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 > 第141章 刘据的悲剧原因:父不知子

长孙皇后何等聪明?

作为从小出身世家,并一路陪伴李世民走过血雨腥风的她,立即就听懂了李世民话中的意思。

“陛下的意思的是,刘彻是害怕,一旦太子刘据继位之后,就会出现外戚把持朝政的局面,所以才提前灭了公孙氏一门?”

李世民点点头,朝长孙皇后抛去一个知我者皇后的笑容,方才继续说道:“灭公孙氏一门,只是为了削减卫氏一族的势力而已。当然不乏刘彻担心太子刘据继位之后,恐怕会压制不住外戚专权的局面。”

“所以为了江山社稷考虑,才不得不提前未雨绸缪。”

“其次就是刘彻本人的经历让他对外戚势力极为忌惮,所以自然而然的,他当然不会把外戚专权的后患留给下一代的君王。”

“这一点,从武帝晚年立太子刘弗陵而杀其母勾弋夫人也能看出。不管是他的儿子哪一个继位,其儿子身后的母族势力,都是必须得削弱的。”

事实也如唐太宗所想的这样。

作为大汉有史以来权力最大的皇帝,刘彻可谓是将外戚势力从始至终玩弄于股掌之中。

从早期的刚刚亲政时不得不重用外戚田氏与窦氏,到后来田氏倒台以后,窦家一家独大 。武帝出于战争和政治的需要,又接着扶持起卫家与窦家相争,以此达到平衡朝局的目的。

到了最后的最后,眼看着卫家势力越来越大,武帝便故意冷落皇后,转而专宠李夫人,扶持李氏崛起,制衡卫氏和其下的公孙氏,这都是他的惯用手段之一。

对于刘彻来说,只要皇权牢牢在手,外戚可以有很多个。但有一点,若是太子过度偏向甚至于依赖母族的话,那么就必须得敲打敲打了。

所以,这才武帝一直以来,表现得不喜欢刘据的根本原因。因为太子的表现,明显太过偏向母族卫氏了。

然后就是,在汉武帝最初的设想中,原本是打算扶持以卫青 ,霍去病,公孙贺三方为首的外戚势力作为太子的后盾。

三方互相支持太子的同时,又互相制衡,如此一来,等到他晚年驾崩的时候,政权也能够平稳的交接给下一代。

可霍去病和卫青的先后去世,明显打破了他最初的格局设想。

支持太子的三方外戚势力中,卫霍两家在两大战神没了之后,虽然看起来依旧强盛,但实际上已暗有日薄西山的之相。

反倒是三方中最不起眼发的公孙氏一族,随着公孙贺的军功地位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了三家中的领头羊。这也就罢了,毕竟都是为了太子效力,刘彻想想也就忍了。

可偏偏就是刘彻这一忍,更加导致了公孙氏在朝中的跋扈。到了此地步,公孙氏一族不死都不行了。

同时,为了继续延续对匈奴的作战策略,以及制衡一家独大的公孙氏,刘彻又不得不扶持起另外一个外戚李氏,以此来平衡朝野的局势。

可以说,终武帝一生,可谓把制衡之道玩到了极致。

可即便如此,在面对事关身后事的安排上,他还是毫不留情的灭掉了公孙氏这个潜在的威胁,而选择放过了卫霍两家。

一是因为霍家还有一个霍光,是武帝特意留给后继之君的孤臣,作为同样是用来制衡朝局用的后手,自然不可能轻易将其灭掉。

而卫家虽然同为外戚,但在卫青死后,地位一落千丈,根本威胁不到中央,所以灭不灭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长孙皇后听完丈夫的分析,叹道:“如此说来,巫蛊之祸初期,所有的一切,竟在汉武帝的掌控之中?”

“那是当然!”李世民自信的说道,仿佛对汉武帝所做的一切他都很能了解。

少顷,他又叹道:“唯一可惜的就是,武帝晚年错估了人心的阴暗。他万万想不到佞臣江充等人,竟会想着趁这个机会扳倒太子。”

并且利用他的疑心,将整个巫蛊之祸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如此一来,卫太子和卫皇后想要不受牵连,那就是不可能的事。”

“真是好一招毒计啊!江充,此人蒙蔽圣听,胆敢诬陷太子和皇后,真是该死!”长孙皇后听着,低骂一声,心中对于江充等奸臣更是说不出的厌恶。

试想她和太子李承乾要是被人冤枉,说用巫蛊之术诅咒李世民。

那后果简直难以想象!

长孙皇后想着 ,接着道:“总而言之,臣妾不喜欢江充这样的小人,此人行径实在是太过卑鄙了,也不知汉武帝晚年是怎么想的,竟会昏庸到宠信这样一个奸佞小人!致使皇后太子双双冤死。”

李世民闻言,半天不答,只是笑笑。

心里却很能明白刘彻的想法,说道:皇后这就不懂了,江充虽然卑鄙,但奈何此人比较听话,凡事都顺着武帝的心意来,还颇有些才干,时间一长,武帝自然而然的,就对江充给予了很大的信任。”

说到这里,太宗皇帝却又叹了口气,道:“只是可惜,晚年自诩是玩鹰高手的刘彻,自以为能掌控一切,却不想被鹰第一次啄瞎了双眼。所以他才会在知道太子蒙冤之后,对身边的凡是和巫蛊之祸有所关系的人大肆株连。

说白了就是过不去心头被蒙蔽了的这个现实。

对比可以参考电视剧里朱元璋里的朱元璋,知道被杨宪欺骗后的愤怒,武帝当时的心情大概就是如此。

说完,长孙皇后也终于明了了。

为何在太子巫蛊之祸后,汉武帝会不顾一切的牵连和巫蛊之祸有关的人员,说白了就是追悔之余,同时为了泄愤而已。

同一时间的蓝星,秦明在天幕上播放完刘据起兵造反失败,被逼逃亡,最后无奈自尽的画面后。

也不禁分析起了导致刘据悲剧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从何而起?

很快,他就得到了答案。

和李承乾的悲剧类似,刘据的悲剧也是因为父不知子而造成的。

于是秦明幽幽说道:“纵观太子刘据一生,毫无疑问是悲剧的 。悲剧就在于,和始皇与扶苏是子不知父不同,他与武帝之间恰恰是父不知子的典型。”

“正因武帝从始至终都没能真正了解过太子刘据内心的想法,所以,才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