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楚韵 > 第184章 回京

楚韵 第184章 回京

作者:韩司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4:05:03 来源:书海阁

距吏部铨试已过去七八日,尚不论楚帝是否要处置林尽染的意思,至今连铨选结果也未有音讯。依例,五品以下官员的铨选,吏部就能做得了主,除非陛下刻意干预。这迟迟未公告铨中名录,莫非是对学子俱不甚如意?

几近四更,纵使是皇城,也早已灯影黯淡。寂夜生寒,宫殿瓦檐薄染凉霜。

孙莲英紧了紧衣袍,于甘露殿外低声轻唤,“陛下?陛下!”

良久,殿内传来一声困倦之音,“何事?”

“陛下,林御史正在文英殿候着。”

未多时,殿内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几支龙涎香烛缓缓将甘露殿照得人影依稀可见。

“陛下,何不令染之先回林府好生歇息,明日再行传召也是一样的。”

皇后近日深知陛下为三位国公府公子当街杖打元瑶之事发愁,连龙涎香此等稀罕物都取来安神助眠。须知,此等贡品同样是可遇而不可求之物,纵使是皇室也鲜有拿出一二使用。

楚帝张开双臂,任凭皇后为他穿衣拾掇,略有慨叹道,“他若是先回林府,明日朕传召的,怕真就是个罪臣。如今好歹还有个殿前失仪的罪名,尚且得先进宫见朕。且先好生规劝吧,莫要真令他将各府得罪个遍。”

皇后一面轻轻抻平龙袍上的褶子,一面轻笑道,“染之此行定然遂了心意,连脚程都快上几日。陛下善加引导,详尽利弊,他一向是个心思灵巧的,当能明白陛下苦心。”

“他若是这般善了之人,朕也就不必如此苦恼。”

虽算得上是文英殿的常客,林尽染也不敢东张西望,生怕失了礼数,只直直地站在殿内半分未动,眼里半是倦怠,半是归家心切。

“不曾想如此快就从北境回来,料想上柱国的答案定是让甚合你心意。”

殿外骤然传来的话音,令林尽染浑噩的脑袋霎时清明几分,拱手见礼,“罪臣拜见陛下。”

“少跟朕贫嘴。”楚帝笑着降谕平身,又邀他进内殿小叙。

“李卿近况如何?”

“爹一切安好,只是北境苦寒,加之贸易坊不过第二年开放,一直替臣操心照看,消瘦许多,臣于心难安。”

楚帝鼻腔发出一声哼鸣,迟怔片刻,又朗声一笑,“看来你翁婿二人关系又近一步。不过,李卿平素将你视若己出,眼下又替你操心贸易坊的琐事,这份恩情需得牢记。若是得了闲暇,朕将李卿召回长安,让你一家人小聚。”

“不若陛下赐我与时安,及二嫂母子同行北境,看望爹与二哥?”

孙莲英在旁侧轻咳一声,算是提醒。毕竟武将的家眷留在京中生活,算是个不成文的规矩。若非武将回京述职,或是特赐召回京中与家人小聚,家眷通常也仅能在京畿范围活动。林尽染的这番话未免有些不识好歹,自然得稍加提点。

但出人意料的是,楚帝只略一沉吟,遂回道,“开春后吧,北境稍稍暖和些。李卿的孙儿年纪尚小,冰天雪地的,若是出了差错,朕可不好交代。”

林、孙二人同样是神色一怔,尤其是林尽染,此等请求从未想过陛下会应允,赶忙拱手谢恩。

楚帝拉来旁侧的凭几,又稍稍示意一旁的孙莲英,便静静阖上眼眸,不再言语。

孙莲英心领神会,却又有顾忌,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垂首道,“林···林御史···林御史不在长安的时日发生许多事。”

林尽染一路几是未有停歇,只在沿途客舍小憩片刻,喂食突厥马儿些精粮,便直奔长安,倒未曾打听长安近日的消息。

但见楚帝与孙莲英这般模样,顿时眉头一皱,试探地问道,“染之殿前失仪,揽月楼的幕后之人借此发难倒也在意料之中,可是藏书阁出了差池?”

孙莲英摇了摇头,却欲言又止。

“莫非是纵火烧了明园?”

可孙莲英仍然是摇头不语,林尽染只得再行揣测,“莫不是向染之栽了其他罪名?”

“是···是···”

楚帝听孙莲英半晌都未将要事说出口,一怒之下抬腿踹向他,可踌躇片刻,叹息道,“元瑶在东市受了伤,朕已命宫中女医前去林府医治。现下已清醒,只是还需将养些时日方能下榻。”

“如何受的伤?”林尽染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只是话音太过平静反倒凸显的异常。

“林御史无须担忧,元瑶姑娘虽受了二十棍,却···却仅有几棍打在天柱上,性命无虞,只···”

林尽染并未等孙莲英将话说完,猝然打断道,“谁敢在东市行凶?”

这几是同样在质问楚帝,东市可也有陛下的眼线,如何能让人当街杖打元瑶。

楚帝手指轻叩着凭几,缄默良久,方平静地回道,“英国公、渝国公府上的两位公子皆已禁足府中,只要不伤及性命,任你处置。”

“仅是这两位国公府的公子,尚不能令陛下做出如此妥协。”林尽染倒是隐隐感知到刚刚楚帝为何会如此仁慈。殿内几是陷入一片死寂。

“孙公公,殿前失仪该如何治罪?”

林尽染的这番提问令孙莲英顿感手足无措,慌乱之下先是窥觑楚帝,又看了一眼林尽染,良久才支支吾吾道,“依律该罚俸、降职。”

“辰时,臣会将官印、官服递至吏部。”

楚帝微微眯眼,看不分清的犀利,沉声道,“你是在威胁朕?”

“罪臣不敢。”林尽染静静地迎上他的目光,淡然道,“不论陛下是否愿意将凶犯告知罪臣,天亮之后,自有定论。陛下是要以律法判之,还是让罪臣自行讨回公道,只在一念之间。”

“你当下的恩宠可来之不易。”

“若连家人都保护不了,声名地位皆是狗屁!”

“林御史,慎言。”孙莲英一听他这粗鄙之语,赶忙提醒。

楚帝微微抬手,端坐起身子,轻叹一声,“陈若棠已前往蜀郡。”

林尽染唇边勾起细微的弧度,轻声道,“谯国公在蜀郡可深耕多年。”

“若不听从朕的调派,褫夺爵位也并非不可。”

孙莲英在旁侧听的云里雾里,似是而非。也正如先前所言,若家眷留在长安城,武将尚且还能有些惧畏,一旦将家眷送去武将身边,再行下旨召回,未有听命行事,届时可师出有名。想破这一层,孙莲英不禁打了个冷颤。

林尽染嘴唇翕张,笑言道,“渝国公、英国公府的两位公子只要能在臣的刑罚下挺过半日,臣既往不咎。”

“这两位公子身体孱弱,莫说是半日,怕是一炷香的功夫就得丧命。”孙莲英在一旁轻声提醒,普通的刑罚就已经能让他们一命呜呼。

“臣不用任何刑具。”林尽染拱手一拜,眸中满是坚定,“既二位公子当街杖打元瑶。臣求个公允,同样当街予以惩治。只要二人能挺过三个时辰,臣断然不会追究。”

楚帝只觉得他平静地似乎有些异常,不禁多打量了几眼,片刻后方抬手应允,“罢了!你该知晓分寸,莫要让朕为难。”

“渝国公和英国公府枝繁叶茂,不过是折损两个公子哥,伤不了根本,两位国公都未必会放在心上,陛下又怎会为难。”

半晌沉默之后,楚帝冷哼一声,“莫要揣着明白装糊涂,朕已然退让一步,你且安安分分地在长安待着。既将那两个纨绔交由你处置,该撒的气撒了就是,何故徒添是非。晨间,朕命禁军陪你同去国公府上要人,渝国公和英国公定然不会为难。”

正如林尽染所言,两家国公府皆是枝繁叶茂,折损两位纨绔公子无伤大雅。而楚帝又何尝不知晓他的目的,定然有先斩后奏的打算。陈若棠不过是早两日启程,可长安至蜀郡两千里,而蜀道崎岖艰难,山高谷深。若是星夜追赶,未至蜀郡前,林尽染怕是就能取走他的性命。

“陛下放心,臣尚未现身,断然不会落人话柄。”林尽染眉头微微一蹙,斟酌几息后,伸出五指,道,“五日。陛下仅予臣五日,若未能杀的了陈若棠,臣就此罢手。”

“吏部铨中的名录已搁置许久,你当真要为一己私愤罔顾这些寒窗苦读学子的心血。”

“臣一向自私。”

缄默良久,楚帝长叹一声,“一年。一年之后,陈若棠无论是在长安还是在蜀郡,你要如何处置,朕都不会管。同样,朕允你一个合理的请求。”

“陛下笃定,一年之后,谯国公还能保得住陈若棠?”

“至少当下,他还不能死。”

林尽染笑而不语,敲指于膝上静默几息,忽道,“全依陛下所言。不过,臣现下暂无所求,陛下的恩赐可否先暂且留着。”

楚帝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可是就等着朕这句金口玉言?”

“不敢。”林尽染拱手一拜,笑言道,“陛下尚与谯国公有一层姻亲,有意保全也属人之常情。臣若是不借机求个恩赏,岂不吃了大亏?”

“罢了,下回还是莫要拿这副市侩嘴脸和朕做交易。”

林尽染咧嘴一笑,“陛下向来公允,臣又一向恩怨分明。”

楚帝唇角微不可察地勾起一抹笑意,可语音却略显冰冷,“威胁朕的人,可没有一个好下场。”

“臣从未触及陛下的底线,故而,这条命尚且能保住。”

“长途跋涉赶回长安倒也辛苦,先回林府歇着吧。”楚帝稍稍抬手,话语顿了顿,又吩咐道,“孙莲英,你送染之回去,一路上也好详说近况。至于李时安的禁足,解了吧。”

林尽染虽有疑惑,却又未有多问,只揖手低头,“臣,谢陛下圣恩。”

孙、林二人得了谕旨,正欲退下,还未走上几步,楚帝默然唤住他二人,“陈若棠既铸下大错,染之以为朕该如何处置老三?”

“此事与三殿下有何干系?”

“去吧,朕金口玉言。”

“谢陛下。”

距寅时尚有半个多时辰,若是悠哉地从文英殿走到安福门,宵禁的时辰怕也过了。毕竟是四更天,深秋时节的夜风实在又冷了些,几是从四面八方浸透入骨,原本还有些许困意,打了个冷颤后倏然清醒。“难为孙公公还陪染之走上一遭。”林尽染从怀中摸出还算是温热的荷包,塞进孙莲英的手里,倒是弄得他手足无措。

“林···林御史,这怕是不妥。老奴的确受之有愧。”说着,又连连将荷包推回林尽染手中。

“孙公公先收下吧,也不是外人。这些时日林府还多亏您悉心照料。”

“老奴当真受之有愧。”

孙莲英面露讪讪之色,于是详述起近些时日林府的境遇。

某些事物的变化素来莫测。世间人心,天上风云,谁又能真正掌控剧本,令事情发展尽在手中呢。

林尽染掂了掂手中的荷包,发出清脆的声响,又猝然一顿,捏在手中揉搓,“深谢孙公公坦诚布公,这份心意你若未能收下,染之才真的是寝食难安。”说罢,又将孙莲英的手掌摊开,塞进他的手心,紧紧攥住。

“老奴惭愧。”

“孙公公的恩德,染之记挂在心,莫要推让。”

孙莲英抿了抿嘴唇,轻叹一声,“罢了,老奴且先收下。改日寻得闲暇,再邀林御史至酣醑阁小酌。”

林尽染见他将银钱收下,遂又徐徐而行,只是眉头蹙得紧,犹疑良久后问询,“东市那日,有人当街射杀谯国公家的府兵,可查出是何人所为?”

“老奴也觉得奇怪呐。”孙莲英一面收起荷包,一面紧了紧衣裳,思忖片刻后,垂首回道,“那日孙晏如领着弓手,原也有这打算。可人还未至,谯国公家的府兵已然动手,并未及救下元瑶姑娘。京都府衙呈上射杀府兵的那支箭又无标记,故而······”

“可是私铸?”

铁、盐、铜等等皆是官营之物,俱是朝廷和府衙严格把控,铁匠铺若是铸造弓箭、兵器或是农具,定得留下标识,以供溯源。偏生这支箭未有标记,岂非令人生疑。

孙莲英知晓此事关系重大,只轻声道,“好在这支箭也算是救下元瑶姑娘。”

“这份恩情,染之铭记于心。”

“正该如此。”孙莲英面露微笑,稍稍颔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