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国匠精魂 > 第192章 送日子之盛谈岳西南青年男女择偶观

第192章 送日子之盛谈岳西南青年男女择偶观

岳西南的冬日,冷冽的风呼啸着掠过田野,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阿丽家的土坯房里,炉火正旺,暖烘烘的热气在屋内弥漫。窗台上,几盆水仙花在冬日里绽放出淡雅的芬芳,为这质朴的农家小屋增添了几分生机。

“来了啊,快进屋暖和暖和。”阿丽的娘亲站在门口,热情地招呼着前来送日子的贾晓臻一家。贾晓臻的父亲贾茂林走在最前面,他身材高大,面容和蔼,身后跟着贾晓臻、土根和王世坨。土根开着他的商务车,一路从鲁中松江市颠簸而来,车窗上还沾着几片未融化的雪花。

择偶观

因为这是送日子是喜事,加之冬天农村清闲,三爷爷有兴致,所以宾客双方相谈甚欢。

“阿姨,您这炉火烧得真旺,一进屋就暖和了。”贾晓臻笑着走进屋,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了那几盆水仙花上,“这几盆花真漂亮,给这屋子里添了不少色彩呢。”

“是啊,阿丽她娘亲可会过日子了,这大冬天的,屋子里还这么温馨。”王世坨附和着,脱下外套,坐在了炉火旁的长凳上。

阿丽的父母又端上几杯热茶。阿丽也从里屋走出来,扎着马尾辫,脸上带着羞涩的笑容。

“三爷爷,您也来了啊。”贾晓臻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里的阿丽三爷爷,赶忙上前打招呼。三爷爷是村里的长辈,德高望重,对村里的大小事务都了如指掌。

“来了,来了。”三爷爷微微点头,示意贾晓臻坐下。

贾茂林看着三爷爷,脸上露出好奇的神情,“三哥,听阿丽他们说,您对咱们岳西南的婚俗挺有研究的,今天来送日子,也跟我们讲讲,让大伙儿开开眼界。”

三爷爷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我就随便说说,大家伙儿听听就行。说起咱们这儿青年男女找对象,可讲究多了,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跟你们城里的观念不太一样。”

“您快讲讲,我们都爱听。”贾晓臻凑近了些,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先说这男青年找媳妇吧。”三爷爷顿了顿,继续说道,“第一,长相得齐整,身高不能太矮。咱这儿觉着‘又高又胖’的女子富态,好着呢。那些过于妩媚的,可不见得是好事,怕婚姻不稳当。就像咱村那谁,长得太招眼,嫁了人,老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为啥呢?难道长得好看还不好找对象?”贾晓臻疑惑地问道。

“可不是嘛,太招眼的女子,容易招来别人的非议,日子久了,怕是过不踏实。”王世坨插话道。

“对,对,这话说得在理。”贾茂林点头赞同。

“第二,性格要温柔,不能太厉害。那些能言善辩、性格泼辣的女子,在咱们这儿可不受欢迎。因为性格泼辣的女子,通常难以同婆家人和睦相处。沉默寡言在咱们这儿反而是美德呢。”三爷爷又说道,随后三爷爷又举了个例子

“那回我到小翠家啊,正赶上这岳西南的冬日,寒风凛冽,吹过光秃秃的树枝,呜呜地响。村里的土路上,行人稀少,偶尔几声鸡鸣狗吠才划破那宁静。可小翠家的院子呢,热闹得很!小翠的娘亲在灶房里忙得不可开交,准备着丰盛的饭菜。小翠就坐在炕头,低着头,认真地做着针线活儿。这闺女啊,今年二十岁,身材娇小,面容清秀,性格温柔,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姑娘’。

小翠的娘亲从灶房探出头来,冲着小翠喊道:‘小翠,快去前院叫你爹过来吃饭。’小翠那回答得多乖巧,‘嗯,娘。’放下针线活儿,整了整衣襟,迈着小步就出去了。到了前院,她爹正和几个村民聊天,看到小翠过来,赶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闺女,啥事儿?’小翠轻声说道,‘娘让爹过去吃饭呢。’她爹那回答得多痛快,‘好嘞,这就去。’跟着小翠进屋,看到满桌的饭菜,笑着对小翠的娘亲说,‘今天这是怎么了?这么丰盛。’小翠的娘亲一边摆放碗筷,一边说道,‘还不是为了咱闺女,得找个好人家。’小翠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不说话。

咱村的人啊,都夸这闺女,‘这闺女啊,性格温柔,手又巧,肯定能找个好人家。’‘就是,咱闺女这么好,肯定有好多小伙子上门提亲。’‘可不是嘛,这闺女,一看就是过日子的人。小翠只是笑笑,不说话。在村里,像她这样性格温柔、沉默寡言的姑娘很受欢迎,大家都觉得这样的姑娘能和婆家人和睦相处,过上安稳的日子。

小翠回到自己的房间,坐在炕头,继续做着手中的针线活儿。她心里明白,父母为她操心婚事,也是希望她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她自己也盼望着能遇到一个心地善良、性格憨厚的小伙子,和他一起过上安稳的日子。在岳西南的乡村,像小翠这样性格温柔的姑娘,往往更容易找到如意郎君。因为在这里,人们更看重的是女子的品性和过日子的能力,而不是那些花哨的东西。果然啊,小翠这闺女,没让大伙儿失望。前些日子,就找了个好婆家。那婆家啊,可不错,小伙子心地善良,性格憨厚,家里也和睦。小翠啊,在婆家过得可好啦,和婆家人相处得就像一家人似的。这都多亏了她那温柔的性格和勤劳的双手。小翠啊,她相信,只要自己保持本心,总会遇到那个对的人。如今,她遇到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那女子要是太能干呢?”土根问。

“女子太能干,那可就是‘材料大’了,在咱们这儿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不好驾驭。”阿丽的娘亲接口道。

“第三,人品要好,精明能干、节俭、懂事儿、无生活作风问题,还得勤快,能干农活。‘手巧’的女子更受欢迎,要是爱说爱笑,或者同男性接触较多,那可就‘疯’了,是个缺点。”三爷爷继续说道。

“这人品确实很重要,不管在哪儿都一样。”贾茂林感慨道。

“第四,身体健康,无缺陷或疾病。这可是大事儿,要是婚后再发现有严重疾病,那可就麻烦了,说不定还得退婚呢。”阿丽的爹亲补充道。

“第五,年龄合适。过去讲究‘女大三,抱金砖’,现在可不兴这个了,理想的结婚年龄是男女同岁或者男方比女方大一岁、二岁。”三爷爷说道。

“那女青年找对象呢?是不是也有这么多讲究?”贾晓臻好奇地问。

“女青年找对象,也有不少讲究。”三爷爷喝了口茶,继续说道,“第一,长相上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现在咱村的女青年也像城里的女青年一样,要求男方个子高。不过,男子富于性魅力也不是啥有利条件。”

“第二,在品德方面,要老实、勤快、能干、孝顺,还得‘正干’。过去‘不老吭’是优点,现在这已经不明显了,但‘冒料’的人还是不受欢迎。”

“第三,家庭声誉要好,父母‘清亮’、家庭和睦、‘混’得好、‘不冤’、‘会过’、‘仔细’,‘胡毒弄’的人家可不受欢迎。”

“第四,家族情况要好,‘大门大户’的,弟兄多是个有利条件,这代表着男方有个庞大的宗族集团,女方嫁过去有个依靠,不会受欺负。”

“第五,‘成分’问题,过去可是重要的考量条件,80年代以后就不那么重要了,现在已不再构成问题。”

“第六,家庭的经济情况要好,家里‘有’,这可以用很多具体的指标来衡量,比如家里是否有外来收入,是否有砖瓦房、拖拉机、电视机等。”

“第七,个人的受教育情况,理想的学历是高中毕业,中专毕业更好。”

“第八,个人的职业和技能。漂亮或受较多教育的女孩都希望嫁给城里人,但受户口、工作的限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是‘吃商品粮的人’比较受欢迎,尽管现在‘吃商品粮的人’不一定安排工作,即便安排工作收入也不一定稳定,但优势还是有的。再次是长期在城里干临时工,或者能做小买卖的,会一门手艺的也不错,比如木工、泥瓦活等。过去虽有‘寻个当兵的怕打仗,寻个干部怕下放’的说法,但实际上军人和干部仍是女青年择偶的首选。”

“这择偶的标准可真多,不过也体现了咱们这儿对婚姻的重视。”贾晓臻感慨道。

“可不是嘛,婚姻是大事儿,得慎重考虑。”阿丽轻声说道。

“这择偶标准,男女对理想异性的要求也不一样,男子偏重于个人相貌和品格,女子偏重于家庭背景和能力,这也反映了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差异,以及人们对男女评价的不同标准。”三爷爷总结道。

“那要是有人标准定得太高,几次失败后,年龄变大,可就有‘搁住’的危险了。”阿丽的爹亲说道。

“对,有这么个例子,北村有个小名叫二楞的小伙子,他家条件和个人条件都不错,可他母亲太自信,说‘不着急嘛,咱们家这样的好“地儿”,不愁找个好媳妇。金镢头还能愁个柳木柄儿吗?’这话传出去,人们都知道他家是好地方,可传来传去,这话有了讽刺意义,不了解情况的人真假难辨,不敢给二楞提亲,结果二楞都40多岁了,也没配上个‘柳木柄儿’。这事儿给咱们的教训是,即便家庭条件好,对待别人的‘说媒’也须持积极态度,不然就有被‘敬而远之’的危险。”三爷爷说道。

“这择偶啊,可是一门大学问,得根据实际情况来,不能太挑剔,也不能太将就。”贾茂林感慨道。

“就是就是,婚姻幸福,得两个人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光看表面条件可不够。”阿丽的娘亲说道。

“对,这婚姻啊,就像这炉火,得用心去经营,才能一直暖烘烘的。”土根笑着说道。

大家伙儿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窗外,寒风依旧呼啸,可屋内却充满了温暖和欢笑。这择偶的话题,就像这冬日里的炉火,让大家伙儿的心也跟着热乎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