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生命的启示 > 第97章 给自己一点空间,才能从天地间有收获

生命的启示 第97章 给自己一点空间,才能从天地间有收获

作者:苍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7 13:27:46 来源:书海阁

人可以孤独的行走,人最终也是孤独的死去,陪伴总是短暂,孤独才是永恒。即便如此,人也不是孤单的,和他人、和世界都存在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联系。不管如何想挣脱世界的束缚,但依然在世界中。

在广袤的星空,宇宙是寂静的,也是彼此分离的。人世间有太多的嘈杂和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人是需要清静的。任由琐碎缠绕己身,总会让迷失本心的。给自己一点空间和寂静,才能从天地间有所收获。

庄子说,有知觉的物类,包括人,都是依靠气息的流动,在看不到的背后有一种能量把彼此隐形地连接起来。比如,你面对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你会感到心旷神怡。面对广袤的海洋,你会感到心胸开阔。

这是人与自然的能量连接,人与人之间同样也存在着连接。比如,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时,你会感到很兴奋,这是能量的共振,或者你会说是心有灵犀。因为属于你们各自的能量可以交织在一起并引发共鸣。

当你和意见不合的人沟通时,你会感到心累,这是能量的抵消。你会说这是你们三观不同、八字不合、牛头不对马嘴、话不投机半句多。因为属于你们的能量是相冲的,水火不容的,所以你们谈不到一块去。

万事万物的背后,都有一种看不见的能量在自然流动。这种看不见的能量,普通人看不到,不以为然,无视它的存在。有道之士却能感受到冥冥之中能量的联系和互动,不仅不忽视它的存在,还很重视并运用它。

庄子说:“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哽而不止则跈,跈则众害生。”意思是说,凡为道是不求滞塞,滞塞就会不通畅,梗塞不止就会相互乖戾,乖戾就会产生各种祸害。不能宣泄的,必然造成淤堵,成为祸害。

俗话说,“堵塞不通”是百病的根源,就是这个道理。就像人的情绪,闷气、怨气一直憋在肚子里,迟早会爆发出来,并会给自己或旁人造成伤害。老子口中的稚子没有心机,不被尘世污染,与道是最接近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灯红酒绿下的陶醉,人与人之间的碰撞,利益的纠缠,世俗的牵绊,人就会渐渐脱离天真,融入红尘,形成一种稳定的心智,用来认知这个世界,也用来保护自己。

这种心智,或者说对世俗的态度,就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他人的侵害,另一方面也隔绝了自己和天地之间的联系,从而失去灵气。就像人总是在满足口腹之欲,而忘记对其它生命的伤害。

所以,洞悉其中道理的人,如庄子说的“弃智绝学”,老子说的“绝学无忧”,不再依赖心智来保护自我,而是放下自我,顺应天地的变化,和大道同行。为了清淤,你引进清道夫,结果清道夫泛滥成灾,生态失调。

大自然自有一套运转系统,会自我进行调节。你参与越深,对它伤害越深。万物自有规律,形成一套生态链。有消失,就会有增补。少点干扰和插手,留出一个空间,道才能顺畅流动,人才能从中获得能量。

这世间并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都是彼此相连,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只有留出空间的人,才能保持自身的流畅性和新鲜活力。留出空间,才能拓展空间。就像做人留一线,是给别人空间,也是给自己余地。

留有空间,你才能享受一份寂静,更好地去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疏导,让自己变得顺畅,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外界联系,汲取天地间的能量,壮大自己。静默可以调理疾病,宁静可以止息焦躁。

庄子说:“静然可以补病,眦灭可以休老,宁可以止遽。”意思是说,心静可以调养病体,按摩可以延缓衰老,宁静安定可以止息内心的急躁。心神不宁,必然让自身与外界能量冲突,加重自己的不顺畅。

老子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要让浑浊的水产生,要让动的东西生出想要的东西。就要给它们空间和寂静,让它们安静下来,有沉淀,才能感触和联系天地间的能量,与之产生共鸣并吸收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