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奋进 > 第125章 果然如此

奋进 第125章 果然如此

作者:铁拳羞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7 13:43:11 来源:书海阁

孔见平哈哈一笑,说道:“是啊!谁能想到当年那个毛头孩子,如今也长成大人了呢。更没有想到,如今竟有这般成就。我听说了你的文章,陛下可是很喜欢呢。将来肯定会大有前途的。”

李奋连忙谦虚地说道:“大人过奖了,说来惭愧,如果没有大人,我哪有今天?还是要感谢大人当初相助的恩情啊。多谢大人。”

孔见平笑着说:“当初我就是看你这个孩子有天赋、有灵性,所以才对你寄予厚望啊!”他脸上露出欣慰之色,显然对自己当年的眼光颇为满意。接着,他又感慨地说道:“你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啊!”语气之中带着几分自豪和欣慰。

然而,他话锋一转,感叹道:“唉……不过现在,我已不再是学政了。好在陛下开恩,将我外放,如今我已经成为一名道台官员了。”也算是主政一方,时时刻刻做好父母官。上报陛下恩情。对下也要教化黎明。不过我也是第一次外派做官。做这种地方大员。目前来说还有一些力不从心呀。不过既然陛下信任。那我肯定会全力以赴。绝不推辞。一定不能辜负陛下的这种重托。做好百姓的父母官。这也是我多年的愿望。对不对?本该如此。言语之间透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但更多的还是感激之情。

孔见平不禁感叹时光飞逝,仿佛转眼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微笑着说:“是啊,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没想到,我们日后竟然能同朝为官呢!这可真是缘分啊!”

李奋连忙行礼道谢:“谢谢孔大人!”他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孔见平当年的赏识与培养,自己恐怕很难走到今天这一步。

李奋诚恳地表示:“今后若有需要帮忙之处,还请孔大人多多关照!”他明白,这位曾经的老师将会一直支持自己。

孔见平嘴角含笑,缓声开口:“记得当年我在广应县主持乡试时,你便已展露峥嵘。那时你的文章写得着实不错,更难得的是那一手好字,令老夫惊叹不已。我还记得当时还有几个人的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不知你们之间是否有所交往?”

李奋听了这话,连忙站起身来,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孔大人,时光如梭,世事无常,许多人和事都已模糊不清。如今我仅与一人保持着联系,确切地说,是两人。其中一个便是金立义,另一个则是金立仁。他们兄弟俩对我很是照顾,所以我才与他们二人有往来。”

孔见平略一思索,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惊讶地问道:“金立义?本届榜眼,乃是陛下亲自钦点的。难不成就是他?不会吧......真没想到会是他啊!他竟然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我记得当时他的文章虽然扎实,但却显得有些中规中矩。”“这实在太让人感到惊讶了!金立义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我好像在哪里听说过呢……”

李奋说道:“孔大人,金立义今天也会去参加东宫的琼林宴。说不定待会儿您还能见到他呢!只是不知道见面后,您是否还记得他。他现在的变化确实不小啊!当然,我不知道孔大人从哪里听到他的名字,但应该不会记错吧?毕竟金家如今在京城可是声名显赫。孔大人您再仔细想想,京城还有几家姓金的?能让您听闻其名的,肯定都不是等闲之辈。”

孔见平回答道:“老夫应该没记错,肯定是听谁说过。你刚刚提到金家如日中天,我想我明白了。难道是......莫不是和东宫那位有关?不对,是和东宫那位有关。天哪,竟然真的是这样!真是太可怕了。原来如此。”

李奋一脸疑惑地看着孔见平,心中暗自揣测着这位老人究竟想起了什么事情。只见孔见平眼神中闪烁着一丝恐惧,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难以启齿。

“孔大人,您怎么了?是不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李奋小心翼翼地问道。

望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少年,孔见平满意地点了点头,嘴角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容。“前段时间我还听人说,太子妃殿下有喜了,陛下龙颜大悦,对她关爱有加。太子殿下更是派人二十四小时贴身保护,悉心照料。而且陛下还打算封赏太子妃娘娘的娘家。”看来果然是这样,李奋心中暗自思忖着,脸上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孔大人笑着回答道:“哈哈,这都是一些公开的秘密罢了。”

李奋附和着笑了起来,然后夸赞道:“孔大人果然是见多识广,聪慧异常啊!真是一点就通呢!”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虽然我与金立义关系非常密切,情同手足,但有些话确实不方便直接说出口,请大人见谅。毕竟我初入官场,战战兢兢,每时每刻都小心翼翼的,实在是情非得已啊!也不敢对大人有所隐瞒。”

孔大人微微一笑,拍了拍李奋的肩膀,表示理解和宽容。他们继续交谈着,气氛逐渐融洽起来。

李奋深知自己在官场中的地位和经验尚浅,因此在与他人交往时格外小心谨慎。而孔大人则凭借多年的官场阅历和智慧,能够洞悉其中的微妙之处。这次交流让李奋对官场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要想在这个圈子里立足,必须不断学习和成长。孔见平微微颔首,面带微笑表示自己对李奋所言毫无责怪之意,并解释道:“李奋啊,我完全理解你的所作所为和所说的话。实际上,正是因为你如此行事,我才会认为你是一个诚实可靠之人。日后如果遇到困难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可以随时向我提出要求。我们两人都远离家乡,来到京城担任官职,其中的艰辛和困苦,恐怕只有彼此才能深刻体会。非常感激你能够坦诚地告诉我这些事情。京城这个地方人多事杂,人际关系复杂多变,因此我们都必须小心翼翼,谨言慎行。对于你刚才的处理方式,我深感理解,并无半分怪罪之心。不知你现在是否已成家?是否有心仪的女子?倘若有的话,我很愿意为你从中牵线搭桥,成就一段美满的姻缘。”

听到这里,李奋连忙拱手道谢:“多谢大人关爱之情,但实不相瞒,在下已经订婚了,或许不久之后便要成婚。未婚妻乃是勇毅侯府的孙女,我们二人彼此倾心,而勇毅侯对此事也持赞同态度。在下一向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求平淡度日即可。因此,这件事情就无需劳烦孔大人费心了,请恕在下冒昧。再次感谢孔大人的关心。”

孔见平心里暗暗琢磨着:“这个李奋真是高深莫测啊!他不仅仅对诗词歌赋了如指掌,画技也堪称一绝,就连书法也是出类拔萃。在京城,想要得到他的一幅字,那可是价值千金。甚至连陛下都对他的文采称赞有加。像这样才华出众的人,将来在官场上肯定能够平步青云。可为什么他如今却如此小心翼翼呢?”

孔见平忍不住感慨万分:“年纪轻轻就具备如此深沉的心机和城府,这个人将来必然会成就一番大业。凭借这样的智谋和手段,他的仕途一定会一路顺畅,前程似锦。”

最近,关于陛下对李奋赞不绝口的传言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心知肚明,陛下以后肯定会对他委以重任。想到这一点,孔见平觉得自己应该主动去跟李奋搞好关系。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敌人少堵墙。此外,还有金立义也值得结交。如果得到他们两人的支持,那么自己在官场上的道路将会更加平坦,官职也有望更上一层楼。

孔见平心想:“太好了,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在此浪费时间了,还是赶紧去找金立义吧。凭着我们昔日的交情,或许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获得更多的机会。”于是,孔见平迫不及待地离开,寻找金立义去了。

孔见平笑盈盈地说道:“你和金立义两个都是国之栋梁啊!以后你们可要互相帮扶,我们之间更是不必如此客气。”他看了一眼窗外,接着道:“时间不早了,我还有其他同僚要见,就先不打扰你了。改天有空一定要来家里坐坐,咱们好好聊聊,可以带上金公子一起。如今他也是有功名在身,我还可以给你介绍其他朋友认识,大家都是志同道合、一心为国的忠义之士。这些事情我们日后慢慢详谈。那么就此别过了,再会。”

李奋心中暗自发笑,心想这老头还真是会装模作样,又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难道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吗?他那点小心思,自己岂能不知晓?肯定是听到金立义是太子妃的大哥,所以才着急忙慌地赶着去巴结人家。在这里摆出一副圣人君子的模样,实在是滑稽可笑。何必故作清高呢?这样真的没必要,反而让人觉得好笑。看着他那副迫不及待的样子,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李奋微笑着说道:“孔大人,请您慢走。待日后有机会,我定会亲自登门拜访大人。那么,今日便暂且道别了。”说完,他向孔大人拱手作揖,表示送别之意。

大康王朝的皇帝赵振华坐在龙椅上,目光温和地看着下方的宰相宋元任,语气诚恳地说:“宰相大人,你已经为国操劳数十年,尤其近年来,为国家大事日夜操劳,朕一直将您的辛勤付出看在眼里。然而,朕还有一事需托付于你。朕在位期间,与你齐心协力,共同治理天下。如今,太子将来继位,谁作为当朝首辅,应当慎重考虑太子的未来。希望您能在这批进士中仔细观察,用心挑选出具有宰相之才的苗子,并悉心培养。毕竟,我们不能让太子接手一个混乱不堪的朝廷。宰相一职至关重要,人选更是关键。若发现有潜力的人才,务必重点培养。不妨多选拔几位苗子,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和机会。至于他们最终能够走多远,则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努力和造化。而我们只需尽力而为,做到问心无愧即可。”

宋元任听后,恭敬地回应道:“陛下所言甚是。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重托。感谢陛下信任。”

他微微颔首,表示理解和认同。然后继续说道:“陛下的意思老臣明白。一定会细细观察用心培养的。陛下不如我把这个名字说出来吧。您觉得怎么样?”

大康王朝皇帝赵振华笑嘻嘻的说:“那你就着重培养吧。名字我就不听了。我也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再说了你我君臣之间。这点默契肯定有的。我相信你的眼光。朕也知道你选的是谁。慢慢来。我们还有时间。扶上马送一程。但是有一点。我希望咱们真诚的人培养出来的是治世能臣。而不是权臣。”

赵振华微笑着,眼中透露出对宋元任的信任。他知道自己与这位臣子之间有着深厚的默契,无需多言便能明白对方的心意。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所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成为治理国家、造福百姓的能臣,而非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权臣。

宋元任深吸一口气,感受到了皇帝的期待和嘱托。他郑重地点头,表示将竭尽全力去培养那些有潜力的人才。在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些人选,陛下不愿意听。但此我刻并不想透露给皇帝。因为他深知,在政治舞台上,有时候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更有利于事情的发展。

双方心照不宣,彼此间的信任和默契让他们在政治的道路上更加坚定。虽然前路可能充满挑战,但他们相信只要携手共进,就能创造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康王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