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楚韵 > 第172章 吴兰亭

楚韵 第172章 吴兰亭

作者:韩司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4:05:03 来源:书海阁

几近未时末,诗会将散,林尽染正与众人寒暄。

采苓施施然踱步而来,欠身一礼,低声道,“姑爷,吴府小姐约夫人一同回府,元瑶姑娘要与杨夫人先回明园。姑爷只能与申越一同回去。”

林尽染只迟疑片刻,在采苓耳边低语几句,旋即又点头回应,“无妨。今夜我会晚些回来,让时安不必等我。”

采苓看似有些惶然,但仍是应承下,小步快跑至西岸。

一旁的三皇子侧耳听得林尽染与府中侍女的对话,拱了拱他的胳膊,禁不住调笑道,“染之今夜还要去哪儿快活?是安乐居还是揽月楼?”

林明礼倒未将命案放在心上,莫说是他,即便是其他各府的公子和翰林学子,也未有记挂。命案?府衙最不缺的就是命案,若不与自身息息相关,谁又会关心长安城里死了何人?至于杜府尹亲自来请,谁不知府尹与林御史有私交,且林御史又有用指印查案的手段。故而,刚与三皇子回园时,众人也未曾问起,若真是甚了不得的人物,不必他们说,翌日就能传遍长安。

说回正题,林明礼听三皇子问起林尽染今夜的行踪,不免有些意动。毕竟其父说的可是痛痛快快的玩上一日,未至宵禁前,便还有时辰能与他闲叙攀谈。方才也未能说上几句,不是被其他学子打岔,就是他与两位供奉和殿下聊的起劲。

“三殿下尽会打趣。晚些时候还得去趟京都府衙,还不知何时能回府。”

“方才在城外···”三皇子顿觉不妥,闪烁其词,瞥了一眼林明礼,赶忙揭过话题,“还是忙正事要紧。染之既要去京都府衙,还是早些去为好,莫要耽搁时辰。”

“老三说的是,此处还有杨夫人善后,吾会留下些亲卫在园外守护,染之且宽心。”二皇子行至林尽染旁侧,轻声宽慰。

今日诗会也未出现纰漏,除却中途城外这桩命案,林尽染应杜子腾之邀出城走了一遭,园内的集会办得很是顺遂。可诗会与品香会散后,难保有哪家的公子起了歹心,骚扰西岸的杨湜绾与元瑶。毕竟名义上而言,她二人皆还算不上林府的女眷,且园内侍奉的下人也无战力。

二皇子听林尽染说晚些时候去趟京都府衙,许是为在此替杨湜绾与元瑶站台,以免她二人被人骚扰。

林尽染淡然一笑,倒是确有此意。不过若寻常家的公子想去调戏元瑶,怕也得问过她手中那柄软剑,虽未曾见她显现身手,但手持利器,对付几个纨绔,料来也落不了下风。

“也罢,染之先去一趟府衙,在此先行谢过二位殿下。”

林尽染揖手一礼,算是承下这份情。毕竟刚刚可也提醒了三皇子,若是好生利用这则消息,林、吴二府的联姻之事一成,林靖澄还得感谢两位皇子。

与韦太师和崔秉志辞别一番,林尽染行色匆匆地离开芙蓉园。

正主既已离去,诗会也到了散场的时辰,其余人也未有逗留,仅东岸还留下几家公子,和西岸正在指挥善后的杨湜绾与元瑶。

“明礼怎还不走?”三皇子见林明礼在岸边望着对面怔怔出神,顺着目光望去,似是落在杨湜绾与元瑶身上,遂笑言道,“那身着紫衫的是元瑶姑娘是染之未过门的二夫人;旁边那位是杨夫人杨湜绾,是染之从钱塘带回的商人,虽为女儿身,可做生意的手段并不比男儿差。香水生意如此风生水起,她可占头功······”

兴许是听到耳边一直有人说话,林明礼这才缓过神来,长揖一礼道,“殿下恕罪,方才有些心事,想的出神。”

三皇子见老二仍在与亲卫交代,遂在林明礼身旁打趣道,“元瑶姑娘是父皇钦点给染之的二夫人,只是得等上柱国回京后点头应允。杨夫人虽说是有段不堪过往,但也是受人蛊惑,至此仍怀赤子之心颇为不易。现下又深得染之信任,掌控整个大楚的香水买卖。明礼不能娶她为妻,倒也可以纳她为妾······”

林明礼难得闹了个大红脸,见三皇子所言愈发的不得体,似是有些愠怒,“林御史既要去府衙协助处理要事,放心不下府中女眷,林某不过是欲尽些绵薄之力,还请殿下莫要玩笑。”

旁人若说是在此替林尽染看护女眷的安危,三皇子是万万不会相信,只会道他尽会说些冠冕堂皇之词。奈何此人是林明礼,就从未见过他会为哪个女子倾心,或者换言之,他进青楼是只为在萧墙下看一眼林尽染的诗词,而非是进姑娘房中把酒言欢,花前月下。

三皇子一面尴尬赔笑,一面飞快地转动脑筋,缄默几息后,方徐徐道,“吾与二哥皆已留下亲卫,明礼何故亲自在此。今日诗会已甚是疲累,不若早早回府歇息。”

林明礼脸色稍稍缓和些,连带着语气也柔软许多,“深谢殿下关切,林某只远远望着就好。待诸事了结,自会回府。”

“林夫人呢?她兴许还在等你一同回去。”

林明礼眸色蓦地有些黯然,“我娘···方才派侍女来问过···明礼···我···晚些时候还得去安乐居,我娘就先回去了。”“吾今日也想去安乐居饮酒赏舞,明礼可愿同去?”三皇子眼里满是期待,却未曾发觉他的异样。

“三弟,明礼去安乐居不过去看一眼染之的诗词。”二皇子的声音骤响,笑盈盈地予林明礼颔首示意,又予老三说道,“方才还说让明礼早些回府,好生歇息,现下又怎换了主意?”

“二哥,你······”三皇子一时被气得脸颊通红,好个老二,在旁侧听了许久,此时倒是跳出来予林明礼解围。

默然片刻,三皇子又展颜一笑,“吾与二哥许久未曾同去安乐居,不若一同前去?”

“中秋诗会不才在望仙楼······”

还未等二皇子将话说完,老三直接拽着他的胳膊离去,只留下一道余音,“明礼,改日再约,记得早些回府。”

三皇子将其二哥拽上自家马车,赶忙吩咐回府,以免老二还要回去。

二皇子一面抚整袖袍,一面不满的问道,“三弟难道要向明礼隐瞒清风之死?”

许是碰上辞青回城的人潮,车外的声响颇为喧嚣,二皇子也并未刻意压抑语音。

“纸条交予染之后,他又给了杜子腾,以作证物。途中予吾分说其中的利害关系,故而···此事先暂且瞒下吧。”

二皇子身形一顿,迟怔片刻后,放下双手,轻笑道,“无怪他会允吾等留下亲卫,倒是有几分礼尚往来的意思。”

“二哥已知晓他的心思?”

“染之可已猜出纸条是何人所书?”

三皇子微微颔首,“他猜的也是吴兰亭,且这吴府小姐与他夫人有些交情,这才将纸条交予吾与二哥手中。”

二皇子长叹一声,思忖良久才幽幽道,“这吴兰亭倒是心有成算,料定我二人会顾及染之的颜面,不会在诗会上将纸条交予明礼。染之又将纸条交予杜子腾,以作证物,可纸条若是出于吴兰亭之手,又算得上什么凭证。此举亦是提醒我们莫要多事,暗中将清风之死告知林尚书,让尚书令相机决断,承我二人的情,以成全林、吴之间的婚事。可染之怎又突然会为明礼的婚事这般操心······”

三皇子倒未有老二这般多的心思,脱口而出道,“兴许是不愿毁去一桩姻缘。”

二皇子轻吁一声,眼下想的再多也无用,既已离开芙蓉园,当下再去寻林明礼提起此事,不免显得刻意。

“趁明礼未曾回府前,可先去林府将此事告知林尚书。”

“纸条一事也得告知?”

“自然要说,连是谁送予我二人的都得说。否则,这份情,林尚书承得未免太轻了些。”

老三怔怔坐在那儿半晌,未发一语,心里如同被一团棉絮堵住一般,说不出的难受。却终归忍不住说道,“你们这些耍心计手段的,心可真脏。”

二皇子笑了两声,“看来三弟是想明白了?”

“吾···”三皇子欲言又止,只阖眼长叹一声,“吾也脏。”

二皇子的笑容霎时凝滞,刚抬起的手又悬在半空,想要劝慰,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旋即无力地垂下那想拍拍弟弟胳膊的手···

话说,吴兰亭邀李时安同坐马车,欲送她先回林府,一路上吴兰亭好几次想开口,却又如鲠在喉。

“自上次雅集与妹妹可有半年未见,怎今日还生份了许多?”李时安倒是颇显得熟络,径直端起座旁的水壶沏了两盏茶,只当是在自家的马车。

吴兰亭见状,肩膀倒是松了一些,可柳眉依旧紧蹙,道,“哪是妹妹与姐姐生份,只是···只是···”

可半晌又未曾吐露一个字,素手攥得裙摆生紧,面上仍是焦急之状。

李时安不紧不慢地抿了一口茶,柔声问道,“妹妹可是为婚事发愁?”

吴兰亭踌躇良久,微不可查地点了点螓首,将身子稍稍倾向李时安,低声道,“这门亲事是祖父定下的,连我爹也是赐下圣旨后方才知晓,纵使有万般不舍,但也只能依从祖父的意思。”

“女子的婚事,岂容自己做主?”李时安说罢摇了摇头,美眸微垂,似是回忆往事,片刻后又展颜一笑,“当初姐姐的婚事也是父亲做主,所幸遇见的是染之。”

吴兰亭不禁一翻白眼,没好气地揶揄道,“妹妹哪有林夫人的福气,能遇林御史这等良人。”

李时安捂嘴一笑,“不日,姐姐亦可称你为林夫人。”

“妹妹这林夫人与姐姐可是云泥之别。”

吴兰亭说罢眸色有些黯淡,可发白的指节俨然道尽她心中的无奈。今日这步险棋已是她的救命稻草,若是林明礼为书童与林尚书反目,再传出些闲言碎语,兴许这桩亲事尚有回旋的余地。

纵使有陛下的赏赐,可终究不是赐婚,况且当下还未行纳征之礼。

李时安见吴兰亭如此模样,不忍调笑,但此事几已传遍长安,亲事哪是说退就能退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妹妹还能逃婚不成?”

吴兰亭闻言,眸色一亮,紧紧抓着李时安的柔夷,高声道,“姐姐此言···”可又觉得过于兴奋,又倏地压低语音,“姐姐此言有理,大不了逃婚就是。”“彼时吴府上下又该如何自处?”

吴兰亭的面容又垮了下去,颔首看着脚尖,失望道,“妹妹莫非要搭上一生不成?”

李时安见她甚是颓唐,默然不语,抓起她的双手,美眸流转间斟酌些该如何宽慰吴兰亭的话。良久方徐徐道,“姐姐虽鲜少出府,可林明礼的名声也偶有耳闻。流言未起前,他为人谦恭,礼数周全,博闻强识,在长安城里也算得上个有名的才子。听闻,予他一册书籍,仅是读上一遍,就能记下七七八八。且回京后,也未曾听闻他进过明月居不是?”

“可···”吴兰亭支支吾吾的,也未有驳斥,但片刻后,语音中仍有不满地说道,“可他与书童仍是纠缠不清,听说还给那书童买了地,就安顿在城外。”

李时安睁大美眸,又蹙着秀眉问道,“此事,姐姐倒未曾知晓。妹妹又是如何得知?”

“我···”吴兰亭也不知该如何与李时安提及此事,毕竟不算光彩,且又有破坏这场品香会之嫌。踌躇良久,方才低声回道,“刚刚品香会上,妹妹见到林尚书的夫人,偷听她与韦夫人间闲谈,提及清风一事。听说那书童为见公子一面,犯了禁令,在务本坊北街被巡防营逮到,杖笞二十,不知生死,故而···故而···”

吴兰亭提到此处时,实在感觉无颜面对李时安,久久未能将话说下去。

“可是向东岸传信?”李时安略有试探的问道。

吴兰亭柳眉一挑,惊呼,“姐姐怎会知晓?”

“案上虽放有笔墨,是予各府官眷作诗之用,可多在品香。你既是我的好妹妹,迟来片刻,我又怎会不知。但见案上纸张缺有一角,就猜测是妹妹与东岸传信。”

李时安虽未操持这场品香会,但归根结底是自家产业,细微之处皆得留意。即便是吴兰亭邀请一同回府,当也在临走前将各处看了一遍。

吴兰亭讪然一笑,稍稍躬身,语音中略有歉意,“妹妹鲁莽,险些害姐姐与林御史在集会上出丑。然则实在无奈,故而有意将‘书童清风已死’的消息传于两位皇子。望他们在诗会散后,将此消息告知林府大公子,若他因书童之事与林尚书起了争执,这门亲事,妹妹还能去向爹爹求个恩典。”

“未曾想,妹妹一语成谶,清风果真已死。”

吴兰亭瞪大美眸,嘴唇嗫嚅着,却也未能吐露半个字,大有泫然落泪之状。

李时安轻抚她的后背,柔声宽慰道,“清风之死与妹妹无关,大可宽心。”

“可···可···妹妹,从未想过他死。”吴兰亭靠在李时安的肩上,低声抽噎着,“妹妹···只是想让这位···林公子···急上一急。”

“姐姐相信你。”李时安搂过吴兰亭,轻轻拍着她的手臂,柔声道,“凶犯不日就可擒获,妹妹无需担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