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国匠精魂 > 第113章 叔叔的治愈妙招—巫峡行(一)

深秋,晨曦初现,丝丝缕缕的光艰难地穿透云层,却又被一层薄纱般的阴翳轻柔笼罩,仿若为即将开启的三峡徒步行蒙上了神秘外衣。宜昌的街头,已有了几分凉意,同行的几个人,本和大家约好 7:50 从这儿准时出发,开启这场令人期待的巫山之旅。大志叔叔站在车旁,时不时抬腕看表,眼神中满是急切,他可是这次活动背后的组织者之一,一心想着诸事顺遂。可那群年轻的伙伴们,总是改不了拖拖拉拉的毛病,一个个背着包,慢悠悠地晃悠过来,嘴里还嚼着早餐,直到八点,旅行大巴车才缓缓启动。

车上,大家怀揣着对旅途的憧憬,脑海中浮现着巫山红叶似火、山峦巍峨的画面,又夹杂着些许被耽搁的小怨念,一时间,车厢内的气氛略显沉闷。大志叔叔看在眼里,眉头微微皱起,心里琢磨着得找点事儿把气氛调动起来。他站起身,高大挺拔的身影在车厢过道里格外醒目,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清了清嗓子说道:“咱们聚在一起不容易,大家有缘来相会,就希望过得快快乐乐的,这样吧,大家每个人出个节目,能唱歌的唱个歌,不愿唱歌的背诵一首与巫峡有关的诗句也可以。我先来给大家打个样,大家说好不好?”

“好,好!” 本来这一群人就是喜欢文体活动的,见有人挑头,大家活跃起来,原本沉闷的空气仿佛也流动得快了些。

大志叔叔重新坐回座位,微微挺直脊背,清了清嗓子,一首《外婆的澎湖湾》从他口中悠悠飘出。那熟悉的旋律,仿若一阵温暖的微风,带着浓浓的怀旧气息,瞬间在车厢内弥漫开来,仿佛开启了一扇时光之门,将大家拉回往昔的美好岁月。他的眼睛微微眯起,沉浸在歌声里,脸上满是陶醉,似乎已置身于那片美丽的澎湖湾畔。

歌声落下,车厢内随后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向导王导更是来了精神,站起身来,双手在空中挥舞着,推波助澜道:“大志叔叔唱的好不好,再来一个要不要?”

“要,要,要!” 其他人跟着起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刚才的沉闷一扫而空。

大志叔叔略一思索,心底涌起对那经典旋律的热爱,又站起身来,双腿稳稳站立,用洪亮的嗓音唱起了《少年壮志不言愁》。歌声响起的瞬间,他眼角的余光瞥见身旁的亚宁,那姑娘眼中闪烁着光芒,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星,满是惊喜与兴奋。有的伙伴跟着轻轻哼唱,有的则用掌声打着节拍,原本沉闷的车厢一下子变得热烈而欢快,就像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唱毕,大志叔叔满脸笑意,眼睛看向亚宁,温和地说:“现在欢迎亚宁同学来一首。” 说着就将话筒递给了亚宁。

“我,我,” 亚宁的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脸颊瞬间涨得通红,一阵慌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当她抬眼看到大志叔叔眼中满是鼓励与信任,那眼神仿佛在说 “你可以的”,她深吸一口气,缓缓站了起来,小声说道:“我给大家唱一首《篱笆墙的影子》。”

她内心一横,暗自思忖:“我试试,反正在座的都是朋友,再说了,唱得不好又如何?” 她微微扬起下巴,双手紧紧握住话筒,开始唱了起来。起初,声音还有些颤抖,但随着旋律的推进,她逐渐放开了,歌声愈发悠扬。一曲终了,车厢内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亚宁的脸上也绽放出自信的笑容,仿若一朵悄然盛开的春花。

在这歌声与欢笑声交织的美好氛围中,时间仿若插上了翅膀,悄然飞逝,四个小时的车程竟也不觉得漫长。中午时分,他们顺利抵达了重庆市巫山县,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绝美风光的小城。

巫山,地处长江三峡腹心地带,东邻湖北省巴东县,南接湖北省建始县,西抵重庆市奉节县,北依重庆市巫溪县和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地理位置险要得仿若一座天然的堡垒。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便是楚国巫郡,秦汉时又改称巫县,悠悠岁月,距今已有 2301 年的漫长历史。它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静静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因三峡工程建设,旧县城搬迁,如今的新县城于 1994 年奠基兴建,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当真是名副其实的 “山城”。大志叔叔望着那错落有致的建筑,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感慨,这座小城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变迁,却始终散发着独特迷人的韵味,仿若一坛陈酿,越品越香。

提及巫山,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佳话。且看那宋玉,他曾在《高唐赋》中描绘巫山神女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奇幻浪漫的笔触,不仅赋予了巫山神秘的色彩,更似一盏明灯,激励着后世之人对美好与奇幻保有向往之心。想那宋玉,一介文人,凭借斐然文采,在历史长河中镌刻下巫山的独特风姿,让后人对这片土地心驰神往,这何尝不是一种励志表率?他以文字为刃,突破尘世平庸,为巫山扬名。诗圣杜甫也曾游历巫山,留下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的名句。彼时,他身逢乱世,漂泊西南,却仍能在巫山的秋景中捕捉到震撼人心的雄浑与沧桑。尽管自身命运坎坷,居无定所,可杜甫眼中的巫山依旧气势磅礴。他借这诗句抒发内心的沉郁,又何尝不是在困境中寻得力量,用笔墨书写不屈?这让后世之人明白,纵有千难万险,亦可如杜甫般,于山水间觅得慰藉,砥砺前行。

还有那李白,仗剑天涯,豪情万丈。他高歌 “巫山枕障画屏中,巴水横天更不流”,将巫山的奇峻山水勾勒如画,仿若一幅展开的锦绣图轴。李白一生渴望建功立业,仕途不顺却从未折损他的锐气,巫山的壮美恰似他心中壮志的映照。他以洒脱不羁的姿态面对人生波折,其笔下的巫山也成了壮志豪情的承载,鼓舞着后来者怀揣梦想,无畏奋进。

一行人拖着略带疲惫却又满怀期待的步伐,走进一家名为渝东神女面馆的小馆子。馆子隐匿在巫山的街边一角,店面虽不大,仅摆放着七八张木质桌椅,但每一张桌子都是坐满了人,墙壁上挂着几幅当地风景的旧画,却飘出阵阵诱人的饭菜香。那香气仿若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拉扯着大家的肠胃,引得众人肚子纷纷咕咕叫了起来。

大伙迫不及待地坐定,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厨房方向。不一会儿,几盘地道的菜肴端上桌来,热气腾腾,仿若带着生活的烟火气扑面而来。瞧那回锅肉,色泽红亮得仿若被夕阳余晖浸染过,泛着诱人的油光,每一块肉片都切得大小均匀,纹理清晰。大志叔叔率先夹起一块放入口中,牙齿轻轻一咬,醇厚的香味在舌尖瞬间散开,仿若一场味蕾的烟花秀,他不禁闭上眼睛,满脸陶醉,嘴里嘟囔着:“这味道,绝了!”

再看那鱼香肉丝,红的辣椒丝、黑的木耳丝、绿的青椒丝与鲜嫩得仿若初生的婴儿肌肤的肉丝相互交织,色彩斑斓,十分诱人。亚宁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酸甜可口的滋味瞬间在口腔中弥漫,配菜也炒得恰到好处,各种食材的口感完美融合,她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冲着大伙连连点头:“好吃好吃,这个味道太正了。”

还有那两个小咸菜,更是点睛之笔。辣菜丝的香辣与炒菜丝的清爽,搭配着萝卜的清甜,形成一种独特而和谐的口感。有人夹起一筷子辣菜丝,被辣得直呼气,却又舍不得放下,赶紧就着一口米饭,直呼过瘾;还有人偏爱炒菜丝,那清爽之感仿若一阵山间清风,拂去口中的油腻。大家你一筷我一筷,不一会儿,盘子就见了底,每个人都吃得赞不绝口,欢声笑语回荡在这小小的馆子里。

此时,店老板 —— 一位朴实憨厚的中年大叔,笑着走过来,用带着浓厚本地口音的普通话问道:“咋样,合口味不?” 大伙纷纷竖起大拇指,老板笑得眼睛眯成了缝,脸上的皱纹仿若岁月镌刻的满足,又热情地介绍起店里其他特色菜品,言语间满是对自家手艺的自豪。

饭后,他们便向着文峰观进发,开启了这场令人期待的徒步之旅。从梨子坪开始,踏入文峰观景区,那通往山顶的 2300 个台阶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横亘在眼前。台阶有些陡峭,却又似带着一种神秘的吸引力,仿佛在热情地邀请他们去探寻那高处的美景。一路沿石阶而上,两侧的红叶仿若一群热情奔放的迎宾使者,愈发密集、艳丽,那鲜艳欲滴的红色,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微风轻轻拂过,红叶沙沙作响,似在低声诉说着它们的故事,又仿若一群灵动的红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画面美得令人窒息。大志叔叔瞬间着迷,脚步不由自主地放缓,只想将这美景深深地印刻在心底,手中的相机更是不停地按下快门,仿若要把每一个美好的瞬间都定格成永恒。

秋意正浓,山间层林尽染,亚宁沿着蜿蜒山路拾级而上。路两侧的红叶像是知晓她的落寞,纷纷摇曳身姿,热烈欢迎她的到来。那一片片红,似跳跃的火焰,驱散了她心头的阴霾。她伸手轻抚叶片,感受着生命的蓬勃,嘴角不自觉上扬,郁闷如薄雾,被这秋风渐渐吹薄、吹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