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局茅草屋,农家走上致富科举路 > 第430章 变化

开局茅草屋,农家走上致富科举路 第430章 变化

作者:花样划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7 22:48:46 来源:书海阁

钟云峰的伯父钟鼎仁是在四月下旬接到吏部公函的,而在此之前他早就已经收到钟云峰写给他的信,吏部让他在半个月内进京述职,钟鼎仁一家子都喜出望外。

由于早就接到了钟云峰的信,他们一家子包括钟云峰的兄长钟云海在内的人,这段时间都有所准备,因此接到吏部公函的第三天,他们就从杨州启程朝盛京来了。

钟鼎仁一家是在端午节前,赶到的盛京,也不知道具体的职务会如何调动,因此他们在盛京找了间小院子,暂时租了一个月,到时候看吏部会如何安排,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钟云海亲自带着钟鼎仁的拜帖,来到石鼓巷,由于蔡老去了玉京宫,叶长砚和梁靖程还在国子监念书,家里就只有鲁廷风和幸忘,管家戴行听说是钟少爷的大哥,便将他迎进去喝了杯茶,钟云海得知蔡老不在,叶长砚和他的师兄也在国子监念书,便将请帖留下,并待表他伯父邀请叶长砚等人赴宴。

国子监端午节有假期,他们从戴行那里得知钟云海登门的事情,便应邀去赴约。

原本钟鼎仁是希望能邀请到蔡老的,当然能跟蔡老的大弟子朱玉春见上一面,那就再好不过了,但前来赴约的只有叶长砚和梁靖程,钟鼎仁倒是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怠慢。

他通过钟云峰捎来的信件知道,叶长砚可是为他的事情,出了不少力,而且叶长砚不但是蔡老的关门弟子和朱玉春的小师弟,还是钟云峰未来的大舅哥,虽然从钟云峰这里论,他的辈分比叶长砚长,但若是叶长砚的身份切换成蔡老的关门弟子,那钟鼎仁可不敢说自己和蔡老平辈。

目前蔡老入仕的五个弟子,哪个不是深受陛下信重,尤其是大弟子朱玉春和四弟子王心宽,想想王心宽不过才二十七岁的年纪,就已经是正四品的知府了,还是叙阳这种京畿边缘的富庶州府,而自己这都知天命的年龄了,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混到一个四品的位置告老还乡。

钟鼎仁只带了他的两个儿子和钟云海,席间,叶长砚和梁靖程,都看出了钟鼎仁的客气与小心翼翼,叶长砚和梁靖程倒是表现得落落大方,推杯换盏间,大家才渐渐熟络了起来。

钟鼎仁对叶长砚表达了感谢,临走时,还将从杨州捎过来的土产,放在了叶长砚和梁靖程的马车上,让叶长砚代为转达对蔡老的敬意。

当然,叶长砚自然是明白,这些土产,除了给自己和先生的外,还有一份是特意给大师兄朱玉春准备的,从包装好的土产份数,就能看出来。

端午节休沐后,钟鼎仁便去了吏部衙门,钟鼎仁可是知道,这吏部可是出了名的难打交道,但自己进入吏部衙门的时候,却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在自己述职的时候,除了吏部的几位文书、吏员以外,吏部文选司员外郎,以及考攻司员外郎也都在场,而这些都在钟鼎仁的预料之中。

但令钟鼎仁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自己述职开始前,一位面带微笑身着绯袍的官员进了房间,当时钟鼎仁就心中一惊,在吏部的衙门里,能穿绯色官服的,只有三人,而看对方绯色官服上绣着孔雀的补子,那这人的身份就只可能是两位吏部侍郎中的一位。

当听到房间内的一众官吏称呼对方“朱大人”,钟鼎仁怎可能还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于是也忙客气的朝对方行礼。

朱玉春面带微笑,客气的招呼钟鼎仁入座,随后便询问房间内的官员做好准备,然后还客气的询问钟鼎仁是否做好了准备,钟鼎仁虽然很是紧张,但还是坚定的点点头,朱玉春便示意他可以开始了。

事后,钟鼎仁记得,当时自己述职的时候,朱玉春一直都是面带微笑,而一旁的两位员外郎也是表情轻松,只听到两边的文书在记录的时候,翻动纸张时发出的声音。

几天后,钟鼎仁接到了吏部的公函,他被正式任命为魁州府知府,让他二十天内务必到任。

这个结果对于钟鼎仁来说,真可谓是天大的好消息了,魁州虽说并算不上富庶,但距离自己的故乡愉州府很近,民土风情和饮食习惯,和愉州府都是大同小异。

自己刚知天命的年纪,若是在魁州府干出些成绩,能再往上走那自然再好不过,当然钟鼎仁也知道,那种可能微乎其微,自己在没有什么靠山的情况下,能从干了这么多年的副手,一举主政一方,这都还是托了自己那侄儿和他大舅哥的关系。

当然即便是在魁州知府的位置上,干到致仕,那于自己来说,也算得上是很好的归宿了,原本他都不太敢想能直接升到正四品,看来云峰那大舅哥叶长砚还真是帮了大忙。

由于吏部给的赴任时间比较赶,原本钟鼎仁是打算好好感谢一番叶长砚的,但叶长砚是国子监内班生,不能随便出入,因此钟鼎仁在临行前,让人给石鼓巷送去了厚礼。

钟云海和钟氏族中的几个子弟,也都跟着钟鼎仁去了魁州,他们知道如今伯父升任了知府,对他们来说将是一个更好的契机,钟鼎仁也希望在主政魁州府的同时,好好培养培养自己那两个儿子,和跟着自己这么些年的子侄们,为他们谋一份更好的前程。

田庄和生意上的事情,叶长砚把大致的构想整理好后,便把事情具体交给了钟云峰、李荣旭去主要负责了。

这一年中秋后,大郎和二郎也跟着钟云峰进京了,年初的时候大郎的妻子董玉芬为叶家添了一个男丁,而年后新婚的二郎妻子姜丽娘也有了身孕,因此这两堂妯娌都留在了乡下。

钟云峰见四郎做事踏实,便让他留在了万寿县,如今四郎已经是牛奶加工坊的技术总管了,听二郎说,他娘正忙着给四郎说亲事。

也不知道是不是成了亲,有了孩子,就有了羁绊,从大郎和二郎的言谈举止间,叶长砚不难看出,两人的的确确是成熟起来了,有了一点顶门立户的男人模样。

由于金石先生打算让叶长砚和梁靖程明年下场,参加秋闱,叶长砚和梁靖程的课业就更加的繁重了起来,因此叶长砚让李荣旭先带带大郎和二郎。

入冬后,大郎和二郎都深切的体会到了,盛京跟愉州在天气上的巨大差异,尽管天气寒冷,但两人却是没有喊苦喊累,倒是干得很起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