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国运:华夏养士五千载 > 第197章 五条金色传说的英魂

国运:华夏养士五千载 第197章 五条金色传说的英魂

作者:君心独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6 19:41:48 来源:书海阁

城主府外,一众秦兵欢欣鼓舞,士气大涨。

汉军的人头一个个分辨,开始计算军功,铭刻在册。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

“接下来,怎么破局?”

随着李修远目光转向贾诩,场中所有人都朝着贾诩看了过去。

贾诩心中早有腹稿,站起身道:“主公,如今沛公,张良,萧何,陈平,夏侯婴,英布等一众汉军核心都已经身死道消。那最后也不过就剩下一些癣疥之疾和最后的韩信而已。”

“韩信此人,为将,为帅,为王或可,但他做不了一个帝王。”

“知人善用,胸襟气魄都比刘邦相差甚远,此局已解。”

“依我之愚见,就由子龙将军带着张良,萧何两人头颅前去巨鹿战场。将刘邦等人身死的消息广而告之。”

“一方面可以给章邯以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打击汉军士气。”

“另一方面,由奉先将军和我等前去面见秦子婴陛下。”

“只要得到秦子婴陛下施令,调集粮草前往战场,我等会师之后,胜过韩信不难。”

李修远也差不多是这么想的,微微思量之后仰头朝着一眉道人开口问道:“英叔,如果奉先不去,您应该也能证明我们的身份吧?”

一眉道人微微颔首道:“可!”

李修远勾勒唇角道:“那行,就由奉先,文和,子龙一同去巨鹿战场吧!”

“如果刚好赶上章邯兵败,无论他是否投降,都由文和你来主持说服他,或者让他从韩信麾下重新反叛归秦。”

“如果章邯还未兵败,那就由奉先彰显帝国意志来尽可能争取指挥权,然后以防守为主的策略等我们支援。”

贾诩微微一愣,有些迟疑道:“主公,那秦子婴那边……”

李修远勾勒唇角笑道:“放心,英叔既然能证明我们身份,想来秦子婴应当不会和祖龙的意志对着来。”

“而且,我还有三次构建英魂的机会。这次晋级赛基本没怎么花费气运,趁着这个机会我尝试构建下白起之类的统帅型英魂。”

贾诩心中默默推演了下,发现其中几乎不会留下什么破绽,当即微微颔首道:“如此,事不宜迟。等马匹稍事休息我们这就出发。”

……

事实上,李修远这边出发的速度比贾诩三人还要快。

峣关这边已经失去了防守的意义,直接调集了一万三千人,押送着汉军俘虏,和一众炮制的首级便开始朝着咸阳进军。

坐在马车上,李修远这才有时间来整理气运收获。

第一场晋级赛云哥的过五关斩六将,第二场主要是一眉道人和独孤剑圣的租赁费用。

至于独孤剑圣身死之后复活所需的气运是由仙秦帝国来出的。

刚刚结算了一波气运之后,这气运反而不降反升,变成了84万气运。

好久没这么富裕,李修远也信心十足,大手一挥就道:“棋局,花费点气运,给我进行十连抽特殊模式!”

“至于抽卡的核心,就给我用这张吧!”

那张限制卡上只有一个字“兵”!

二当家在一旁解说道:“哇,我感觉先生已经燃起来了。”

棋局很快给出了词条。

白色词条:【资质低下】,【年老体衰】

绿色词条:【壮志未酬】,【少年成名】,【大器免成】

金色传说:【言出法随】,【文以栽道】,【用兵如神】,【术法通神】,【妖族大圣】

看着这些词条,李修远不由有些沉默。

金色传说词条太杂了。

【壮志未酬】,【用兵如神】,哪怕是【年老体衰】,【术法通神】都能和那位千古第一丞相挂钩。

强行制造的话,也未必不能成。

不过李修远还是放弃了。

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那位本就是完美的化身,不完美的词条实在不配用在他身上。

“棋局,再次随机!”

这话一出,场中弹幕顿时炸开了锅。

……

“我是不是出现幻听了?我修神竟然让重新随机?”

“我靠,这算是见证历史了?棋局这词条随机的到底有多烂?我云神都得重新随机?”

“额,可能不吻合我修神的预计。不过我没想明白,这不是汉军的主力,文武都被一波端掉了。怎么还需要构建英魂?”

“啧啧,这小子,这么搞!这么5万,5万气运的随机,扛不住的。听叔一句劝!”

“都好好看,好好学!我感觉这波要来个大的!”

……

第二波的随机依旧比较杂。

李修远也有些懵,这果然不能靠运气啊!

手中揣摩着那张唯一的一个四字空白卡,终究还是咬了咬牙道:“棋局,继续随机!”

很快,十个词条就在此列出,这一次,李修远激动得差点从座位上滑下去。

白色词条:【身体残缺】

绿色词条:【弓马娴熟】

蓝色词条:【悍不畏死】,【刚正不阿】

紫色词条:【威震天下】金色传说:【千古名将】,【仁义无双】,【兵家翘楚】,【国士无双】,【戮尽苍生】

“终于,来了啊!!”

李修远长长舒了一口气。

当即开始动笔。

【武安君——白起!】

又是沉默了下,李修远才开始再次落笔:

翻遍史书,其实上面就写了四个字——争当皇帝。

而天下,从来都是打下来的。

文王伐商,姜尚如此。

大秦纵横,王翦如此。

大汉灭秦,韩信如此。

自古皆是如此。

上兵伐谋,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炎黄兵家从蚩尤先祖而起。

其中闪耀如星辰者不知凡几。但所有兵家,所有史家,所有皇家都不愿意提及那个名字——白起!

有人叫他长平杀神,有人称他为人屠。但我还是喜欢那个称呼,所有老秦人都喜欢那个称呼:武安君,白起!

他是大秦最猛的男人,是战国时代的核武器,是地府销冠,也是歼灭战的创始人。

为将者,以全胜为上!

后世喜欢说:战国亡魂两百万,人屠白起占一半。

纵然,李牧将赵国胡服骑射发挥到了极致;

纵然,廉颇老矣尚能食斗米肉十斤;

纵然,王翦灭五国而成大秦不世之功。

但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却只有他——以武安天下,武安君,白起。

伊阙之战?:白起率领10万秦军与韩魏联军交战,斩首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鄢郢之战?:白起率秦军攻破楚国都城鄢郢,歼灭楚军35万,迫使楚王迁都,楚国元气大伤。

华阳之战?:白起击破赵魏联军,斩首13万,生擒魏将。

陉城之战?:白起攻破韩国的陉城及其周边九城,斩杀5万韩军。

长平之战?:白起在长平之战中重创赵军,坑杀降兵20万,俘虏240名未成年士兵。

赵国号称七雄:秦、楚、齐、燕、韩、赵、魏。

赵国的赵边骑;齐国的技击骑士;魏国的魏武卒;楚国的申息之师;燕国的辽东坚兵;韩国的击刹弩兵?。

那是一场王者局,可惜秦国诞生出一位通天代,

白起一人便揍的六国不敢吱声。

战国末期,随着周王室的仁义不能威服天下,遂有纵横家的舞台。

又经历过张仪一人怒而天下惧,一人熄而天下安的过度之后,所有帝王都发现了一件事实:再利索的嘴皮子,也终究不抵刀兵之锐。

所以兵家盛行!

所以,那位武安君打了一辈子仗,70/0/0的战绩可谓彪炳史册,威震天下。

但更让六国闻白起之名而小儿止啼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位武安君太能杀了。

伊阙之战?,韩魏联军20万精锐,被屠戮殆尽,一个活口没有留下。

鄢郢之战?,楚国楚军35万精锐尽数被淹死,打到楚国迁都。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长平之战。

武安君白起以同等兵力围困赵国精锐45万,最后即便连同投降之人也尽数坑杀,唯独留下二百多年龄尚小者。

人屠之名实至名归!

但……杀戮,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战国七雄,亦或者从周之后分裂出那大大小小十数个诸侯国啊!

农夫的儿子世代都是农夫,贵族的孩子世代都是贵族。那是一个纯粹的乱世,所有诸侯国都为了名利,土地,人口,财宝,脸面,彼此征伐。

厮杀留下的自然是无数的国仇家恨。

仇恨在世世代代得累积,春秋战国五百年,死在战乱中的人太多太多。

多到即便是白起三十载杀戮,百万亡魂,也不过尔尔。

乱世啊,所谓侠客,所谓儒生,所谓豪杰,所谓名士,所谓英雄,所谓诸侯都是战乱的根源。

变法强一国,则诸国跟着变法。

特殊兵种强横,则诸国跟着组建。

仇恨只能在无穷尽的人心**中膨胀,然后爆发战乱,互相征伐,留下更多的仇恨。

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个休止?

大概是思考到了这样的问题根源,大概是站在了和那位始皇帝一样的高度,所以……白起提起了三尺剑!

那便杀吧!

缔造最强的国度,以最酷烈,最血腥,最残忍的杀伐火速横扫天下,而后——神州天下一国!

而后,真正意义上彻底斩断仇恨和乱世。

若恨,天下便恨白起一人!

如果各国互有胜负,那攻伐,仇恨,战乱就会不断绵延下去。

可能,站在了这样的高度,所以,白起才没有任何的失败。

事实上,白起确实做到了,以武安天下!武安君!

可惜,大秦奋三世之余烈,那位大秦之虎的秦昭襄王嬴稷终究是老了。

更重要的是,他的儿子秦孝文王嬴柱没有能镇压武安君的魄力和能力。

所有人都知道,白起这位武安君好用。三十年征战,三十年杀戮,再无一国可以与秦国抗衡。征战频频的大秦君王和臣子都意识到了一件事。他们都敏锐得展望到,天下一统,**归一的时机就要来了。

这注定是名垂青史的可能。

没有人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大秦的君臣知道,如果用白起,这个统一的时间可能只需要二十年。

但失去白起,三十年内同样可以一统天下。

所以,白起死了,死在了即将完成梦想的前夕,死在了自己最信赖君王的一纸诏书之下。

但,更遗憾的是,在这位武安君大破长平之战后,赵国家家缟素。

就在这秦赵两国仇恨最盛之时,那位一统**的始皇帝才刚刚两岁。

适时白起不过壮年,他本应该可以和那位未屠戮任何一位功臣,和他站在同样高度,甚至于比他看得更加长远的君王一起来缔造神话。

大秦最强的君王,大秦最强的统帅。

他们本应该是天作之合。

他们本应该在史书中被大费笔墨。

他们本应该成为后世君臣的典范,甚至于被跨上神坛。

但……那位两岁的始皇帝在赵国为质,父亲秦子楚听闻赵国欲杀自己,慌不择路得逃出了赵国。

唯独留下始皇母子在赵国为质。

滔天的恶意下,那位君王一点点长大。

赵国国都邯郸的一墙之隔,他们未曾一见。

兴许,白起自己也不曾想到,那位真正让大秦西出函谷关,一统**,完成他梦想之人,却是由他带去了最深的苦难。

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

若真有人翻过一页页史书,看遍的春秋战国五百载岁月更迭,大秦二世之亡,大汉兴盛强四百载春秋。

那是否也曾看到:武安君三十年杀戮,百万英魂的血债背负,无愧华夏千古!!

……

写至此处,李修远终于缓缓停笔。

所以,很合适不是吗?

杀生为护生,这样的武安君,背负千秋骂名,无边罪孽,获罪于天的英魂,如何担不起那【仁义无双】的美名?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先让武安君白起心中有愧,对始皇有愧!

然后再捧一波祖龙!

恩,完美!

思量见,李修远已经意念选中:

紫色词条:【威震天下】

金色传说:【千古名将】,【仁义无双】,【兵家翘楚】,【国士无双】,【戮尽苍生】

等那六道词条飞入旋涡之内,瞬息之间,那英魂旋涡竟然变成了无尽的血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