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 > 第262章 康熙给太子的磨刀石,似乎有点多了

听到这里。

清朝康熙位面。

康熙皇帝玄烨更加不解了。

他一脸茫然的望着天幕说道:“仙人此话何意?就说朕对太子监视过严,导致太子觉得压力过大这点,朕承认,朕一直以来,是对太子有些过分。”

“可为什么仙人又说,朕对于其他皇子的严格教育,是导致朕晚年与太子失和的重要原因之一呢?”

关于这一点,他真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秦明:“要说华夏古代皇帝中,对皇子培育成才的重视,康熙帝就算不是第一,那也可以称得上是第二。”

“之前我们就说过,有清一朝,是华夏历史上对皇子教育最为严苛的时代。而到了康熙帝玄烨这里,这种严苛的教育得到了具象化。”

“康熙帝不仅对太子的教育极为上心,同时他还对他庶出的儿子们——老大胤禔,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老五胤祺,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等好位皇子,都进行了系统性的严格培训。”

“诚然,康熙帝的初衷是好的,他只是单纯的希望,尽量将自己的每一个儿子都能培养成才。”

“然后由众多的儿子们一起辅佐二皇子胤礽一起将来共同处理国家政事,那么他作为在位多年的皇帝,也就可以安心的退休养老了。”

“这有什么不好吗?朕这么做,哪里不对了?”康熙越听秦明的话,就越觉得糊涂。

没错啊!

在他的悉心培养下,无论是大阿哥胤禔,三阿哥胤祉,还是四阿哥胤禛,亦或者是八阿哥胤禩。

每一个都很好的继承了他优良的传统,都成了文武双全的皇子。

他觉得自己很自豪,毕竟能教出这么优秀的皇子,不说是古今第一人,那也是很了不起了。

然而秦明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他的心情瞬间低到谷底。

秦明:“只能说康熙皇帝想法很好,可实际上,他的其他儿子们却并非这样认为的。”

“在以大皇子胤禔等一众庶出的皇子们眼里,老爹之所以这么重视对他们的教育,又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以便将来好辅佐父皇处理朝政。”

“那是不是说明,将来他们这些儿子们,都有机会继承父皇的大统呢?”

“尤其是当他们都各自成年开府以后,他们当中的诸如大皇子胤禔,三皇子胤祉,四皇子胤禛,八皇子胤禩等,更是都展现出了不俗的政治才能。”

“而与之相比,此时的太子胤礽,却因为康熙打杀毓庆宫御膳房下人一事之后,自觉手中无权,做不了任何事的他,从此就开启了摆烂的生涯。”

天幕上,画面再次变换。

可以看到,自从康熙三十六年,胤礽因为亲近御膳房下人,被老爹责罚以后。

他就从此一蹶不振了。

而与他开始摆烂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康熙第一次册封成年的诸皇子为郡王贝勒。

其中皇长子胤禔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多罗诚郡王,其余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佑、皇八子胤禩等俱册封为多罗贝勒。

不仅如此,受封的诸皇子还被康熙特许,拥有各自开府建衙,并招募属下,参与国家政务的权力。

一方面是康熙给予庶出的诸皇子更多的权力。

一面则是身为太子的胤礽,虽然看似有监国之权,实则却是处处受到限制。

如此一来,胤礽的心态变得更崩,那也就是能理解的事了。

大秦。

始皇帝与群臣看着天幕上康熙的一番册封诸皇子的操作。

他虽然不知道什么是郡王贝勒,但是有一点他注意到了。

那就是康熙给了每个成年的儿子,都拥有开府建衙,自行招募属下,和参与朝政的权力。

对此,始皇嬴政叹道:“这个康熙,真是一点也不吸收前朝的教训。”

“君不见那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因为给了魏王李泰可以自行开府建衙的权力,才会导致在李世民晚年,爆发了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的两宫之争。”

“结果是什么?太子刺杀魏王李泰未遂,谋反事泄,被李世民贬为庶人。而李泰则被李世民下令,凡是亲王阴谋夺位者,均不能继承皇位。”

“有如此例子在前,康熙居然还犯和李世民晚年一样的错误,如此看来,这康熙皇帝的晚年,只怕也会少不了一场诸子夺嫡的风波。”

对此,太子扶苏则摇摇头叹道:“就说那唐朝李世民与李建成,还有李承乾与李泰兄弟间为了皇位的争斗,已经足够激烈了。”

“不敢想象,这天幕中的康熙皇帝,他的儿子数量之多,且儿子们的才能之优秀,比之前朝皇子,亦是不遑多让。”

“这要是都争起皇位来,那诸子之间还不得争个头破血流啊。”

扶苏一想起那场面,就觉得又是血腥又是期待。

反正吃瓜看戏嘛。

华夏人在这方面无疑最擅长了。

汉朝。

高帝十年。

汉高祖刘邦也注意到了康熙帝的谜之操作。对此,他也跟着发表了和始皇差不多一样的评价。

“可以预见的是,天幕中的康熙皇帝,他下诏让诸皇子都拥有参与朝政的权力之后,不管太子胤礽有没有摆烂,一场夺嫡的风波,毫无疑问是避免不了了。”

“有一说一,真要是康熙的这些儿子为了皇位争起来,朕还蛮期待,究竟会是哪个儿子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大隋。

仁寿元年。

吃瓜看戏的还有杨坚和他手底下一帮大臣。

作为经历过儿子夺嫡事件的过来人。

杨坚最清楚不过康熙帝的想法了。

册封诸皇子为郡王贝勒,看似是给了诸皇子参与国政的权力,实际上却是想利用他们,激起太子胤礽的危机感。

目的还是为了让太子胤礽重新振作。

当然诸皇子也等于是太子胤礽的磨刀石。

只不过让杨坚感到佩服的是,天幕中的康熙给太子胤礽的磨刀石,似乎有些多了。

别人家的太子都是一两块磨刀石就够了。

而胤礽是五六块,甚至于是七八块。

这样一来,他太子之位有多难当。

那就是可以预见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