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生命的启示 > 第169章 自信,不是靠抵制获得的

生命的启示 第169章 自信,不是靠抵制获得的

作者:苍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7 13:27:46 来源:书海阁

人虽然被困于蓝色星球,暂时没有办法脱离出去,但与被困于笼中的鸟、缸中的鱼和园中的虎不同,人依然可以接触到很多东西。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的差异,都能让人得到不一样的感悟。

井中的蛙,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大;夏日的蝉,并不知道秋日的叶和冬天的雪。所以它们会大放厥词,自以为高深莫测,沾沾自喜那可怜的认知。是狂妄、也是无知,只看到一角,却总以为别人不如它。

自信,是建立在对事物认知的基础上,能对比出各自的优缺点,并能利用己身的优点去获得成功。自信是在两厢对比下,以以己之长攻他之短,能取得成功或实现自己预定的计划或目标。自信不是盲目乐观。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这些挑战和困难可能会让人感到不安和焦虑,甚至失去自信。于是,有人认为导致这种不安、焦虑或失去信心的情绪是挑战和困难带来的,便抵制它们的出现。

然而,自信并不是通过抵制这些情绪获得的,而是通过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来建立和维护的。自信,必须建立在对本身事物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本身事物的建立和维护,并使它在对抗中能占据上风。

随着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一些洋节也走进了普通人群中,更有商家为了利益而推波助澜。于是,过洋节的人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一些所谓的“专家”和上位者深感不妥,认为这样会有损传统节日威望。

比如说西方的“平安夜”和“圣诞节”,就成为商家大肆宣传的节日,许多年轻人自然也就愿意过这样的节日。平安夜当天,有些街道是人潮涌动,相比春节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这还是在不放假的情况下。

洋节的兴起,让“专家们”和上位者感到深深的恐惧,认为这让传统节日蒙羞,于是号召或者以“文件”的形式要求各地不要过洋节,去抵制洋节的存在。用他们的话来说,抵制洋节,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这样的认知可谓莫名其妙,之所以有些人愿意过洋节,是因为洋节带给他们一种节日的氛围感,而不是对洋节的崇拜。洋节的兴起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个人和商家慢慢烘托下,才有了如今的场面。

这是商家或个人的问题吗?不是的。归结到底,还是某些“专家”和“上位者”造下的孽。曾几何时,如春节的“炮竹声中一岁除,新年万物都复苏”的场景,被钉上环境污染和陋习的标签,年味越来越淡了。

春节没有春节的样子,谁还去过节呢?随着传统节日被打上越来越多“不合时宜”的标签,传统节日的氛围感就越来越弱,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感觉越来越无趣,直到最后把传统节日抛弃,改过洋节了。

不是个人想这么做,而是某些人的行为和规定让人们对传统节日越来越失望,越来越没有感觉。这个不能做,那个受到限制,试问谁还愿意去过这样的节呢?还不如躺着不动,或感受洋节的气氛。

自信,必须是对事物的认同,并能支持它继续下去。炮竹没了,窗花少了,杀猪禁了,许许多多的东西没有了,年还剩下什么呢?于是,有了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过年,更别说其它没有假期的传统节日了。

自信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来自于对事物的认知和评价。如果试图通过抵制等手段来获得自信,那么可能会陷入一种消极的循环,不断地压抑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真正地解决问题。相反,学会接受事实,了解存在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建立自信需要积极的行动,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提升对事物的信心。当遇到挑战时,不要如惊弓之鸟般恐惧害怕,而是勇敢地接受挑战,调整和改进对原事物的态度和认知。这样,才能逐渐建立起自信。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而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自信不是靠抵制获得的,而是通过自身积极的行动和心态建立和维护。只有真正理解和接纳出现的问题,勇敢地面对挑战并从中得到成长,才能真正提升自信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