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局茅草屋,农家走上致富科举路 > 第391章 改变

开局茅草屋,农家走上致富科举路 第391章 改变

作者:花样划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7 22:48:46 来源:书海阁

很快,盛京城的文人学子圈,便率先传唱起了一首名为《青城山下白素贞》的歌谣,这歌谣的曲风和盛京城的百姓们以往所听的歌调完全不同,倒是和前些日子传唱开来的《谁料皇榜中状元》有那么几分相似之处。

而不少熟悉音律的文人学子们,也都将这两首完全不同于歌坊里面传唱的歌谣联系到了一起,纷纷赞扬这两首曲调悠扬动人,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妙。

更有那精通音律的文人学子,做出了大胆的判断,他们觉得这两首曲调与现有的任何曲调都有着鲜明的区别,因此他们认为这两首曲调,应该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笔,而且极有可能这人就是叶长砚和梁靖程当中的一位,亦或者是这两人合作的结果。

子英王府重阳节赏菊宴之后,叶长砚和梁靖程的才情在盛京城内也逐渐传开了来,而盛京城内一些文人学子们的聚会,两人多数时候都会收到请柬,尤其是以乐会友交流音律的聚会,几乎都会向叶长砚和梁靖程发出邀请。

当然叶长砚和梁靖程也不是什么聚会都去参加的,毕竟国子学的课业繁重,两人又是国子学的内班生,出入国子监并不是太过自由。

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盛京的文人学子间,便流传起了一种传闻,说是去年受追捧的《白娘子》和眼下爆火的《女驸马》都出自叶长砚或梁靖程之手。

但每当有人提及的时候,叶长砚虽没有承认,但似乎也没有太过极力的撇清自己和这两部书的关系,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让许多人都相信这两部书即便不是出自叶长砚和梁靖程之手,那必然也和这两人有着某种关系。

由于有了《女驸马》和《白娘子》这样持续的谈资,盛京城原本那股压抑沉闷的气息也逐渐消散开去,夏秋季节爆发的洪灾也在逐渐的淡出盛京城百姓们的视野。

当然,对于京畿外围遭受洪灾重创的各个州府来说,因洪灾而造成的创伤远没有就此弥合,当地的生产生活也在快速恢复,灾后重建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调任到叙阳府任同知的王心宽,这几个月忙得脚不沾地,每天累得倒头就睡,翌日又是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比起在京城任吏科都给事中的时候,虽然苦了很多也累了很多,但他却感觉无比的充实,自己的成长那是在盛京所远不能及的。

被调任到巢州任通判的吕格昂,也有和王心宽同样的感受,虽然自己在巢州并没有太大的发言权,但他却在这里脚踏实地的为百姓们做着一件件的实事,感觉自己活得特别充实。眼下巢州的灾后重建正在关键时候,而家中的小儿子也才不过半岁,他打算待到开年之后,再把妻儿接到巢州来安顿。

升任为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的季匀廷,这段时间也是忙得不可开交,由于自己的前任宋章在这个职务上干了多年,盘根错节的关系错综复杂,而这个位置又涉及一众武官最直接的利益,习惯了和文官打交道的季匀廷,一下子切换到和一众勋爵在身的武夫打交道,还真是一言难尽,不过他也知道宋章留下的积弊丛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尽管跟这些武夫打交道让季匀廷很是头疼,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守自己的底线,尽管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但他却按照自己的步骤,在有序的推进着自己的工作。

赵慕白被调任到监察院升任右佥都御史后,在监察院熟悉了一个多月,便接到陛下旨意,奉命安抚地方,主要巡抚的区域集中在京畿外围遭受洪灾的各个州府,奉皇帝之命,安抚百姓、赈济灾荒、督察地方政务等,代表朝廷对地方事务进行监督和管理,帮助维护受灾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秩序。

在京畿外围灾区重建初见成效后,河西布政司传来外族扰边的消息,赵慕白又领命奔赴河西布政司,负责提督当地军务和粮饷等事务,协调地方的军事和后勤工作,保障军队的供给和作战需求,确保河西广袤的边关安全与稳定。

赵慕白三十出头的年龄,连续被陛下两度调去巡抚地方,明眼人都看出了赵慕白在这个右佥都御史的位置上怕是待不了多久,或许不久的将来,他的品秩就要直追他那大师兄而去,位列朝中大员的行列。

当初大大出乎各方预料,从一个不起眼的大理寺左寺丞一跃升任吏部右侍郎的朱玉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吏部上下都相处融洽了起来。

同样是新官上任的吏部尚书童仲钦,却不大权独揽,而是很好的将自己的职责与左右侍郎的分工和搭配结合了起来,童仲钦坐镇吏部不久,整个吏部的风气和运转效率,出现肉眼可见的变化,过往那些跑官、要官、送礼、走后门的情况,早已销声匿迹了。

吏部左侍郎洪敬贤,原先身为右侍郎的时候主要负责组织考课、拟定奖惩以及管理俸禄的发放等事宜,童仲钦觉得他对那一块驾轻就熟,于是让他继续负责官员考核与奖惩还有俸禄管理等工作。

身为吏部右侍郎的朱玉春,则主要负责协助童仲钦,铨选官员、考察候选官员,以及核定官员品级等事务。相当于承担起了,原先落马的吏部左侍郎潘泰臻,把持已久的官员任免与选拔,还有官员品级管理那一摊子事。

如今是朱玉春还是陛下钦点,能参加小朝会的少数三品官员,也是固定参加小朝会的官员名单中,最年轻的一位,虽然朱玉春的资历尚浅,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陛下对朱玉春的看重和信任。

原先各方势力对童仲钦都看走了眼,没想到童仲钦老成持重的表面下,处事竟一改以往的风格,变得杀伐果决了起来,自从童仲钦坐镇吏部以来,各方安插在吏部的人员除非不越界,但凡做出一丝一毫逾矩的动作,就会被果断的扫地出门。

吏部文选清吏司的郎中,因为在海西布政司一个从六品经历的铨选中,在候选人的名单中悄悄做了一个很小的动作,结果就被揪了出来,直接就地免职,还牵扯出三皇子一系的好几位官员,三皇子因此也遭到皇帝训诫,被罚闭门思过一个月。

如今的吏部,被童仲钦打造得像一个铁桶一般,现在各方想要在吏部安插眼线、探听消息,简直难于登天,在人事上没有了话语权,对于各方势力的掣肘,那是显而易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