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奋进 > 第114章 进士及第

奋进 第114章 进士及第

作者:铁拳羞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7 13:43:11 来源:书海阁

孟知雪的眼睛瞪得滚圆,充满了愤怒与悲痛,她歇斯底里地尖叫着:“那请问父亲大人,我算是什么?我的幸福又在哪里呢?难道我不能选择自己的婚姻吗?我难道连作主的权利都没有吗?为了您自己的荣华富贵,就要牺牲掉我吗?您这样做,配得上为人父吗?甚至用母亲和祖父来威胁我,您不如直接杀了我,或者让我自行了断,把这条卑贱的性命还给您!”

礼部四品给事中孟戴军皱起眉头,语气严厉地说道:“你这说的都是些什么胡话?谁逼迫你了?这不是正在跟你商议吗?女儿啊,你怎能如此说话诋毁你的父亲?那么多的圣贤书,你都白读了吗?难道你忘了三纲五常吗?先冷静下来吧。我有种预感,这一次金立义的名次必定十分靠前。因此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这次机遇。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去参加。此事没得商量。”话音刚落,他便转身离去。。

然后孟知雪一个人趴在桌子上,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般不停地流淌着,仿佛要将心中所有的委屈和痛苦都倾诉出来。她的哭声越来越微弱,身体也逐渐变得软绵绵的,最终无力地倒在了桌子上。不知过了多久,孟知雪才缓缓睁开沉重的眼皮,只觉得浑身无力,仿佛被抽空了一般。

她环顾四周,发现自己正躺在柔软的床铺上,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气。母亲和祖父静静地守在她的床边,母亲的双眼哭得红肿,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心疼;祖父则坐在桌前,眉头紧皱,不时地叹息着。看到这一幕,孟知雪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竟然难以发出声音。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们,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只好默默地闭上眼睛,继续装睡。

夫子孟有偿一脸怒容,喃喃自语道:“我真是养了个畜生啊!他怎么能这样呢?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和高官厚禄,不惜牺牲自己妹妹的幸福,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家族、为了女儿的幸福。李奋可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他的为人我再清楚不过了。他哪里狂傲不驯了?哪里目中无人了?现在居然还想强行将知雪嫁给金立义!知雪可是我的亲孙女,她的心思我岂能不懂?”

说到这里,夫子孟有偿的情绪越发激动起来,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越想越生气,心中充满了对儿子的失望和愤怒。他深知这场婚姻对于知雪来说意味着什么,他绝不能让自己的孙女受到丝毫的委屈和伤害。

金立义那孩子确实挺不错的,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不太乐意。所有的一切都得看我孙女的想法才行,如果真到迫不得已的时候,大不了我就带着她回老家去,真是大逆不道啊!

孟知雪的母亲一边擦拭着眼角的泪水,一边说道:“父亲您别生气了,气坏了身子可如何是好啊。像咱们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家庭,还能有什么其他更好的法子吗?老爷他在朝中做官,也没个可以依靠的背景势力,自然会有他自己的苦衷和难处呀。只不过我着实没料到知雪这丫头片子的性子竟这般刚烈,竟敢忤逆她的父亲。但说句实话,我反而觉得这未必就是件坏事呢。老爷之所以这么做,说到底也是为了女儿的将来考虑嘛。父亲大人您就别再动怒啦。”

夫子孟有偿则回应道:“你们一个二个的,嘴上都说让我别再生气了,可你们何曾真正将这个女儿放在心上过啊?依我看呐,你们夫妇俩分明就是早已串通好了的。而且你自己本来就不敢有所反抗嘛。”

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就算你们不想要这个女儿,但我可舍不得我的乖孙女啊!要是你们真容不下我们祖孙俩,那我就带着她回乡下老家去,总不至于饿死吧!我那个儿子早就变了,心里只想着升官发财,从来没把我这个老父亲放在心上。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哟,老天爷要这样惩罚我,让我可怜的孙女遭受这般磨难!退一万步讲,这个家我是待不下去了,我要带知雪去李奋府上住,我想李奋应该不会亏待我们爷孙俩的。你们夫妻俩真是毫无人性啊!我也不想再碍着你们的眼了!

孟知雪的母亲赶紧说道:“父亲大人,您可千万别冤枉儿媳啊!您绝对不能回乡下老家,更不能搬到李奋家去住啊!老爷现在对那个李奋的意见可是特别大呢!要是真发生了这种事,咱们这个家可就散了呀!父亲大人,求您千万不要这样做啊!要是真出了这样的事……”

我们家老爷的颜面何存呐!这件事要是传扬出去,肯定会遭到同僚们的耻笑啊。求求父亲大人看在老爷的份上,给他留点脸面吧。

夫子孟有偿愤怒地骂道:“这个混球,他居然还知道要脸,还害怕被人嘲笑。他竟然能干出这种事情来,我都替他感到脸红。他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原本好好的一个人,当官以后怎么就变得如此不堪了?看样子我也没法再待下去了。过些日子还是回老家去吧,我这把老骨头就留在那儿好了。真是令人费解,他就跟中了邪似的。”夫子孟有偿说完,气呼呼地转身离开了。孟知雪的母亲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喃喃自语道:“女儿啊,妈妈知道你心里有多委屈。其实你爹的想法我早就心知肚明,但我却不能告诉你。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我太了解你了,如果告诉你真相,以你的性格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你的心思我岂能不知晓?然而身为女子又何来选择婚姻的权力呢?自古以来皆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罢了!除了认命还能如何?我也打听过那位金家大公子,人品端正且博学多才。更何况他与东宫有所关联,出身富贵商家。若你嫁入金家,便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数不清的绫罗绸缎。咱们女子一生便是如此,哪来那么多的情投意合?这世上之事并非事事皆能如愿以偿啊!还是罢手吧,你这般固执又有何益处?只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而已。因你之事,你父亲与祖父已争吵数次,关系愈发紧张。而我夹杂其中左右为难,苦不堪言呐!你可知我心中的苦楚?

孟知雪在床上辗转反侧,最终万般无奈地睁开了沉重的眼皮。她的眼神有些迷茫,仿佛还没有从睡梦中完全清醒过来,但口中却已轻声说道:“母亲,请您先回去歇息吧。这件事我需要时间好好思考一番。就算是为了您和祖父,我也必须慎重对待。您不必担心,我只是心有不甘罢了。可即便如此,又能怎样呢?一切依旧不会改变。这么多年来,母亲和父亲不也是这样一路走来的吗?难道到了我这里就会有所不同吗?罢了,为了避免祖父和父亲之间的争执,我又算得了什么呢?只希望父亲日后不会为今天的决定而懊悔。”

听到女儿的话,孟知雪的母亲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轻声回应道:“乖女儿,你终于想通了,母亲真是为你感到高兴啊!你祖父那里,我会再去劝劝他的。至于你的想法,我也会转达给你父亲。他毕竟是生你养你的人,心中的痛苦丝毫不比你少啊。”

康王朝的皇宫内,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御书房里,大康王朝皇帝赵振华正与东宫太子赵一天相对而坐,两人一边品茶,一边闲聊着国家大事和家务琐事。毕竟,在这个庞大的王朝里,家事国事皆由他们父子二人做主,因此也就少了许多顾忌。

赵振华微微一笑,对赵一天说道:“太子啊,这次科举考试的举子们所作的殿试文章,你可都看过了?其中是否有让你觉得特别出彩的人才?若是有合适的人选,可以安排到你的东宫中任职。此次,你有优先挑选的权利。另外,关于你未来的宰相人选,朕也会替你多加留意的。”

赵一天赶忙起身,恭敬地回答道:“父皇,儿臣并无太多想法。您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处理政务游刃有余。儿臣怎敢有非分之想呢?至于那些文章,儿臣确实看了几篇,其中有几个人写得相当不错。比如,太子妃的兄长金立义,他的文章文笔流畅,观点独到,我认为完全可以列入前三甲之列。”

赵振华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他深知自己的儿子性格谦逊,不贪图权力,但作为一国之君,他必须要为王朝的未来考虑。于是,他接着问道:“除了金立义之外,还有其他人的文章令你印象深刻吗?”

赵一天略加思索后答道:“回父皇,还有一位名叫张华的举子,他的文章虽不如金立义那样华丽,但却更显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真诚和务实。此人若加以培养,将来必成大器。”

赵振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对赵一天的眼光很是满意。接着,他又与赵一天谈论起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包括朝廷中的人事安排、边疆的军事部署等等。两人畅所欲言,气氛融洽。

在这看似平常的对话中,大康王朝的未来蓝图正在逐渐勾勒出来。而赵一天也在父亲的引导下,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准备肩负起统治这个庞大帝国的重任。

大康王朝皇帝赵振华一脸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呀,真是越来越没出息了!你就不能爱屋及乌吗?那个金立义的文章,朕也看过了,算不上最好,只能说是马马虎虎、中规中矩罢了。”

东宫太子赵一天则是满脸笑容地回应道:“父皇,您可不能这样说儿臣啊!儿臣先是您的儿子,然后才是臣子呢。对于金立义,儿臣确实有些爱屋及乌了。不过,他的文章写得还是不错的。另外,还有一件事情,父皇,这太子妃的面子,您可一定要给呀!”

大康王朝皇帝赵振华眉头微皱,疑惑地问道:“这太子妃可是你自己挑选的,朕也点头同意了。这次是怎么回事?为何还要朕给太子妃面子?你若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休怪朕动用家法处置你!朕倒是想听听到底是何事,能让你如此上心。听说你们东宫新装修了一间书房,而且还特意找专人布置了一番,是否确有此事?”

东宫太子赵一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轻声说道:“父皇,儿臣见太子妃平日里十分喜爱读书,便特意找来能工巧匠将书房重新装修了一番,并精心布置了一下。如今看来,效果相当不错,就连儿臣自己也甚是喜欢。若父皇得空,不妨前去东宫瞧瞧。您已有许久未曾到东宫用膳了,不知可否赏光?”大唐王朝皇帝赵振华闻听此言,不禁开怀大笑道:“好啊!哈哈哈……你这臭小子总算是办了件正经事。太子妃有孕乃是大喜之事,太医可曾前往诊视?此乃我大康之幸事,你为何不早些告知于朕?竟还如此藏头露尾。罢了,既然太子妃开了口,这个面子朕自然是要给的。此次琼林宴便设于你的东宫吧,也好让众爱卿一同庆贺这桩天大喜事。朕即将抱上孙儿啦!”

东宫太子赵一天神色惶恐地说道:“父皇啊!您误会了!这件事跟太子妃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啊!她根本就没提过半句啊!只是儿臣认为这件事理应如此办理而已!您想想看,琼林宴这么重要、这么盛大的活动,哪有在东宫举办的道理啊?这可是从未有过之事啊!要是真放在东宫举办,朝中那些言官御史们会怎么想?他们肯定会给父皇上折子表示不满的!儿臣觉得还是算了吧!如今这些言官实在不好招惹啊!”

大康王朝皇帝赵振华却满不在乎地大手一挥道:“怕什么!有父皇给你撑腰呢!就在东宫举办好了!这次咱们一定要办得热热闹闹的,与以往不同!对了,那个李奋该如何处置呢?此人确实颇具才华,乃是治国之良相的好苗子。不过,他现在的确有些狂妄自大。你觉得自己能否驾驭得了他呢?若是无法掌控,朕的意思是暂且搁置一下,让他去历练一番再做打算。他的某些观点倒是和朕如出一辙,只可惜太过年轻,目前尚难以委以重任。”

东宫太子赵一天微微颔首道:“自古以来,但凡大显大才之人,皆有些怪癖之个性以及傲气,此乃常态也。赐予其一个进士及第即可,至于日后之事,日后再议罢。如今,咱们无需为此操劳过度。”

勇毅侯对那李奋甚是关注,此事令赵一天心生疑虑。他认为其父皇有必要单独召见勇毅侯,询问其如此看重此人究竟所为何故。毕竟,若给予李奋过高的名次,朝中其余官员定然会有所不满。且不提他人,单是礼部尚书便断不会同意。

大康王朝皇帝赵振华闻罢,表示赞同:“如此甚好。便赐他一个进士及第吧。待改日,朕使人传召勇毅侯入宫觐见,瞧瞧他究竟意欲何为。此人缘何令他这般上心?朕亦深感好奇。”

太子啊!你所提及之事至关重大。想必其中定有其他缘由。否则,那老家伙怎会无缘无故地自寻烦恼呢?一直以来,他可啥事都不操心呐!他的几个孩子皆在外领兵征战,按理说应该无暇顾及这些琐事才对啊!为何此次却对这年轻人如此关注?再加上此前贡院门前传出的消息,更令朕感到越发好奇。看起来,此事远非表面所见那般简单啊!嗯……还是先将这李奋查个水落石出再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