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谁让你骗他来缅北?他是兵王啊! > 第135章 陨石

谁让你骗他来缅北?他是兵王啊! 第135章 陨石

作者:李老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2:47:05 来源:书海阁

雨,倾盆而下。

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30毫米的降雨量从天而下,倒在内比都的头上。

幸好内比都是一个新生的城市,城市设计师吸收前人无数失败和成功的经验,给它设计了一个优秀的排水系统,让这场暴雨只是暴雨,不是灾难。

北方大国大使馆内。

杨铭看到雨渐渐变小,他脑子里闪过一个荒唐的念头,不由抬头看向沉昏昏的天空。

老天爷该不会也有自己的意识,特意用这场大暴雨,将内比都街头的行人赶回到家里,给那个神秘的家伙和军情六处、CIA准备战场,好高高在上的看戏。

应该是这样的。

“今天脑洞开的有点大。”

杨铭摇晃一下脑袋,强迫自己停止世界观玄幻化。

随后走进武官办公室。

驻缅大使馆武官是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一张国字脸,肩上挂着中校军衔。

他已经接到国内的指示,见杨铭进来,便示意他坐在自己对面,真诚地说:“杨铭,具体情况你也已经了解,有哪里需要我帮忙的你尽管说。”

听到这话,杨铭的心跳都加快了几分,差点就要说:“要不给我一张中国绿卡。”

杨铭考虑再三,还是忍住摇头说,“交接地点就在大使馆附近,交易的安全屋也已经准备好了,我暂时不需要什么帮忙,只是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我去交接。”

他已经被人盯上了,一旦出现肯定会引起注意。

这时候应该是选一个没存在感的人,代替他去交接才是最好的安排。

武官笑着说,“只有你去,才会被人注意到。”

杨铭反应过来,惊讶说,“您是说国内就是为了让对方发现,然后引诱他们过来抢夺好消灭......”

“我可没这么说。”武官笑着摇头。

他接到的任务是让他安排杨铭带上陨石成分报告和陨石样品,找一个叫李耀军的人交接,其他的一概不知。

只是他毕竟是军人出身,对自己家部队的风格还是很了解。

也就能猜出意图。

倒是杨铭没在国内军队待过,对军队的行动风格很是陌生,这里还是在缅甸,就没有那么多了。

见杨铭还要说,武官抢先说,“你不要想那么多,不管上面的目的是什么,你的任务是将陨石报告和陨石样品交给李耀军,剩下的事情就与你无关了。”

杨铭点头说,“保证完成任务。”

武官这才说出另一件事,“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鉴于你这次的表现,上级决定等你回国后,将接受你的入籍申请,并给你安排一个不错的工作。”

“啊....”

杨铭不受控制的惊呼出声。

他念念不忘的事,竟然就这样给解决了,还送一个不错的工作。

反应过来的杨铭连连说,“谢谢领导,我一定好好干。”

这一刻,杨铭已经忘记思考上面为什么一定要让他去和李耀军交接了,上级对自己这么好,还考虑啥,干就完了。

反正大使馆就在旁边,总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挂掉。

武官看了一眼时间,笑着说,“约定的时间差不多了,你抓紧定,先到安全屋等到李耀军。”

“好的。”

杨铭连忙点头,转身离开武官的办公室。

走在大使馆的小道上,杨铭觉得全身都轻飘飘,脑海里不自觉的浮现这些年的记忆。

他是祖籍广东的东南亚华人,七年前被同是东南亚华人的朋友骗到巴约边境,他在巴约边境历尽苦难,干过最脏最累的活,只为了活命。

直到两年前,他遇到一个叫张凌男人。

后来他才知道,张凌是国安安排在巴约边境活动的特工,经过对他长达半年的考察后,张凌决定将他发展成下线,并向上级备案。

对此,他也乐在其中。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努力配合张凌的工作,帮助张凌拿到不少有价值的情报。

为了回馈他,张凌答应为他争取一个入籍的机会。

这事可把他高兴坏了。

这种情绪一直维系到一个月前,张凌用表面身份接了一单生意,在生意的进行中无意发现一块巨大的陨石,并且拿到了陨石成分报告,当他准备表明身份和陨石主人谈判的时候,陨石主人从背后偷袭他。

好在张凌发现的快,帮他挡下这一枪,同时反击带走陨石主人。

同归于尽。

为了报答张凌的救命之恩,也为了自己能有一个好去处,他埋藏好巨陨石,处理好张凌后事,带着一小块陨石和巨陨石成分报告,踏上了前往中国的路。

途中他一直都是小心翼翼,辗转多国,最后还是暴露了。

抵达缅甸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被人盯上了,便选择自爆身份躲进中国驻缅甸军政府的大使馆。

然后就有了今天和武官的这一段对话。

看到这些,杨铭就有点想张凌,喃喃的说,“凌哥,你交代的事情我马上就要完成了,希望这块陨石,能给我们国家带来足够多的好处,让你的牺牲有价值。”很快,杨铭在两个安保人员的保护下,离开了大使馆。

与此同时。

内比都一处三层高的民房内,李耀军的那个老熟人乔治邦德正握着卫星电话,电话已经被另一边给挂掉了,但他还愣愣的站在那里,没回过神。

手下人看到这一幕,不由惊讶说,“长官,是总部传来不利的消息?”

“没有。”

乔治邦德摇了摇头说,“总部要求我们放弃刺杀任务,全力完成另一个任务,配合CIA抢夺一块陨石样本和一份陨石成分报告。”

放弃刺杀任务?

乔治邦德的手下都皱起眉头,都觉得总部是在用屁股决定脑袋。

他们为了这次的刺杀任务做了不少准备,光是贿赂缅军政府的官员就花了上百万的美元,这还不算为他们收集情报的那些花费。

现在放弃刺杀,这些开支都直接打水漂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继续刺杀任务,他们有很大的把握保证行动成功,然后他们就可以获得功勋和金钱奖励。

好在窗外吹来的冷风让这些人冷静了些,眉头展开一点,忍着没有开口大骂,但还是语气不善的说,“那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什么,竟然让总部选择放弃刺杀任务来配合CIA的人?”

乔治邦德知道对方这个语气不是在针对自己,并没有生气,并尽量缓和自己语气说,“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从缅军政府北方大国的手上抢走一块陨石样品和一份陨石成分报告,并请他们的情报员的口中得到其他陨石的具体地点。”

“一块陨石竟然让总部放弃刺杀任务?”其他人有些不可思议。

乔治邦德解释说,“听说这块陨石中含有大量的稀缺物质,得到这块陨石,能够让我们国家的科技在某个领域突破现有瓶颈,领先世界几十年。”

听到这话,乔治邦德的手下都不说话了。

如果他们长官说的是真的,那确实值得放弃刺杀任务,转而执行这个任务。

领先世界几十年的科技,代表着他们可以用这个科技在全世界范围内搜刮钱财,这是他们前几十年里总结出来的经验,而且,他们军情六处最缺的就是钱,能抢到这块陨石,以后他们的经费也许能多一些。

他们这些人也不用为了一点经费,去干一些自己都嫌弃的事。

想到这,乔治邦德的那些手下又多出了一个想法,有人说,“长官,情报准确吗?”

这些人都是乔治邦德的心腹,乔治邦德也不打算隐瞒他们,点头说,“情报是从缅军政府北方大国,驻缅大使馆里面传来的,情报中说明日本以前先一步得知这个情报,总部已经找日本验证过,情报是真的。”

“那我们什么时候行动?”又有人问。

“可能.....我们马上就要行动了。”乔治邦德说。

众人都愣住了。

心里又没得住开始狂骂总部傻逼。

刚得到情报就要行动,他们还一点准备都没有,这样行动失败的就会大大增加,他们这些人挂掉几个都有可能。

乔治邦德也明白其中的缘由,指着北方解释说,“他们的特使暗访缅军政府,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将陨石的样品和陨石成分报告带回去,现在他们大使馆的人已经和特使的安保接触,准备交接陨石样品,我们太多时间准备了。”

“那我们也可以明天在行动,顺便完成刺杀......”

那人说到一半也意识到了问题。

刺杀特使,和全歼特使的安保团队不是一个概念,更何况缅军政府还安排一个连在明处保护。

哪怕敏来再怎么想他们刺杀北方大国的特使,也不敢让他们在内比都全歼了特使的安保团队,敏来丢不起这个人,也承受不止来自北方大国的怒火。

所以,这一次他们必须在缅军政府北方大国的特使抵达之前行动。

乔治邦德听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也下意识这样想,现在听到这个的说法,倒也没有去责备手下说话的人,而是转移话题说,“先用最快的时间敲定行动方案,然后开始行动。”

军情六处的众人开始推敲新的行动方案。

新方案也没有出来,乔治邦德的卫星电话再次响了起来,很快他并明白对方的来电的原因,糊弄了一下,便放下卫星电话对几个手下说,“是日本人的电话。”

几个手下并没有意外。

这次为了刺杀缅军政府北方大国的特使,他们军情六处和CIA,还有日本的梅川库智株式会所来一次大联合,各家情报互通有无,还相约好相互支援。

乔治邦德继续说,“缅军政府北方大国的人发现日本的梅川库智株式会所在内比都的人了,并且正在攻击他们。日本人也是没用,对方才刚开始攻击不到五分钟,他们就已经顶不住了,向我们求援。”

“我们不能去支援。”有人说。

其他几人也是猛的点头,表示不愿意去支援日本人。

乔治邦德点头说,“我也是这样想,我们已经放弃刺杀特使的任务,现在日本人已经不是我们的盟友,而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现在去救援他们,在争夺陨石样品的时候,他们肯定会躲在暗中算计我们,日本人就是这么肮赃。”

这话一出,马上就有人附和说,“日本人是真的卑鄙,他们很早就已经发现陨石的存在,一直都捂着没和我们通报,现在他们收到攻击,我们一定不能去救援。”

“好,不用理会日本人的救援,他们现在被消灭了,我们还能少一个竞争对手。”

乔治邦德说着,又和手下接着研究新的行动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