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生命的启示 > 第207章 消失,也是一种享受

生命的启示 第207章 消失,也是一种享受

作者:苍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7 13:27:46 来源:书海阁

戈夫曼说:“社会和人生是个大舞台,每个成员作为表演者,都十分关心自己在观众面前塑造的形象。”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总会与别人产生交集,和一些人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圈子里,以某个模样示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圈子的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不仅有现实的圈子,也有网络构建的圈子。有些人用网络展示和记录自己的点滴生活,有些人通过网络圈子状态了解别人的生活,构建出如同现实一样的联系。

但也有一些人,不知从何时开始,渐渐地疏远了网络圈子,不再发表状态,为渐渐不再现身于网络,如同消失一样,别人再也不知道他/她的状态。看看空空如也的空间,似乎从没有出现过,又或者曾经存在过。

初涉网络或者心态跳脱时,总是有着强烈的表达**,喜欢在空间分享自己的所见所得。有时是对不平的愤慨,有时是对美好的赞扬,有些是有趣的见闻,有些是独孤的忧伤,想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存在。

无论是彰显自己的个性,还是抒发自己的情感,要么是宣泄一种情绪,要么是寻找一个共鸣。潜意识里,还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得到他人的认同,获得他人的支持,而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在圈子中。

每个年轻的灵魂都渴望被理解,随着涉世的深入,经历的多了,懂得了世上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心理便逐渐成熟,外放的心态也会逐渐收敛,不再去指望博取他人的眼光和理解,坦然地面对和接受现实生活。

曾经以为自己就是这个世界,慢慢明白其实每个人都很渺小和卑微,都只是世间的一粒尘一颗沙,能做的很少。很多事,不再去纠结高低对错,不再去刨根问底,不再去较真对待,而是选择默认或者离开。

很多时候,知道自己拼尽全力也是徒劳无功,那就彻底接受存在就是合理。这世间不是你去争取就能得到,不是你去较真别人就会退缩。与其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狼狈不堪,不如放弃心中的执着顺其自然。

渐渐地沉稳了、释然了、放下了,明白生活是自己的,不必获得别人的认可,也不必博取别人的眼光。不再分享自己的生活,也不再强求事情的真伪,更不愿意被繁杂的声音所干扰,只想专注于自己。

人总是在百无聊赖的时候,最容易胡思乱想无病呻吟的,才会想通过虚拟的圈子寻求治愈心中烦闷的药方。充实的生活,无需花时间去维系虚拟的圈子,更不会有闲心去虚拟的圈子里刷存在感和寻求认同。

李银河说:“忙碌是一种艺术,它让我们在时间的流转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体验到更丰富的人生。”忙碌让人充实,忙碌让人无暇胡思乱想,忙碌中才能找到人生的目标。为生活奔波的人,没有时间发圈。

世人有千般面孔,也有千种个性,有人喜欢热闹嘈杂的环境,也有人喜欢平静如水的生活。有些人喜欢分享,在沸沸扬扬的气氛中寻找归属感和成就感;有人沉默无言,享受风平浪静的闲适,过自己的日子。

幸福并不是一种形态一个模样,喜欢就是幸福。嘈杂热闹是幸福;安静恬淡也是幸福。正如罗素所说:“所谓幸福的生活,必然是指安静的生活,原因是只有在安静的气氛中,才能够产生真正的人生乐趣。”

太多的抱怨或者鸡汤,并不一定与人共鸣,甚至可能讨人嫌。人与人总是不同的,保持自己喜欢的模样,生活才不那么累。享受宝贵的宁静时刻,保留一份醉人的诗意,就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幸福。

作家苏岑说:“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若他们走进不了你内心,就只会把你生命搅扰得拥挤不堪。”其实,每个人的生活圈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需要太多的人进入,有几个真心相待的知心人就足够了。

一个从圈里消失的人,或许并不是性格寡淡,而是有自己的想法;或许是心态稳定,生活充实,无需再花时间混圈;或许只是喜欢安宁娴静的生活,不喜欢显摆和炫耀,给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