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奋进 > 第139章 懵逼了

奋进 第139章 懵逼了

作者:铁拳羞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7 13:43:11 来源:书海阁

翰林院当值堂官怒气冲冲地来到了六部值房,跟门口的太监说了几句话,表达了自己想要面见东宫太子的愿望。

不一会儿,太监就从里面走了出来,告诉他可以进去了,因为太子殿下这会儿刚好有时间。

翰林院当值堂官进去后,跪在地上行了一个大礼,说道:“臣瀚林院当值堂官,见过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东宫太子赵一天挥挥手,让他起来说话,并问道:“翰林院发生了何事?为何这么早就来面见本宫?本宫观你脸色不佳,似乎有些愤怒,究竟所为何事?”

翰林院当值堂官起身,低头拱手回答道:“殿下英明,果然任何事情都逃不过您的眼睛。实在是令人惭愧,此乃我翰林院之耻。翰林院新来的侍讲李奋,竟然发疯般地冒犯陛下,亵渎翰林院的规矩。他不仅与御林军士兵一同在翰林院用餐,更是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公然顶撞我。原本我只是想教训他一番……”“殿下,此事确实让臣气愤不已。那李奋不但不知悔改,还口出狂言!”翰林院当值堂官义愤填膺地说道:“我们提议扣除他一年的俸禄以作惩戒,结果他竟然说,如果我们真有本事,就直接将他革职。甚至还说,要是扣除他一年的俸禄,他就要请假。不给银子他凭什么当官?您听听,这像话吗?简直就是个疯子啊!”

另一名官员附和道:“是啊,殿下。他说的那些话,简直就是无君无父!翰林院乃是朝廷重地,怎能容他如此亵渎?这岂不是对陛下的大不敬?”

东宫太子赵一天皱起眉头,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为何要告假?真是疯了。仔细说来,大家都是朝廷官员,怎会闹到这般田地?”

那位官员继续说道:“殿下,事情是这样的。这里李奋与御林军士兵一同吃饭时,亵渎翰林院。因此发生口角。我们提出扣他一年俸禄作为惩罚,没想到他却如此嚣张跋扈!”

赵一天听后,不禁摇头叹息:“唉,不过是吃顿饭而已,何必闹得如此不可开交?如今双方都下不了台,实在是让人头疼。你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为何脾气如此暴躁?难道就不能各退一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吗?说说看,你们觉得该如何处置此事?”

翰林院当值堂官说道:“殿下胸怀宽广、仁慈宽厚,所言甚是。成某也本想退让一步,不再与他计较。然而此人实在太过张狂,如今是殿下您主理翰林院事务。既然太子殿下询问臣下意见,那臣便斗胆进言。为了杀鸡儆猴、以正视听,应直接将李奋革除职务,并交由大理寺审问,查明他为何竟敢对陛下如此无礼!”

东宫太子赵一天若有所思地回应道:“此事如此处置是否稍显过重?这些官员皆是历经十年寒窗苦读,方才一朝高中。个中艰辛,想必你也是心知肚明。怎能轻易将其革职并加以审问呢?况且方才你也提及,扣除他一年俸禄后,他便主动请辞,这足以表明他并未将翰林院的差使放在心上。但要说他对陛下大不敬,倒也未必。大家同为朝廷命官,理应相互包容才是。”

东宫太子赵一天皱着眉头说道:“不过这个李奋也确实太过于狂傲不逊了。第一天在翰林院。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简直是闻所未闻。其实你们的这个处理意见我是完全赞同的。这个人也应该适当的教训一番。让他略作收敛一下。本宫的意见是。革职拿问就算了吧。毕竟翰林院的人都是父皇精心挑选的。以后都是要独当一面成为朝廷栋梁的。如果因为这个事情。闹到父皇面前大家都不好看。好好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毕竟那个李奋。父皇是非常看好的。前不久还在本宫面前提到过。本宫也不能轻易处置。当然本宫也知道你受了委屈。”

翰林院当值堂官急忙说道:“殿下。李奋是真的疯了。不能革职那怎么办?要不就把他调离翰林院吧。派个外差。”

东宫太子赵一天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既然如此那就将他调离翰林院吧。对了。给他安排什么差事呢?”

翰林院当值堂官想了想后说道:“殿下。最近不是有很多地方官员来京述职吗?不如就让他去接待这些官员吧。正好可以磨练一下他的心性。让他学会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

东宫太子赵一天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道:“嗯。这个主意不错。就这样办吧。不过要注意不要让他太累了。毕竟他还是一个新人。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

翰林院当值堂官赶忙回答道:“多谢殿下。属下明白。”总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吧!更不能因为陛下看重就这样处理。臣觉得不公平。

东宫太子赵一天忽然变了语气,一脸威严地说道:“本宫已经同意了!”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一切都已尘埃落定。接着,他又道:“本宫已经同意将他调离翰林院,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对方,似乎想要透过眼神传达出更多的信息。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翰林院当值堂官愣住了,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他原本以为自己的请求会得到支持,但现在却被狠狠地拒绝了。

太子赵一天继续说道:“你觉得有什么不公平的?难道这件事只怪李奋一个人吗?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也是翰林院的老人了,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呢?”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责备和不满,让人不禁感到紧张。

翰林院当值堂官赶紧解释道:“殿下息怒,臣并非此意。”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试图向太子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太子根本不给机会,直接打断了他的话:“本宫不管你们之间有何恩怨,本宫刚才也说过了,知道你受委屈了,但是你现在这样咄咄逼人、追着不放,到底想干什么?身为朝廷大臣,要有容人之量,怎能如此心胸狭隘?”

太子赵一天的话语愈发严厉起来:“哪有大臣的气度?什么叫‘一颗老鼠屎害了一锅汤’?有这样说我大康王朝的官员吗?同僚一场,不能互相包容吗?动不动就要革职拿问,你们把本宫置于何地?本宫明确的告诉你。就让他在翰林院待着。哪里都不要去。是本宫的旨意。”他的语气充满了威严和霸气,令人不敢直视。

翰林院当值堂官彻底懵逼了,他完全搞不清楚状况,刚才明明还好好的呀。他结结巴巴地回答道:“臣……臣知道了,臣刚才失言了,请殿下责罚,臣不是那个意思,臣有罪啊!”他满脸懊悔,不停地向太子磕头认错,希望能够挽回局面。

东宫太子赵一天说:“好了,你起来吧。这件事本宫来处理。”说完,挥了挥手,示意那个小太监起身。然后转头对身边的太监说道:“来人传旨!”

话音刚落,只见一名太监迈着小碎步走过来,手里捧着纸笔和墨盒等物品,来到了书桌前站定。他将纸铺在桌上,又将毛笔蘸满墨汁,做好了记录旨意的准备。

东宫太子赵一天想了一会儿,开口道:“翰林院当值堂官用心当差,勤于政事,本宫决定赏银五百两,授五品衔,锦缎二十匹,珍宝二十件,文房四宝三套。李奋在翰林院闲得慌,那就给他加副担子吧。授李奋从五品衔,负责阅读翰林院的奏折。重点说明一下,把翰林院所有的奏折都要读完。告诫他以后要用心与同僚相处,尊重上官。另外,吃饭的事儿本宫同意了,他可以在翰林苑吃饭,但要注意影响。你派人去传旨,让吏部的人也去。”

太监们纷纷应诺,表示会按照东宫太子赵一天的要求去执行。他们立刻行动起来,有人去传旨给李奋,有人去通知吏部的官员。整个场面显得紧张而有序。

翰林院当值堂官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说:谢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臣一定竭尽所能报答殿下恩德。其实他内心懵逼极了。他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十多年了。没想到今天却莫名其妙的升官了。至于李奋的事情早都跑到九霄云外了。他的不仅给了他赏赐。还给他升了官。甚至他还有一些感谢李奋。如果不是因为李奋的这个事情他可能都升不了官。果然是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倚。坏事当中有好事呀。

东宫太子赵一天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眼神带着几分戏谑地看向翰林院当值堂官。他双手抱胸,似笑非笑地道:“哦?看来本宫如此处置,你并无异议,想必也认为此举合情合理吧。”他顿了顿,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继续说道:“若你心中尚有不满之处,大可直接向父皇上奏。不过嘛……本宫奉劝一句,你最好慎重考虑。毕竟你们皆是翰林出身,乃是我大康王朝未来的栋梁之才,日后更是需要独挡一面。故而,诸位应开阔胸怀,时刻谨记忠于陛下,心怀朝廷。切不可将私人恩怨无端放大至国家层面,以免影响团结,坏了大事。”

翰林院当值堂官心头一紧,赶忙拱手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下官谨遵教诲,定当痛改前非,绝不辜负太子殿下的期望。多谢太子殿下提点,您的一番苦心,下官感激不尽!”

东宫太子赵一天笑着说道:“这就对了嘛。下去好好办差吧。做好自己的事情。另外要搞好团结。你是翰林苑的当值堂官,如果翰林院的其他官员对你有意见,那你的差事怎么办?吏部考核怎么办?所以一定要注意团结,不要动不动就发火,不要那么大动干戈。不信了你看着,这件事情过不了两个小时,就会传的满京城都是。要做大事,一定要多思考。本宫的意思你肯定懂,去妥善处理吧,把影响降到最低,不要被人传的是是非非的,到时候你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了,那才叫有苦说不出呢。”

“臣明白了!”翰林苑当值堂官连连点头,心中暗自庆幸没有再坚持己见。

“不管如何,这都是翰林院的脸面。翰林苑的颜面可不是一个人的,它是你们所有人的。”赵一天语重心长地说道。翰林院当值堂官再次躬身行礼,表示一定牢记太子殿下的教诲。随后,他转身离去,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以后做事一定要沉稳,不能再如此冲动。

翰林院当值堂官说:下官明白。下官这就去处理。一定会把事情办好。绝对不让那些疯言疯语波及到这件事。说完他就转身离开了。

一边走一边想。这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呀?其实他自己都没有搞明白。李奋的事情让他非常气恼。简直是没有任何官场规则吗?这个人就根本不遵守官场规则。

但是仔细一想,如果不是李奋这样做,或许自己根本不会被升职吧。毕竟一个小小的翰林院官员想要进入朝堂,实在太难了。现在好了,终于升了。那他就有上早朝的机会了。每天早上还能看一眼皇帝。想到这里他内心就释然了。他自己也算是因祸得福了。不管怎么样别人都会把他视为太子殿下的亲信。那对他来说收获的就不是一丁半点了。这样怎么能不让他激动?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不过刚才太子殿下的指点他也得牢记在心中。虽然太子殿下没有明说,但他知道,要是这个事情有不好的传言。那他就完了。所以必须处理。而且还要快。不能让这件事发酵。传到京城里到处都是。那他就无法收场了。看来要想妥善的处理这件事情。还必须好好谋划一番。冷静思考一下。争取把事情处理到最好。不要让太子殿下生气和失望。这样他才能在官场越走越远。对就应该这么办。还算考虑的周到。看来今天这一趟没白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