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 > 第55章 李隆基西逃,二凤气炸了

蓝星,系统直播间内。

秦明继续说道:“不料高仙芝率领大军才行至半路时 ,便传来了前线洛阳防守封常清于汜水关战败的消息。”

“而仅仅过了两日,便又传来了安史叛军已经攻破东都洛阳的噩耗。这下,不等高仙芝大军前去救援洛阳,洛阳便已经陷入敌手。”

“无奈之下,高仙芝只得率领大军前往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潼关驻守。”

秦明说话间,天幕上,画面已经转换为安史叛军一路南下,率军猛攻洛阳的场景。

那场面,怎一个惨字了得。

驻守洛阳的大唐守军,在安史叛军精锐之师的面前,就好似一头弱小的绵羊,只能够被如狼似虎的叛军无情的碾压。

洛阳城破后,安禄山紧接着继续派兵继续追击撤退的唐军。

一路上,叛军所到之处,从陕郡到潼关绵延数百里的路上,随处可见逃散的唐军与丢弃的粮草辎重。

秦明:“好在高仙芝率军退到潼关后,一直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唐军凭借着潼关天险的优势,一连坚持数月,这才勉强挡住了叛军进攻的攻势。”

…………

“呼!”

看到这里,大唐,李世民提着的一颗心终于可以放下。

他拍拍胸脯,长出一口气道:“还好还好,虽然撤军损失有点大,但至少大军退到了以天险闻名的潼关以内。凭借着潼关天险的优势,我大唐终于是抵挡住了叛军进攻的步伐。”

“如此一来,只要当时的皇帝不是太过昏庸,召令天下兵马勤王。只等各地勤王兵马赶到,我大唐便能一鼓作气,出关剿灭叛军,收复东都洛阳。”

李世民的想法很不错,事实也证明,只要唐军一直坚守,便有击败叛军,反败为胜的可能。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差点把他这位太宗皇帝气得眼珠子都掉出来。

秦明道:“本来高仙芝率军驻守潼关,凭借地利,便可令叛军前进不得。如此,唐军只需坚守待援,便是最稳妥的办法。”

“但是,就在此时,玄宗派来的监军太监边令诚的一番骚操作,却害了高仙芝的同时,也间接的害了整个大唐。”

“边令诚者,唐天宝年间宦官也。曾与高仙芝一起,在安西参与过唐击小勃律之战,是与高仙芝并肩作战过一时的亲密战友。”

“本来按常理来说,身为同袍的边令诚没理由要害高仙芝。可就在潼关军中,边令诚却突然一改往常,一再向高仙芝索求贿赂。”

“高仙芝因为为人正直,没钱给他受贿。于是就遭到了边令诚向唐玄宗进献的谗言。”

“边令诚以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为名,先后赐死封常清、高仙芝二将。”

“二将既死,玄宗又以哥舒翰代替高仙芝守潼关。此时,因为国舅杨国忠与哥舒翰有隙,于是其便向玄宗进言,要求玄宗命令哥舒翰率军出关,收复陕州洛阳等地。”

“玄宗最终听从了杨国忠的意见,命令哥舒翰出关与叛军交战。最终,哥舒翰中叛军计谋被俘,二十万唐军全军溃败。玄宗也因此闻寻大惊,仓皇间率领宗室百官,一路逃出长安,向西逃窜。”

…………

大唐,贞观三年。

李世民再也忍不了了。

看着李隆基听信谗言,一顿瞎几把指挥的操作后。终于,他这个一向以好脾气着称的皇帝再也忍不住爆出一句脏话。

“艹!”

“这个唐玄宗,究竟是谁的后代,朕的大唐,何时竟会有如此昏聩无能的皇帝!!!”

“还有这杨国忠,此人贼眉鼠眼,一看就不是好人,懂个屁就敢向天子谏言出兵,此贼该死!”

李世民怒不可遏,环顾四周,满腔的怒火竟找不到一处地方发泄。

在他的下方,群臣见状,一个个的更是被吓得颤抖不止。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李世民如此暴怒的模样。

长孙无忌赶紧道:“陛下息怒,息怒啊,切不可因为后世之事,而气坏了龙体。那就得不偿失了呀。”

“是啊!陛下你可要息怒啊。”

“息怒……”群臣跟着纷纷劝谏。

半晌,李世民才缓过劲来,深吸一口气。

尽量平复好自己的心情后,他抬头再次看向天幕。只见此时的天幕中,正在播放着潼关战败后,玄宗一行人西逃蜀地的画面。

看着仓皇出逃的皇室众人,李世民再次忍不住痛心道:“耻辱啊,这简直就是耻辱。想朕一世英明,何曾想,我大唐日后,竟然会出现弃国而逃的天子,这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我李唐皇室吗?”

李世民捶胸顿足,那叫一个气愤。

若是可以穿越时空,他恨不得现在就跑到李隆基位面,狠狠的抽死这个不孝子孙。

丢人,简直太丢他大唐皇帝的脸了。

…………

而与此同时的明朝这边。

朱元璋看到安史之乱爆发后,则不由叹息道:“安史之乱,是大唐乃至整个汉人王朝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叛乱。”“从此后,大唐王朝国力自此由盛转衰,一直到一百多年后的唐末五代十国,也终不复盛唐模样。惜哉!”

朱元璋身边李善长接过话茬道:“上位说得没错。安史之乱固然事大唐由盛转衰,然而它所带来的影响,还不远只如此。”

“譬如那赵宋一朝。只因有鉴于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诸侯将领时常篡位的教训,便一味的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这样做的后果固然使宋朝避免了将领发生叛乱的危险。但是同样的,也造成了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朝廷无将可用,靖康之耻的惨烈教训。”

“是啊。”朱元璋叹道:“靖康之耻后,便是宋高宗赵构建炎南渡,冤杀一代抗金名将岳飞,向异族金人称臣纳贡。最终南宋沦陷,致使我华夏三百年来,一直饱受着来自异族的屈辱。”

“一直到朕建立大明之后,我华夏子孙,才终于在朕的带领下,又一次的站了起来。”

说到这些过往种种,朱元璋也是感慨不已。而越是感慨,他就越发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究竟有多重。

整个大明的国运在他手上。整个汉人的命运,同样也在他朱元璋的手上。

“我朱元璋向天立誓,终我大明一朝,绝不会再让我汉家子孙,沦落到被异族欺负的地步。”朱元璋暗暗在心中发誓。

这是他向自己许下的一个承诺 ,不仅他要遵守,后世大明世世代代的皇帝,都要遵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