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楚韵 > 第195章 血肉亲情

楚韵 第195章 血肉亲情

作者:韩司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4:05:03 来源:书海阁

林尽染很是识趣的怔在原地,缄默不语。仅凭信笺的笔迹并不能裁定或男或女所书,饶是韦太师也不能妄下论断。

楚帝顿觉方才所言有失偏颇,终究韦邈也在场,所幸他还不知眼线传出的纸条,故而无从判断,遂岔开话题道,“除和离外,还有何两全之法?”

“请老告休,林尚书与其次子一同发回汝南。”林尽染语音稍稍一顿,回想起长公主所言,如实回禀,“请老告休是臣的主意,林明德品行不端,林尚书难逃干系。长公主的意思是,将林明德发回汝南,终生不得出汝南半步,以免横生枝节。”

楚帝和韦邈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林靖澄若是告休,则是将林府上下悉数发还汝南,只留林明礼与吴兰亭在京为质。此法既能解决林明德的问题,也能稍稍减轻林氏与其门人的怨怼。

可韦邈与林靖澄毕竟是二十多载的翁婿,行事做派也算摸得十之七八。若林明德与三皇子构陷储君已然东窗事发,林靖澄携夫人上二郎山求见长公主,不过是先手;而放任其出府逍遥除有平息流言外,还有一层便有打算牺牲次子之意,此为釜底抽薪的后手。于这位林尚书而言,保全林府在京城的权势,比一切都重要,包括次子在内。

韦太师抻了抻衣袂,正色道,“林尚书今年五十有二。依制,官吏需至五十五岁后方能请老告休。且不论他高居尚书令之位,若此时令他致仕,恐只能勒休。可如此,又该以何名目?”

林尽染深吸一口气,良久方嘀咕道,“再不济,只能遣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暗害林明德,一命换一命。”

这语音虽声不大,可在此等静谧的殿中就显得尤为刺耳。

楚帝眸色一片漠然,冷冷道,“放肆!林明德好歹是韦太师的外孙,尚有骨肉亲情。”

这三种法子各有各的说辞。譬如这和离之法,是先撇清韦府与此事的干系,日后纵使将林明德的罪行昭然于众,株连三族尚且未能累及韦太师满门;这告老之法当属最为稳妥,同样也是楚帝最乐于见到的结局,可韦太师已隐隐绰绰表明,即便有名目勒令林靖澄告老,恐怕他会先发制人,命人暗害次子;而这第三个法子在场几人俱是心照不宣,不过取决于谁先动手。

楚帝这声斥责,然则是有暗晦地打探太师的意思,可要顾念这份亲情?但看似三个法子,于这位陛下而言,似仅有一条路可走,从林尽染交出那份书信起,已然表明他的立场。

韦邈默然片刻,肩头无奈地垮下,眼底略有怆然,“老朽明日唤阿英回来侍奉,商议和离与遣送明德回汝南一事。”

到底是有血肉亲情在,明园的命案也好,还是构陷储君一案也罢,林明德终究是要自食恶果。此次已无转圜余地,即便是爱女相求,可韦氏的基业如何能因他而毁于一旦,这已然是能为他争取的最后生机。

“先依太师所言。”

“老臣先行告退。”

楚帝微微颔首,又遣人亲自护送太师回府。

殿中已仅剩三人,对于陛下将要说甚,林尽染心知肚明,胸腔中的跳动不由自主有些加速。

默然良久,楚帝蓦地斜靠在凭几上,叹息道,“如今你与太师的关系亲近很是不易。这份书信···你可知于太师而言,几是明晃晃地要夺走林明德的性命。”

“臣不过是让韦太师早做准备,未免日后惊闻噩耗时,悲恸过甚。”

楚帝停顿片刻,略微斟酌后,问,“这封书信,你如何看?”

“陛下见微知着,已然猜到。”

“事关吴兰亭清白,朕总该问个清楚。”

可刚说出这句话时,楚帝显然有一丝动摇,终究是他的甥妇,在林尽染面前可也言之凿凿地承诺,定然不会令她委屈。

林尽染的一双黑眸愈见的深暗无底,牙根渐渐咬紧,“昨日,林明礼与吴兰亭送的金钗中,夹有一张纸条,上书‘林二辱嫂’四个字。故而,此事······”

楚帝还未等他的话音落地,‘歘’地翻身而起,将桌案上的茶盏尽数掀翻,叉着腰,在殿内来回踱步,胸腔一直起伏不定。

但见林尽染一直端端正正的跪坐着,除却面颊紧绷,丝毫瞧不出任何神情。遂气冲冲地行至他身旁,指着鼻子骂道,“朕记得吴兰亭是李时安的闺中好友,你如何能心平气和地坐在此处?”

林尽染缓缓起身,甚是恭谨地伏地一拜,“明园命案,陛下看在长公主的面上,放过林明德;今日,臣亲自走一遭静心庵,长公主已然应允林夫人,仍欲保他一命。且方才韦太师的话中之意,陛下很是清楚。恕臣愚钝,林明德的性命,陛下是留还是不留。”

“故而,你拿出这封书信,是要逼朕下这个决定?”

“事关女子清白,且陛下也该履行当初的承诺。”林尽染语音在此时戛然而止,抬眸觑了一眼楚帝,斟酌一番言辞后,沉吟道,“陛下,尚书令府大婚后的次日,林明德将构陷储君一事和盘托出,闹得林府鸡犬不宁。日后若有个万一,他将吴兰亭······”后面所言倒也不必说得太透,若是失口将吴兰亭受辱之事传扬出去,莫说是吴兰亭,林明礼同样会沦为笑柄,当下唯一的补救之法便是秘密处置林明德。

“皇姐可否知晓?”

“臣与时安几番试探,长公主应当不知。”

楚帝长叹一声,又使了眼色命孙莲英将其搀起,“皇姐若有所求,朕实难推诿···你倒是有心了,既与时安一同去了静心庵,该打听到这些陈年旧事。”

林尽染清楚陛下指得是什么,故而特意带上夫人一同前去探望。巧的是大将军府和长公主尚且有过一段渊源,既谈起往事,免不得提上几嘴。

“林明德屡次触犯律法,若长公主频频求陛下赦免,那置法度何在?”林尽染紧咬着牙根,语音不禁拔高了一分,道,“臣知晓,方才陛下已然意动,兴许是为韦太师,或为长公主,又或是像陈若棠一般,陛下仍有后手。可臣仍是提议,处死林明德。”

楚帝眼帘微垂,凑上前去,沉声道,“林靖澄行事极为谨慎,饶是朕也仅拿捏住这唯一的把柄。林明德若是死了,可就再难有如此良机可扳倒林府。”

“可此等良机是要拿一个女子的贞洁交换。”

楚帝微微一怔,“什么?”

“一个女子的贞洁、清白远高于她的性命,难道陛下希望吴兰亭也要步长公主的后尘吗?彼时,林明礼要承担的痛楚可就太过沉重。”

尘封的过往与现实几乎交杂在一起,楚帝的皇姐为何要出家为尼,宗正寺的谱牒中记载这位长公主于二十多年前就已亡故,然则失去清白的她实乃无法承受世人的非议,而皇室的颜面不容有损。是楚帝将自己的亲姊推入空门,如今这甥子刚娶的新妇,难不成也要令她过上此般不生不死的日子吗?这让林明礼又该如何接受。最是无情帝王家,可这份愧疚令这位皇帝陛下几是无颜敢与这对母子相认。

“果真是可笑,罔朕日夜念叨要见皇姐一面。到了她真愿意相见的时候,朕反而是退缩了。”楚帝几是已摊开内心最柔软的一处,又拍了拍林尽染的胳膊,自嘲道,“朕亏欠皇姐和明礼的实在太多。可朕也该给皇姐和韦太师留些颜面。此后你就不必管了,朕自会有安排。”

“陛下圣明。”

“你莫要高兴得太早。韦英如此溺爱林明德,若是得知他的死讯,必是要闹得翻天覆地,难保会说些不该说的话,做些不该做的事。朕,不能伤太师两回。”

的确,让林明德死不难,难的是怎么死,死在何处,如何能令几人心安理得地接受。不得不说,林靖澄这一招釜底抽薪实在是棘手,虎毒尚且不食子,他已掐住此事的要穴。而林明德只要在外安守本分,未有胡言乱语,即便是楚帝有心命人暗害,也得再三忖量。

林尽染倏然语调有些深沉,半是认真半是玩笑道,“陛下若觉得为难,臣还可以担个谋害当朝尚书令的名声。”

“说甚胡话。”楚帝没好气地横了一眼,良久方感慨道,“且不论你是上柱国的女婿,若真行谋害尚书令之举,朕该如何予李卿交代?何况林靖澄乃文官之首,当下仍是韦太师的女婿。这些年他的门生旧故遍布六部九寺,你若是担上这个名头,朕也难保全你。”

“陛下迟迟未动林明德,就是在厘清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

楚帝淡淡一笑,心绪也稍安定些,徐徐道,“朕即位时还未及冠,所幸外有李卿安定北境,内有韦太师辅政,而后便是朕亲手将林靖澄一步一步扶上尚书令之位。不可否认,大楚有如今的气象,他林靖澄厥功至伟,可这并不能成为党同伐异的借口。”

林尽染心念一闪,沉吟道,“陛下可是早有怀疑揽月楼与林尚书有勾结?”

“人,一旦恋栈上权位,只能不择手段。”

楚帝所言已算是隐晦,如今南海既能将手伸进长安,而林靖澄若想保住林氏的地位,或有坐山观虎斗之意味,和光同尘在此时便显得尤为关键。既未有刻意接近,也未有疏离,那便是默允门生旧故及其亲眷在揽月楼中蝇营狗苟。

“陛下是因那本账簿······”

楚帝淡然一笑,“那两本账簿已在你手里了吧?”

“臣自北境回京后,元瑶就已交予我手。”

楚帝微微点了点头,未有多言,这两本账簿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料想林尽染心中已然有谱。

翌日,亥时,此时已近子夜。

林府各处除却巡夜值守的灯笼外,唯有书房这一处光亮。林靖澄垂首坐在灯下,动也不动地思忖了前半夜。

韦太师果真将爱女唤回府,提及和离与遣送林明德回汝南一事,却是出乎预料的顺遂。旁人不知的是,韦氏早已有和离的准备,而长公主欲搭救林明德的前提,是要将他送回汝南,这些不过是最坏的打算,可终究是保下了儿子的性命。

‘吱吖’

韦氏轻轻推开房门,又将房门阖上,眼底闪过一丝柔光,关切地问道,“老爷晚膳几乎未曾动筷,现在又在书房胡思乱想,身体怎能吃得住?”林靖澄直至韦氏发声后才倏然缓过神来,唇角勉强扯起一丝弧度,刚欲起身,猛然感觉腰身已坐得僵直,艰难地按着桌案颤颤巍巍地站起身。

韦氏赶忙上去搀扶,略有嗔怪道,“往后妾身不在身边服侍,老爷更该照料自己的身子。饮食起居,条条理理,妾身俱已新妇交代得清楚。”

林明德在外厮混,直至晚膳时分都不曾回府,韦氏便当着林明礼与吴兰亭的面,提出与林靖澄和离。

此举然则于子、媳而言冲击极大,当下的礼制教法尚且不允女子率先提出和离,多也是男方主动提出。可明眼人都瞧得出,林、韦夫妇二十多年的夫妇情分,何至和离的地步。

“我思来想去,还是不明白。”

韦氏默然良久,见他已然站稳,徐徐放下手,淡然道,“老爷心有成算,有何不明白?”

“明德既要遣送回汝南,阿英,你又何须与我和离?”

“老爷当真不明白?”韦氏心绪平稳地几是令人发颤,一字一句地缓缓道来,“明德为何能踏出府门,难道真如老爷所言,只为平息京中的流言吗?”

林靖澄茫然地看向她,眼皮止不住地狂跳。

韦氏的肩膀略有起伏耸动,语音倏然有些发颤,“明德···到底是成了你保住林府基业的工具。”

“我怎会将他当做是工具?”林靖澄言辞很是激动,声音也不免拔高了几分,片刻后稍稍平静些,道,“明德如今的境况,只要未将先前的罪过宣扬出去,在长安城里,无人敢动他,包括皇帝陛下。这是我的一番苦心,他又何尝是我手中的工具?”

“仅构陷储君一条,陛下就可下旨诛灭三族。靖澄,你真当我久居后院,连大楚律例都忘了吗?”

“正因如此,陛下才会有所忌惮!”

林靖澄激愤之下,抓着韦氏的臂膀,眼神一直在搜寻她的目光,奈何她只撇过头去。

“靖澄···我···我已经不是二十多年前那个听从你摆弄的韦英了。”韦氏阖上双眸,眉睫早已湿润,挣开他的双手。

“身为林氏一族之长,我临深履薄、谨小慎微二十余载。无论官场、朝堂有何风雨,我都有办法将自己摘出去,护持好这偌大的韦府与林府······”

韦氏未有听他将话说完,径直打断道,“故而,你将韦府和林府的前程命运捆绑在一起,同生共死吗?”

林靖澄红着眼,加重了语气道,“韦、林本就是一体!”

韦氏有些郁愤地咬了咬下唇,“果真还是以利益为先,旁的兴许也未能放在心上。”

语音稍稍一顿,又徐徐退后两步,仿佛失了魂一般,自语道,“二十多年前,你选择我不止因我是当朝太师的女儿,长公主终究不是清白之身,故而未能予你林氏族老交代吧?枉我不顾廉耻,委身于你,若非我爹顾及家风,迫不得已,何至于威胁陛下将长公主亲手送入空门?”

“此法终究是能保下我的骨肉,不是吗?”

林靖澄未有辩驳,可此言的确太显苍白无力,这等手段终究是为人所不齿。

韦氏痛苦地摇了摇头,“明日,我还要去送明德去汝阳。兴许,这是我们三人最后一次相见,早些回去歇息吧。”说罢,便要离去。

林靖澄全身一颤,视线不由自主地追她而去,面上满是悲怆之意,问道,“阿英!我不会答应和离!”

韦氏倏然身形一怔,深深吸了一口气,语调尽可能平缓道,“靖澄,就当是留给你我最后的体面···那几盆素兰开得正盛,长公主应该会很喜欢。”

廊下的脚步声渐行渐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