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生命的启示 > 第136章 批评,自寻死路的节奏

生命的启示 第136章 批评,自寻死路的节奏

作者:苍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7 13:27:46 来源:书海阁

伟人曾说,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优良传统和作风,能让人发现问题,取得进步。很多人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当成人生的圭臬,以此推动人生前行,屹立于生命巅峰,成就自己辉煌的人生,不留满腔遗憾。

世人总想傲然于世,受人敬仰膜拜。于是想方设法博得别人的认同。有些人从自身入手,不断提升自己,向目标靠近;有些人从评判者入手,腐蚀或压制他们,让标准降低,从而让达成目标变得简单。

人性的卑劣总是超出想象,有些人为了利益或者内心想要的东西,可以不顾真实去做伤天害理,甚至违背人性的事情。究其原因还是利益的诱惑足够大,产出的收益超过付出的成本,人性就不被遏制。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越是高位,越想保住既得利益,越不想被别人知道弱点,以免被攻击而失去高位。因此,怎样隐藏弱点和保住高位才是最关切的问题,而不是针对弱点的改进和自身能力的提升。

批评,就是就是对某人或某事提出不满或异议,并希望对方能够改进或改正。批评针对的是别人的弱点或者不足,即相当于直接打脸别人,即便不是贬低,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足以让人感到丢脸或丧失威信。

批评可以是对他人的行为、思想、观点等进行评价和指出不足,也可以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纠正。批评的本意是促进进步,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或自己意识到问题并加以解决,以达到更好的状态。

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一旦批评出现,便容易遭到对手的攻击,让曾经占有的优势或者高位出现危机,甚至被拉下马,这是被批评者不愿意也不想看到的。因此,批评总是让人忌讳、反感,甚至抗拒。

比如,在一个公开的大会上,你对领导的错误提出了批评,即便不是让领导承担责任,但会场的人并不那么想。他们会认为领导应该为错误付出代价,特别是领导的竞争对手,他们会借机把领导赶下台。

所以,但凡有点位置的人,都不喜欢听到别人对他批评的声音。这种声音要被压在萌芽之初,甚至连萌芽都不该有。越是高位的人,越不喜欢听到批评的声音,越是压制批评的声音,打压发出声音的人。

所以,人们看到的是,领导和高位者永远是没有错误的,并且他们都是生而知之和精通三百六十行的存在。任何东西到他们手里都是信手拈来,不仅可以做专业技术人员的表率,还可以做世人敬仰的导师。

今天在东面他可以指导这样,明天在西面他可以建议那样。领导永远都是高屋建瓴的存在,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只能仰望和膜拜,不可能有错误,也不可能存在被批评的地方。如果有,那就是你的错误。

领导或老板说,要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和态度,那是真话,但针对的对象不是领导,而是做事的人。那些会议上或会议外批评或指出领导或老板错误的,当面领导或老板会表扬,认为他实事求是的精神可贵。

然而,提出批评和指出错误的人转眼便会被“委以”各种重任,从大众眼中消失。或者被人“意外”发现犯了各种错误,引起大众的愤慨和滔天怒火,进而被领导处理或老板训诫,然后消失于茫茫红尘中。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因为没有遇到胸怀宽广格局大的领导和老板。实际上,谁都不能忍受自己的缺点、不足和错误暴露在别人眼皮底下,这会让所有人对他的能力和行为产生质疑,进而影响他的地位。

每个爬的高的人都是经过千辛万苦才走到那一步的,谁都不想被别人拉下来,然而批评就是把他拉下去的强力工具。面对批评,一旦接受,就表明事情的存在,威信和能力就会受损,位置就岌岌可危。

所以,领导或老板往往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出现,总是提前做好准备。被批评的只能是别人,胆敢对自己提出批评的,就会动用一切手段“找出”批评者的问题,让他远离喧嚣。批评,就是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