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 > 第147章 临终上疏,闻之动容的孙权

不过无语归无语。

有一说一,他也觉得这个孙登是真的优秀,能够让朝野和兄弟都倾心佩服的太子,纵观历朝历代,可并不多见。

这一点,不只是他赞同。

其他位面的皇帝们也大都认同,对孙权的这个太子孙登感到十分的满意。

秦明接着说道:“可惜的是,如此贤明的太子,却只活了三十三岁就去病逝了,令人感到惋惜。”

“而最令人动容的,还是孙登临死前,给孙权上的一道临终上疏,疏中更是表达了他对父皇的愧疚与期盼。”

此时的天幕视频中,随着秦明的讲述,画面最终来到孙登临终前的这一幕。

躺在床上的孙登,明明已经病得骨瘦如柴,气若游丝了,还不忘让人将他的临终遗言写成奏疏上呈皇帝。

“臣以无状,婴抱笃疾;自省微劣,惧卒陨毙。臣不自惜,念当委离供养,埋胔后土,长不复奉望宫省,朝觐日月。生无益于国,死贻陛下重慽,以此为哽结耳。”

“世闻死生有命,长短自天,周晋、颜回有上智之才,而尚夭折,况臣愚陋,年过其寿,生为国嗣,没享荣祚,于臣已多,亦何悲恨哉!”

“方今大事未定,逋寇未讨,万国喁喁,系命陛下,危者望安,乱者仰治。愿陛下弃忘臣身,割下流之恩,修黄老之术,笃养神光,加羞珍膳,广开神明之虑,以定无穷之业。则率土幸赖,臣死无恨也。”

“皇子孙和,仁孝聪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诸葛恪才略博达,器任佐时。张休、顾谭、谢景,皆通敏有识断,入宜委腹心,出可为爪牙……”

“……臣重惟当今方外多虞,师旅未休,当厉六军,以图进取。军以人为众,众以财为宝,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恤百姓。

“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臣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故子囊临终,遗言戒时,君子以为忠,岂况臣登,其能已乎?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许都,司空府内。

曹操看完天幕上孙登临死前,还不忘上呈给孙权的这一道上疏。

即便是敌人之子 ,这一刻他也不禁动容的感慨道:“真贤君也!以往孤觉得自己的继承人曹昂,曹冲都很优秀,如今看来,比起孙权的这个太子孙登,只怕是也要稍逊一筹。”

“孙登临终而不忘国家大事,上疏谏言孙权,更显其忠孝之心。尤其是那句:愿陛下留意听采,臣死之日,犹生之年。令人闻之,无不涕泪也!”

“也幸哉孙登最后没能活到登基,不然的话,东吴又将会出现一个贤明的君主,那对于我曹氏来说,则又将会面临一个强大的敌人。”

这或许是老曹唯一能感到庆幸的地方。

那就是孙登的命太短了没能对他曹家的江山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

…………

同一时间,吴郡,会稽太守府内。

孙权听着天幕上秦明对孙登的评价,既高兴于自己将来,能拥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

又被孙登临终前的上疏,感动得一塌糊涂。

那可是他的儿子啊,临死了,都还不忘劝他保养身体,勤政爱民,勿负天下臣民之望。

擦了擦眼角溢出的泪水,孙权转过身对母亲吴氏说道:“母亲,儿决定了,在不改变历史的前提下,等登儿出生之后,我一定要好好栽培他,必不使他英年早逝,成为遗憾!”

吴夫人闻言,说道:“权儿你的想法我明白,可如今,登儿生母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再说了,将来人家可是用命生下来的儿子,现在愿不愿意入咱家门还未可知。”

一旁的徐氏闻言,说道:“母亲说得极是,夫君现在你即便现在知道了将来会发生的一切,但目前来看,也于事无补啊!”

“妾以为,与其将希望寄托于将来,还不如珍惜眼前人为好!”

徐夫人这话说得已经很明显了。

她现在是孙权的正妻 ,自然希望孙权将一颗心都放在她身上。

孙权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自家夫人定然是有些哀怨他将来会宠妾灭妻,于是转过头来,拉起徐氏的手握在手心里说道:“夫人之言,我定会铭记于心。孙权答应你,此生定不会像天幕中的那般辜负于你!”

“妾全听夫君之意。”徐氏唇角微勾,露出一个如花般的笑容,看得孙权那是一个心动不已。

…………

而此时的另一时空,东吴嘉禾六年位面。(237年)对于孙登登上太子意难平榜单,感到最吃惊的,莫过于此时已经登基了九年之久的吴大帝孙权。

此时的孙权已经五十二岁了,人已过天命之年。太子也已经立了十几年了,可谓国本稳定。

当下,建业皇宫内,苍龙殿外。

皇帝,百官,以及太子,及诸皇子等人,纷纷齐聚于殿外,仔细观看着天幕上视频中介绍孙登事迹的一幕幕。

当看到小时候的孙登聪慧又可爱还极尽孝顺之能事时,孙权感到可欣慰了。

他这一辈子好不容易继承父兄基业,从诸侯割据的乱世中打下一方江山,传给子孙。自然希望自己的太子将来也是个能文能武的储君,如此,才不愧他的栽培与信任。

而事实上,孙登的确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孙登成年以后,百官爱戴,兄弟心服,贤明且优秀。

这一度让他看到了自家振兴的希望。

比起曹丕的儿子曹叡,以及刘备的儿子刘禅,他一直坚信,他的儿子孙登要是能够继位,定然是三家皇帝中最优秀的一个。

对此,他一直是坚信不疑的。

然而还没等他高兴多久,天幕上孙登临终前的一道上疏,直接让他这个老父亲看得破防了!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看到自己精心培养的好大儿,走在自己的前面。

尤其是孙登临终前最后说的那句:臣死之日,犹生之年,更是让他感到无比的难受。

擦了擦眼角溢出的泪水,孙权当即朝如今尚还健在的太子孙登问道:“太子,可有身怀暗疾,是朕不知道的?”

孙登有些懵,他还未从自己去世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呢,就看到自家父皇一脸紧张的盯着他。赶紧朝孙权行了一礼说道:“回禀父皇,儿臣现在身体康健,并无暗疾。”

老实说,他也很好奇,自己究竟在未来是怎么死的,竟然连自家父皇都没能熬过。

对于孙登的话,孙权显然不信,又继续说道:“太子所言,朕还是有些不信,唯有叫医官前来为你诊断一番,得出确实无碍的回答之后。朕方才能够放心。”

“是。”

孙登想想叫医官来诊断诊断也好,刚好他最近因为操劳过度,显得有些精力不济。只是在父皇孙权面前,一直没好意思说而已。

孙权行动很快,很快就派人去传唤医官去了。接着,他快步来到孙登身边,握着儿子的手说道:“太子是否觉得,朕平时给你下达的政务过于繁重?”

“若是觉得政务太多,朕可以下令,让你南宫里的那些僚属,让他们多帮你分担一些。太子还是要以身体为重,国赖长君,天下臣民,都在对你翘首以盼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