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生命的启示 > 第235章 看不惯的事情越多,自身问题越大

生命的启示 第235章 看不惯的事情越多,自身问题越大

作者:苍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7 13:27:46 来源:书海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风格、行为规范和生活理念,与不同的人接触,必然就会发生不同的观念冲撞,这就难免会使人对周围的一些人和事看不惯。人总是以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而容易忽略别人的想法。

仔细想想,当你看不惯别人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如何能把自己的思想或标准强加给别人,让别人能按自己的想法做事。人总是认为自己怎样看待事物,别人也应该用这个标准看待事物。

然而每个人都是不同个体,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成长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个性和看待世界的不同眼光。正是因为每个人的千差万别,才有了不同思想和观念的碰撞,让世界多彩纷呈和不断前行。

除非在大是大非的事情面前,否则观念和思想不同,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各自的习惯差别。每个人的判断,都是依据自己心中的尺子,而每个人心中的尺子并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很多时候,观念没有是非对错,只是自己身处的环境不同,生活的世俗有差异。你的认为的,在他那里不现实或不存在,他自然不赞同你。何必以你的见识去嘲讽和挖苦别人呢?从不同的角度,他并没有错误。

夏蝉于夏日出生而秋日死亡,一生只经历两季,并不知道冬天的存在。南飞北往的候鸟告诉夏蝉冬天多么寒冷,冰层多么厚实,夏蝉自然不知,认为候鸟是在忽悠它,于是不认可候鸟的话,彼此相互看不上。

谁的错?谁都没有错。虽然候鸟和夏蝉的观念不同,但他们本身的认知匹配它们的生活。夏蝉一生没有冬季,自然不知道冬季的情况,不认可候鸟很正常。候鸟与没经历过冬季争论冬季寒冷,本就不合时宜。

在候鸟的认知中,冬季寒冷没有错,候鸟的冬季观念没有问题;而在夏蝉的认知中,只有夏秋两季,没有冬季的概念,认为冬天不寒冷,同样没有问题。超出自己的认知去判断别人,才是它们的问题。

如果候鸟能站在夏蝉的角度,懂得夏蝉是没有冬季,自然就能理解夏蝉的争辩。如果夏蝉能站在候鸟的角度,经历过冬季的寒冷,自然能理解候鸟的说法。你所认为的是非对错,只不过是彼此认知的差异。

在不同的认知系统里,和别人讲道理怎么可能说得通呢?又何苦白费口舌呢?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一个出生就过着衣食无忧生活的人,怎么理解得了辛苦一生也只是解决温饱的普通人的辛苦。

庄子说:“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就是告诫人们,境界要高一些,不要在世俗中争论是非。每个人都能看到的都只是自己周围和所认知的天空,你必须理解。你不能指望一个小孩子,拥有成人一样的力量。

一旦你的心胸能够包容万物,理解不同的存在,你的烦恼自然就没有了。人生大多数让自己看不惯的事,都是因为自己内心放不下那些与自己思想、观念和行为不同的存在,所以心中才生出了无尽的烦恼。

庄子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很多时候,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就像给猴子橡子的“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一样,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不同罢了。宽容对待了,就不会看不惯了。

站在这个立场,有一种是非标准;站在另外一个立场,有另外一种是非标准。所以,不要执着于是非的争论,用一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别人的好坏。记恨他人,就是给自己找罪受;看不惯他人,就是自寻烦恼。

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存在即合理。万物都有其存在价值和根据,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无是处的。世间的善恶美丑,不过是你的主观感受,从道的观点来说是相通为一而存在的。

在智者眼里,没有什么看不惯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不要总盯着别人评头论足。陷在是非的泥潭里,只会蒙蔽自己的双眼。挣开杂念的束缚,用包容的心态看世界,看不惯的事情自然越来越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