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局茅草屋,农家走上致富科举路 > 第249章 书局

开局茅草屋,农家走上致富科举路 第249章 书局

作者:花样划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7 22:48:46 来源:书海阁

桑狸第一次进入如此大的书铺,发现好多书都是自己之前一直在找的,一圈逛下来,就挑选了一大摞。

转身却没有发现梁靖程和叶长砚的身影了,桑狸将书抱到柜台,朝掌柜询问,掌柜脸上露出一丝丝坏笑。

“他们在外面等你。”

掌柜说着,就利索的拨弄着柜台上的算盘,帮桑狸算账。

“这位公子,总共是一两三钱银子,再给您打八折,就是一两四分银子,看公子一次买这么多,就收您整一两银吧。”

桑狸一脸惊喜,这么大一摞书,才一两银子,于是掏出钱,递给笑靥如花的掌柜,掌柜接过钱,熟练的就帮桑狸把书给包好了。

“公子下次再来啊!”

掌柜见桑狸满意的提着包好的书出了门,还不忘朝外面大喊一句。

叶长砚把梁靖程从书铺里面拉出来,好一番解释,才把事情给解释清楚了。

得知原因的梁靖程,有些哭笑不得,但两人也不愿再进入书铺,便在一旁的街道上等待桑狸。

见桑狸提着一大摞的书出来了,叶长砚和梁靖程都有些惊讶。

“阿狸,你怎么买这么多书?”

“这盛京城果然不一样,不但书籍齐全,而且价格实惠,这些都是我以前买不到的书,这次碰到了,就一并买了。”

叶长砚和梁靖程听桑狸这般说,也只好笑着摇摇头。

随后几人又进入了几家店铺逛了一圈,桑狸又零星买了几本。

不过叶长砚仔细查看了其他的书铺,果然是刚才那间书铺的传奇话本最为齐全。

叶长砚还发现,这一条街上的书铺,都在醒目的位置张贴了《白娘子》相关的海报,而所有书铺里的《白娘子》无一例外都是销售一空的状态。

看来《白娘子》在这盛京学子圈里面,是相当的受追捧啊。

叶长砚还从一家书铺的掌柜那里打探到,《白娘子》最新的章节讲到,许仕林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前往雷峰塔欲救白素贞,却是无功而返,后得知,法海将白素贞压在雷峰塔下时说的偈语“西湖水干,雷峰塔倒,白蛇出世,断桥相会”。

自己在云峰楼说到这一段的时候,已经是暑热难耐的时候的事了,看来有心人听了书,要把这些脚本转化成文字,然后传递到盛京,再印刷成册,这中间的所耗费的时间着实有些长了。

回到石鼓巷,叶长砚把这事跟蔡老提了提,蔡老也有些震惊。

“老师,这盛京大小的书局大概有多少?”

蔡老轻轻捻了捻胡须,思索片刻才答道。

“这盛京城官办的刻书处主要掌控在工部、礼部和秘书监手中,他们所刻之书,多是经史子集这些经典书目。”

“然后少府监也有掌控着一定规模的刻印处,不过少府监所掌控的刻印处,多是为皇家服务。”

叶长砚和梁靖程都点点头,耐心等待蔡老继续往下说。

“这民间掌握刻印的书局就比较多了,最大的几家包括,集贤书局、中正书局、鸿扬书局和博文书局,这几大书局背后都有着相当的背景。”

“集贤书局的背后是传承千年的望族丰邑刘氏,也就是太后的娘家。中正书局的背后应当是宗室子弟的产业,我曾听说河东郡王有孙子参与其中。”

“鸿扬书局的背后应当是盛京大族吴家的产业,也就是前任万寿县县令吴鸿昌的本家。剩下这一家博文书局,应该是江右大儒商范北山后世子弟的产业。”

“那听老师这么说来,这《白娘子》被刊印成册的事情,有可能是鸿扬书局在参与。”

听蔡老介绍了盛京的四大书局,梁靖程便猜测这是鸿扬书局参与了其中,毕竟吴鸿昌在万寿县任县令,对当地的情况尤为清楚。

但叶长砚心头却涌起一股直觉,这事的背后不一定和鸿扬书局有关,但却极有可能和吴家有关,叶长砚的脑海中,隐隐约约浮现出一张模糊却熟悉的脸庞,叶长砚仔细琢磨一番,这张脸庞似乎和吴家兴很是相似。

“我倒是不这般认为,若真是鸿扬书局参与其中,这样大的一家书局,其刊印能力,自然是非常强悍的,不太可能一整条街的书铺都长期处于缺货状态。”

叶长砚道出了自己的看法,蔡老和梁靖程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不过我大胆猜测,这件事的背后,应当是一些小型的刻印作坊所为,不过这些小作坊如何能拿到《白娘子》的脚本,这或许还真的跟吴家有关也是不去可能的。”

叶长砚也只能说是自己的猜测了,尽管自己的直觉就是吴家兴所为,但如果真的说出来,若日后证实真的是吴家兴的话,那自己的预言似乎就有些太过于骇人听闻了,有着近乎于妖的效果了。

随后,蔡老把近期的学习安排,跟叶长砚和梁靖程交待了一番,基本上每天都保证有四个时辰的学习时间,主要的讲学时间都安排在了晚上。

毕竟叶长砚和桑狸才第一次到盛京城,得给叶长砚和桑狸预留一些外出熟悉的时间。

桑狸的管事尤信,在蔡府管事的带领下,在石鼓巷旁边的古井巷里找到一个小院子,打算先短租几个月,不过租金就稍微高了些,若到时候桑狸考上了内班,再续租便是,若没考上内班,只能读外班的话,就得重新在国子监附近去找房子了。

翌日,桑狸主仆一行便搬到了古井巷的小院子,叶长砚和梁靖程跟着一道过去看了看,是一处僻静的小院子,统共六间屋子,不过对于桑狸主仆一行来说,倒是凑合够用。

随后几天,梁靖程就每天上午带着叶长砚和桑狸到不同的街区逛逛,下午便早早回到石鼓巷,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大盛朝实行的是旬休制度,每月的初一、十一和二十一这三天固定休沐,其他年节或特殊日子,朝廷会另行安排休沐。

蔡老的一众弟子,十月十一休沐这天,早早都携妻带子来到了石鼓巷。

今天由蔡老的四弟子王心宽做东,请师门众人去繁楼饮宴,当然蔡老是早早就跟桑狸说了,让他一道去尝尝繁楼的菜式究竟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