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局茅草屋,农家走上致富科举路 > 第232章 临别

开局茅草屋,农家走上致富科举路 第232章 临别

作者:花样划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7 22:48:46 来源:书海阁

中秋过后,叶长砚师徒都开始在为出行做着准备。

叶孝正和连氏想让方小童跟着叶长砚一道去盛京,方小童跟着鲁廷风习武,如今的身手已经是相当了得了,毕竟叶长砚出门在外,有个身手高强的人跟着,叶孝正和连氏才更放心。

叶长砚却想把方小童留在家里,自己出远门了,家里的产业又越做越大,留下身手高强的方小童在家,叶长砚也更放心些。

叶孝正夫妻和叶长砚都为对方考虑,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蔡老建议,还是让方小童留在家里,自己一行有鲁廷风,鲁廷风可是方小童的师父。

叶长砚又跟钟云峰商量,如今加工坊的规模越来越大了,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觊觎,叶长砚建议,是时候给加工坊配备安保部门了。

钟云峰也赞同叶长砚的意见,并计划把叶家一并纳入安保的范围。

对于养牛场、加工坊和云峰楼未来的规划,叶长砚也把自己的打算跟钟云峰好好交待了一番。

待到牛贩子把第三批牛赶回来后,加工坊的原料供给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而随着味好佳的糖果糕点在周边州府和杨州、盛京等大城池的铺开,将会吸引更多更远地方的客商。

因此人员的培养,将会是钟云峰接下来重点工作,像是大郎四郎可以试着,给予他们更多的权限,让他们成为加工坊内部的主要骨干。

像是李荣旭这种脑子灵活,做事思路清晰,能力出挑的人,可以让他逐渐肩负起更重的担子。

像是二郎这种在外面跑的人,锻炼他一段时间,后续可以考虑带着他,让他跟着一道去开拓客商。

云峰楼目前在愉州府和逸州府的分号,生意都是持续火爆,叶长砚这一路去了盛京,也会留意盛京的情况,合适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在盛京开分号。

接下来就是要着重培养或者物色,像全有方这样能独当一面的掌柜,为将来在更多州府开分号做好准备。

钟云峰不是没有想过在盛京开设分号,可是从叶长砚的嘴里说出来,让钟云峰就觉得,这似乎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现实。

钟云峰马上就要及冠了,及冠之后,便可以去申请重新定籍了,重新定籍之后,这云峰楼、加工坊和养牛场的事情就要逐渐退居幕后了。

同时叶长砚还建议钟云峰看到合适的田地,可以尽可能的买入,毕竟重新定为农籍,这土地自然是多多益善的。

转眼时间就来到了八月二十八,李宝林带着李荣旭,正式到叶家老宅提亲,蔡老作为保媒人,也一道去了叶家老宅。

由于叶孝文和徐氏夫妻还在守孝,这提亲的安排上也就一切从简了,蔡老客套性夸赞了男女双方,叶孝文便收下了李宝林父子带来的礼物,老宅早就置备了两桌酒席,就留李家父子,又喊上了三房一家子,大家一起吃了顿饭,李荣旭和大妞的亲事,就算是正式定下来了。

九月初一这天,万寿县云峰楼人山人海。

云峰楼之前几天,就已经对外传出了消息,叶长砚会在九月初一这天,把《白娘子》剩下的内容全部讲完。

不单是万寿县的文人学子,愉州府城也有许多人得到了消息,头一天就赶了过来。

这其中就有当初因为说书,而结识的郝先生。

众人听到,许仕林高中状元,身着状元袍,奉旨来到金山寺救母,许仕林三跪九叩,一路跪拜来到雷锋塔前,孝感动天,天降法旨,白素贞终于被放出了雷峰塔。

云峰楼内一时间掌声如雷,久久不停息。

“白娘子的故事到此就正式结束了,为了感谢大家这一年时间以来的捧场,今日为大家献上一曲以《白娘子》为主题的曲子,希望大家喜欢。”

现场顿时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叶长砚依旧以筝为伴奏,随即就唱了起来。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

悠扬的歌声伴随着清脆的琴声,传遍了云峰楼的每一个角落,现场的观众,听得如醉如痴。

“一曲《渡情》,感谢诸位的捧场,我们有缘再会!”

现场观众都还陶醉在《渡情》的曲调中,久久不能平复,听到叶长砚的道别,云峰楼内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转眼,就到了九月初六这天,钟家父子带着丰厚的礼物,正式到叶家来提亲了,同样由于叶孝正和连氏夫妻还在守孝,这提亲的安排也是一切从简。

连氏一早就安排方小玫带着素芹、朵儿和雪梨几个丫鬟,准备了还算丰盛的席面,叫上老宅众人,又请来了连氏的娘家人,蔡老对钟云峰和二妞都发表了赞美的言辞,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钟云峰和二妞的亲事,这才算正式定下来了。

叶孝正夫妻和钟鼎义夫妻早就商量好了,待到叶孝正夫妻都脱了孝,再正式给钟云峰和二妞操办婚礼。

其实先前桃花会的时候,钟鼎义夫妻提起二妞的亲事之后,连氏就已经开始在给二妞攒嫁妆了,她认为钟家门第高,想要给二妞准备丰厚些的嫁妆,让二妞嫁过去之后也更有底气。

叶长砚则笑呵呵的跟连氏打包票,钟云峰肯定会对二妞好的,自己也会好好读书,将来自己高中,便是二妞最大的底气。

连氏听到叶长砚的话,心里自然是暖暖的,但是给二妞攒嫁妆的事情,却是一刻也没有停歇。

叶长砚师徒临行前的这天晚上,连氏把自己给儿子准备的行李拿了出来,整整三个大包袱。

其中一个包袱主要是些常用的物品,另外两个包袱则全是衣服鞋袜。

“娘,您这准备的也太多了。”

“我听说盛京可比咱愉州府冷多了,眼看着就进入深秋了,待你到盛京怕是都入冬了,娘给你准备的这些袄子,正好用得上,我听说盛京好多人冬天都穿裘皮,可我跟二妞逛遍了县城也没看到哪家有卖,也就只能多准备两件袄子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连氏的心情叶长砚非常能理解,便也没再推辞,收下了连氏准备的几个包袱。

当晚叶孝正夫妻跟叶长砚反复叮嘱,叶长砚也把家里需要注意的事情,仔细的跟家人交待了一番。

“爹、娘,你们放心,我每个月都会给家里捎信的,你们有什么事情,就让五郎给我写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