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国匠精魂 > 第149章 深入探讨

国匠精魂 第149章 深入探讨

作者:农夫在城有点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7 07:49:33 来源:书海阁

屋内,略显陈旧的四方桌周围,几个人围坐在一起。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烟草味,那是阿丽父亲手中香烟散发出来的。三爷爷端正了坐姿,清了清嗓子,那模样仿佛即将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宣讲。他的眼神里透着一种对传统的执着,窗外的阳光透过有些斑驳的窗户,洒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像是为他镀上了一层岁月的光晕。阿丽坐在一旁,手指不自觉地揪着衣角,心里既紧张又有些抗拒,毕竟这讨论的可是关乎自己一生的婚事。阿丽的父母坐在一侧,神色关切,阿丽的二叔则靠在椅背上,静静地等待着三爷爷开口。

“咱岳西南的婚俗啊,从说媒就开始有讲究了。” 三爷爷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有力,那神情仿佛一位资深的学者在讲述一段古老而珍贵的历史,“在以前,说媒可是件大事,大部分适龄男女都靠这个认识,就算现在时代变了,说媒在咱这儿也还是主流。媒人分‘职业’和‘非职业’,职业媒人那可都是消息灵通的热心肠,到处打听适龄男女的消息,觉着合适就去说合。非职业的呢,大多是亲戚朋友牵线,图的就是个知根知底 。” 阿丽和父亲听得专注,阿丽微微前倾身体,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三爷爷,父亲则时不时轻轻点头,烟灰在他的指尖微微颤抖。

“相亲的时候,地点一般在小路上或者桥头,两个人匆匆见上一面,可能连模样都没看清,羞答答地说上几句话,这事儿就算初步定下了。” 三爷爷接着说道,脸上浮现出一丝回忆的神情,似乎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经历过的那些事,“那时候的姑娘小伙儿都腼腆,见面时连正眼都不敢瞧对方,全靠媒人在中间察言观色,回来再细细琢磨两人到底有没有缘分。”

“三爷爷,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些老一套啊。” 阿丽忍不住小声嘟囔了一句,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满。她心里想着,自己和男友是自由恋爱,感情深厚,这些繁琐的旧风俗实在是没必要。她偷偷看了一眼母亲,希望能从母亲那里得到一丝认同。

三爷爷看了阿丽一眼,目光里带着些许温和的责备,“妮儿啊,这可不是老一套,这都是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有它的道理呢。就说这媒人吧,首先得给男女双方把把关,确保双方能够差不多门当户对。要是两家条件相差太大,以后过日子难免会有矛盾。家境、人品、性格,这些都得考量,媒人就像个精细的筛子,把不合适的都筛出去。”

阿丽的母亲在一旁轻轻叹了口气,“三爷爷说的是,不过现在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阿丽和她对象是自己谈的,感情挺好,再找个媒人,感觉有点多余。” 阿丽听母亲这么说,心里一阵感激,觉得母亲还是理解自己的,她悄悄握住母亲的手,像是找到了同盟。

阿丽的父亲一直没有吭声,只是静静地抽着烟,眉头微微皱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听到妻子的话,他轻轻弹了弹烟灰,“这事儿,还是再商量商量吧,三爷爷说的也有道理。门当户对虽说不是绝对,但总归能少些矛盾。就像村西头的老李家,儿子娶了个城郊姑娘,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啥的都不一样,三天两头吵架。”

三爷爷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说媒定亲啊,也是一个优良的传统。通过说媒,至少能保证男女之间的关系是适龄男女奔着结婚去的恋爱,而不是随便玩玩。现在有些年轻人,谈个恋爱没几天就分手,把感情当儿戏,这可不行。以前定下亲,那就是有了承诺,双方家庭都盯着,哪能轻易反悔。” 阿丽听到这话,心里有些不舒服,觉得三爷爷这话像是在影射自己和男友。她咬了咬嘴唇,想要反驳,却又忍住了,只是在心里默默念叨:“我和他才不是那样呢。”

“而且啊,” 三爷爷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接着说,“恋爱男女之间有了媒人,就相当于有了‘保人’,能保证男女双方所承诺的条件得以落实。比如说彩礼、嫁妆这些事儿,有媒人在中间协调,就不容易出岔子。彩礼给多少,嫁妆带什么,都得有个说法,媒人就是那个把两边想法都能说清楚的人 。”

阿丽的二叔这时开口了,“三爷爷说得对,我就见过因为彩礼谈不拢,最后好好的亲事就黄了的。有个媒人在中间,确实能省不少事儿。就前两年,邻村那两家,因为彩礼差了几万块,双方都不肯让步,媒人在中间跑了十几趟,又是讲道理又是说人情,才把事儿给圆了。” 阿丽看了二叔一眼,心里有些埋怨,觉得他怎么也不站在自己这边。

“还有啊,” 三爷爷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将来结婚以后若有矛盾,还能找到媒人进行沟通协调。不像现在有些年轻人,一吵架就闹离婚,连个劝和的人都没有。媒人在结婚后也不是就没事了,小两口闹别扭,媒人去了,双方都得给个面子,坐下来把事儿说开。”

三爷爷顿了顿,端起一旁的茶杯,轻抿了一口,脸上浮现出一丝惋惜的神情,缓缓说道:“就说村东头赵老三的幺儿,你们都知道吧?那孩子老实巴交的,一直没个对象,家里人都着急得不行。前两年外出打工,好不容易谈了一个女孩,可把赵老三一家高兴坏了。”阿丽不禁凑近了些,眼中满是好奇与关切,其他人也都屏气敛息,专注地听着。三爷爷接着讲:“两人处了没多久,就到了谈婚论娶的阶段。那女孩要了三万彩礼,虽说不是个小数目,但赵老三咬咬牙,四处借了些钱,总算是凑齐了。” 阿丽的母亲忍不住叹了口气,小声嘀咕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彩礼礼金一拿到手,那女孩就说要回趟家,和家里人商量商量结婚的事儿。” 三爷爷皱着眉头,神色凝重,“谁能想到,这一去就没了音信。赵老三的幺儿天天打电话、发消息,可那边就像石沉大海,一点回应都没有。”

阿丽的二叔一拍大腿,气愤地说:“这不是坑人嘛!” 阿丽也满脸惊讶,追问道:“后来呢?就没再找找?”

三爷爷无奈地摇了摇头:“找了,咋能不找呢。赵老三和他儿子一趟趟地跑去女孩家那边,可那女孩家的人也说不知道她去哪儿了,还说女儿大了,他们也管不了。” 阿丽的父亲猛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一个烟圈,叹气道:“这事儿,太糟心了。”

“关键是,他们俩是自己谈的,没有媒人。” 三爷爷的语气里带着几分遗憾,“要是有个媒人,好歹还能有个中间人去打听打听情况。媒人熟悉双方家庭,说不定还能从女方家里套出点话,知道她到底为啥跑了。可现在,一点办法都没有,赵老三一家这三万块钱算是打了水漂,人财两空啊。”

阿丽听着这个故事,心里一阵唏嘘。她想到自己和男友,虽然感情深厚,但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真遇到类似的问题,有个媒人或许真能有个帮忙解决的人。可她又实在不甘心,自己自由恋爱的感情,为什么非要被这些旧风俗束缚呢?她的脑海里浮现出和男友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那些甜蜜的瞬间,难道还抵不过这些老规矩吗?

三爷爷似乎看出了阿丽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阿丽啊,不是三爷爷非要守着这些老规矩,这都是老一辈人积攒下来的经验。有媒人在,很多事情都能有个保障,也能避免不少麻烦。” 阿丽轻轻点了点头,虽然心里还是有些抵触,但也不得不承认三爷爷说的有几分道理。

阿丽听到这个故事,心里也不禁有些触动。她想起自己和男友虽然感情好,但未来的路还长,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要是真遇到什么问题,有个媒人或许真能有个帮忙解决的人。但她还是有些不甘心,自己自由恋爱的感情,为什么非要被这些旧风俗束缚呢?她的脑海里浮现出和男友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那些甜蜜的瞬间,难道还抵不过这些老规矩吗?

“三爷爷,我知道您说的都是为我好,” 阿丽鼓起勇气说道,“可我和他是真心相爱的,我们也都打算好好过日子,这些旧风俗,能不能简化一些呢?就像结婚典礼,现在都流行西式的,简单又浪漫,咱这老一套的仪式太复杂了。”

三爷爷看着阿丽,目光变得柔和起来,“妮儿啊,我知道你和那小伙子感情好,可这婚俗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咱不能丢啊。有些东西,简化了就没了那个味儿,也没了那份保障。就说结婚典礼,老祖宗传下来的拜天地、拜高堂,那都是对天地、对长辈的敬重,少了这些,总觉得缺了点啥。”

阿丽的父亲把烟头掐灭,终于下定决心似的说:“要不这样,媒人还是找一个,就当是走个形式,让两边的老人都安心。具体的事儿,还是让孩子们自己做主。婚礼呢,传统的仪式咱也保留一些,再加上点你们年轻人喜欢的元素,这样两边都能照顾到。”

阿丽的母亲点了点头,“这样也行,只要孩子们幸福就好。咱们做父母的,不就盼着他们能顺顺利利的嘛。” 阿丽看了看父母,又看了看三爷爷,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情愿,但也知道这已经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了。她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心里着实发愁:“看来有些旧传统,还真是绕不过去啊,这可怎么办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