陛下如何能安心?故而,即便今日陈若棠未寻上我,这等乖张之举终究还是要做。”

李时安摇头叹息道,“无怪夫君定要兴这座藏书阁,看来已为日后留有退路。”

适才听闻林尽染当街笞打陈若棠,众目睽睽下开罪三皇子,狂言‘的确恃宠而骄’之时,李时安的心脏不免骤停片刻。可细细想来,他自进长安伊始,一直是沉稳内敛的性子,今日此举定有打算。只是未曾想,还未真正步入朝堂,波云诡谲的形势,已令他早早做足准备。

“今日倒还有件好事。”

元瑶轻声笑道,“夫君可是说擢升治书侍御史一事?早在回府途中,妾身就已听百姓说起。”

林尽染朗声一笑,朝元瑶稍稍抬了抬下颌,笑言道,“此事倒与你有些关系。”

“可是元瑶身份一事已有眉目?”李时安比元瑶更显急迫,抢先问道,“若是如此,时安可着手准备纳妾一事。”

元瑶闻言,呼吸都急促几分,虽未言,可杏眼却是直勾勾地盯着林尽染,希望如李时安方才所说。

“怎纳妾之事,时安比我还急上许多?”

李时安没好气地白了一眼,道,“夫君以为元瑶能这般长久待在林府?既她赎了身,已成良人,且在外又有二夫人之称。夫君若久久未纳元瑶,该令她如何自处?”

虽心中多是不愿与人分享夫君,可下江南前已有约定,这阵子也瞧得出元瑶的真心,当下许她名分是理所应当之事。

元瑶听闻李时安这般说来,心中颇为感动,红着眼,微点螓首以示谢意。

林尽染讪然一笑,细细品茗后说道,“元瑶身份一事,的确有些眉目,可当下还急不得。今日已向陛下求来恩典,准允我等酿酒,毕竟酒得用于制配香水,加之早前江宁时又与富商提到一同共事美酒生意。可当下我已然不便出面,陛下遂将这酿酒的恩典赏予二夫人,故而元瑶的身份还得缓上一阵。”如此听来倒是喜讯,毕竟已有金口玉言,只是眼下时机未到。可酒当下还是官营之物,早前李时安竭力促成香水官营,其原因就是酒为香水的重要原料之一,这般说来,这香水岂非是林府独有之物?

“既香水生意,自江南时就已由元瑶出面,现下又未入林府,就暂且与我无关,落不下口实。只是往后香水生意中的两成利,得送予陛下。”

元瑶缓缓起身一礼,轻声笑道,“是,一切听从夫君的安排。”

只是李时安坐于一旁,轻咬着上唇,神色黯然,双手交叠在身前,有些不知所措。

元瑶眉眼间瞥到李时安的失落之色,当即心领神会,宽慰道,“时安莫要多思,眼下你与夫君身份特殊,的确不便出面。”

林尽染听元瑶所言,才缓过神来,兴许是李时安自觉未能帮上忙而神伤,当即接过话茬道,“确如元瑶所言。且她所事生意,还有杨湜绾于旁侧相助。可今日之事毕,几位皇子定会想法设法令皇子妃日后与时安多多亲近,这等费神之事并不比元瑶的生意轻松。”

方才与李时安也仅说起陈若棠与圣旨之事,但还未提及他可自由出入文英殿。毕竟谁也未能揣摩楚帝的这层用意。且听来实在骇人听闻些,倒不必徒添忧思。可此事若为两位皇子所知,怕他二人的招揽之意更甚。

李时安秀眉舒展,淡然一笑,道,“只是辛苦元瑶在外奔波,时安也仅能尽些绵力。”

元瑶闻言捂嘴轻笑,打趣道,“时安倒不知妾身每日作甚,只动动嘴皮子罢了,多也是杨湜绾与她的掌柜做事。说起绵力,怕是时安比妾身还出的多些。”

经元瑶这般玩笑,书房中倒真是一番融洽。

伏月炎炎,暑气最盛。还未至辰时,日头已如烈火般炙烤着大地,即便清晨间刚下完一场小雨,地上的水洼早已干涸,路边的树叶无精打采的低垂着,偶有风吹过,也早已为热浪吞噬,几是熏得睁不开眼。

坊间的行人步履匆匆,皆颇为默契地从屋檐下的阴影走过,可即便如此酷热,崇贤坊的藏书阁依旧人满为患。理由无他,就因二皇子与三皇子在此间读书。

自楚帝令两位皇子得了闲暇,就得去藏书阁。他二人若无事,就必会至此小坐。本还算是清静的藏书阁,一时间门庭若市。

若说学子住于聚贤馆周遭的客舍,是为得崔大家青眼;现下每日花上五十文,就是企盼着二位皇子能够赏识,入府做幕僚,好博个前程。

可纵使先前还抱着如此心思,但阅完书架上的一两份手书后,早已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自然仍有‘不轨’之心的学子,妄图一步登天,可终究不敢坐于两位皇子身旁。

旁侧的侍卫持着折扇,扇风降暑,可一旁的学子倒未有这般福分,只手中拿着帕子,时不时地停下,擦拭着额上的大汗,又微躬身子埋头苦书。

彼时门外进来一丰神俊朗的男子,六尺有余,头戴玉冠,一身白衣,手中微微晃着折扇,颇为有礼的轻声问询道,“小兄弟,可还有位置。”

“有。”

藏书阁门口的小厮对其并不陌生,这位公子谦和恭谨,待人有礼,相貌出众,颇有谪仙之姿。一旁紧跟的书童,白皙如玉,文质彬彬,倘若换上公子着装,安能分辨出他仅是个书童?

小厮缓过神来,指着二皇子和三皇子身旁的空位,低声道,“公子今日来的晚些,仅有那两处空位。”

公子顺着小子指得方向看去,先是一怔神,而后缓过神来淡然一笑,转过身去吩咐书童付下百文钱,遂轻手轻脚地走向两位皇子。

但见他收拢折扇,长揖深拜,恭谨且放低语音道,“林明礼拜见二殿下,三殿下。”

二皇子似是未听得林明礼的轻唤,仍在读那本诗集,一时沉迷其中。

三皇子抬起头,颇为惊诧的模样,旋即展颜一笑,邀请道,“是明礼呐,于吾一旁坐下罢。”

“深谢三殿下。”

说罢,林明礼并未从二皇子身后走过,而是从外绕了一圈,坐定于三皇子侧旁。

可林明礼才将将坐下,左手边的学子蹙着眉头,不着痕迹地将椅子往左边一挪,身子和手书皆往左边稍稍一侧,只留个林明礼看得半个身影。

可林明礼仿佛早已见怪不怪,左手扥着长袖,右手背拂过笔挂上的毛笔,挑选出一支,又从怀中摸出一本诗集,甚是爱惜之色。

三皇子自是看在眼中,见林明礼翻开第一页就瞧见‘共勉书’三个字,颇为惊诧道,“明礼竟有这册诗集?可瞧着不像是藏书阁的珍本。”

林明礼眉眼弯弯,甚是恭谦有礼地说道,“藏书阁的规矩,林某省的。除誊本外,珍本概不外借,概不售卖。这册誊本是与崔先生相借誊抄而来,今日不过是想看看藏书阁内可还有此人的诗集。若还未有,只得改日再来。”

说罢,林明礼小心翼翼地翻过几页,用手隔着袖子,拿起誊本,正襟危坐,一字一句地细细抄录诗文,再将心中体会感悟落在纸上。“公子,清风未寻到新的书籍。”那名叫清风的书童在林明礼的身旁轻声说道。

可话音还未落地,一旁的学子已是面露猪肝色,敢怒却不敢言,只得颇为气愤地踢开椅子,抱着手书誊本快步离开此位。不知因为这书童还是林明礼,如瞧见瘟神一般避之不及。

林明礼并未在意,只微微颔首,示意书童坐下。

可方才的巨大声响,终究是惊醒藏书阁内的其他人。只见学子们抬首间看到这二人,皆纷纷挪了挪位置,又是讪然低下头埋头苦书。

“是林公子呐!适才吾还未曾察觉,倒真是许久未见。”

二皇子阖上手中的诗集,闭上眼眸凝思片刻,稍稍揉捏鼻根的穴位,又温声道,“何时回的长安,怎未听人说起?”

林明礼方想起身行礼,二皇子遂抬抬手令他坐下,可他并未理会,依旧是甚为恭敬的长揖,浅笑道,“蒙二殿下挂念。明礼前阵子在外游历,前几日才到长安。刚拜见完崔先生,听他说起藏书阁,未曾想今日有幸能同时见到二殿下和三殿下。”

林明礼这般区别对待,倒是真令三皇子感到不快,莫不是老二早早就将林明礼收入麾下?可三皇子纵使心中颇为不满,这回倒也学了聪明,未有挂在脸上。

二皇子抬手令身旁的侍卫不必再扇风,遂站起身来,舒展舒展身子,笑言道,“早听闻林公子尊师重道,才思敏捷,颇得崔先生欢喜。来年可有科考的打算?”

林明礼微微摇头,回道,“胞弟已入翰林,前程锦绣。且碍于礼制,明礼委实不便。”

林明礼深谙大体,若是科考高中,总有一日兄弟定得因父亲致仕后,为一份‘京职’争斗不休,与其彼时反目,不若早早放手。与弟弟林明德不同,他早前是以礼仪严谨,顾全大局,博闻强识而闻名长安。

“林公子有心,方才听闻是要寻册书籍,倒不知是哪本?”

“正是,不知二殿下可识得林尽染林公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