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星耀足坛:史上最强带刀后卫 > 第194章 亚洲杯征途(二)

下半场,苏郁一脚任意球直挂球门上角,中国队将比分扩大到4:0,这个球让苏郁自己都有点意外,因场地湿滑的缘故,苏郁打门时脚踝没有锁紧,原以为这球会打飞了。

结果皮球最终是带着诡异旋转飘向了球门死角。

4:0已经是惨案了,再进就不礼貌了。

而且在叙利亚队的有意针对下,何羡最终也没能完成帽子戏法,他在比赛第81分钟被闫皓阳换下。

而三小只中,罗怀宇和蒋衷文都分别在比赛第88分钟替补上场,贺松扬则枯坐了整场。

比分最终也定格在4:0上,中国队用一场全面碾压的大胜,顺利取得了亚洲杯征途的开门红。

中国队的比赛在当地时间下午18:30开球,比赛结束已经是晚上八点半。

而墨尔本此时施行冬令时,澳大利亚时间比中国要早两个小时。

所以在中国队接受完赛后采访,集合上到大巴回酒店后,基本对上了国内新闻联播的时间。

为了这次亚洲杯,央视甚至抽出接近10分钟的时间做了专题报道,其中中国队四个进球的集锦借用新闻联播的频道传达给千家万户。

而到了酒店,一天的事情还没完。

因为上次世界杯,央视体育频道采取的全时段直播在国内创造了收视奇迹。

所以这次也一样,跟拍的直播团队从中国队整装出发的第一刻起,就将这支中国队全方位地展示在中国人民的视线当中。

而到了赛后,这种半纪录片形式的直播要伴随到球队开完赛后总结会,球员各自下去休息的时候才结束。

当然,这种直播是在不违背队员意志的情况下进行的,队中姚镇钧是个社恐,所以摄像机一般不会特意去找他。

其实苏郁也有点社恐属性,但他是队长,又是中国队的门面担当,加上认颜的球迷占到大多数,所以只能被迫营业。

走在酒店的走廊里,直播的摄像机怼在脸边,央视的主持人周韵喊住他。

“队长,首战告捷,接下来中国队面对的对手是沙特队,你对下场比赛有什么展望嘛?”

“展望?全胜出线吧,这个没什么好说的,这个目标额,不容有失。”

澳大利亚在南半球,一月正是夏天,进到酒店后,里面空调开得太猛。

苏郁把缠在腰上的外套解下来穿在身上,回答主持人的语气很轻松,但却带着浓重的自信。

中国队和沙特队最近一次交手是世预赛,那个时候中国队主客场一胜一平,那时期取得这个成绩,还是有点侥幸因素在。

在客场打沙特,他们的主力中场,阿卜杜拉·卡拉吉累积吃到黄牌停赛,前锋带伤在身,错失两次空门。

到主场时,中国队这边虽然伤兵满营,但是一场春寒,加上在主场的一些盘外招,让沙特队踢得极不适应,而中国队则得益于刘景翼的爆发,一场帽子戏法为中国带走三分。

这次亚洲杯,两队再次碰面。

虽然沙特媒体面对中国队打出复仇的旗号,但是明显底气不足,一边在高喊复仇的时候,一边还一昧指明中国队的威胁,最后指得太多,发现中国队从后到前全是威胁。

而中国队这边心态就放松得多了。

世界杯踢完之后,中国队站起身环顾一周,放眼亚洲,全是插标卖首之徒。

“狂徒,天下英雄闻我名无不闻风丧胆,却不料我这青龙偃月刀,竟斩得你这鼠辈!”

走廊后面,彭朋骑着刘景翼,外套一甩打在同样骑着李维的金义真身上。

“啊啊啊,气煞我也!吃我方天画戟!赤兔马,快呀!”

李维:“(▼皿▼#) ”

一行人风风火火跑远,苏郁回过头,满头黑线几乎可视。

周韵为这一幕也不禁莞尔,只是在直播镜头前,需要保持风度。

可在直播间里瞧见这一幕的中国球迷可就放肆多了。

“噗呲,国家队画风是这样的嘛?”

“彭朋:你们可能会觉得抽象,但这就是我的日常。”

“笑死,00后整顿国家队。”

“哈哈哈哈啊哈!”

国家队爆出笑料也不是一朝一夕了,从24年后,国家队整体年轻化以来,围绕这些青年国脚的各种采访,爆料,以及足协安排的球迷活动都可以窥见如今国家队队内的气氛和画风愈发走向抽象。

这样的一幕,也让中国队以一种更加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出圈,让人们得以透过更多赛场之外的途径来了解如今的这支中国队,从而加深了国家队和球迷之间的情感联系。

第二天,比赛日结束后,中国队的训练已经愈发趋于放松了。

因为套路根本不用再练,从国青时期起,这部分主力球员,在一起踢球捏合的时间有3-4年,算上国少的话,则要更久。

再加上苏郁在场上,心有灵犀光环的连接,球员之间的默契已经到接球球员一个拧身,其余队友就知道怎么跑位的地步了。所以国家队的训练模式也从过去的一天两练三练,到现在基本就是一天一练,而且也不会有多大强度,基本以保持状态为主。

一天训练结束之后,队员们纷纷各自聚集起来娱乐消遣,排解剩余的精力。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支点中锋,背打这么差劲。”

刘景翼两下运球后,摆脱不了彭俊浩,被后者断球,顺势打出一波反击,在苏郁一个三分远投得手之后,陈懿延无情讥讽起同队里,背打无力的刘景翼。

这事让刘景翼闹了个大红脸。

别看他长了188的大个,但是在篮球领域,完全是个小白。

不像彭俊浩,身高在中国队里占尽劣势的他,反而是队里运球最好的。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当初但凡身高多个10公分,他都不至于走足球这条歪路。

到了晚上,苏郁吃完饭后,和陈懿延走在一起,这次轮到他俩当室友。

两人各自嘬着手里的酸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苏郁,我发现你弟进国家队后,你一句话都不带和他说的,当哥的,怎么能不带带小弟呢。”

“唉,我本来就不太赞同他这么早进国家队,但是徐指导有这一手,我也没办法。”

罗怀宇的生日在10年2月5号,是三小只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如果顺利的话,生日那天正好是中国队踢半决赛的日子。

这意味着到目前为止,罗怀宇才17岁不到,这个年纪,苏郁和何羡等人都还只在国青国少呢。

而罗怀宇几个入选如今的国家队,未尝没有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他们在联赛的数据还只是一个末流,虽然已经显露出高超的天赋,也在亚运会上打出了惊才绝艳的表现。

但是从实际出发,以他们目前的能力,当不足以在国内竞争到一个进入名单的位置。

这些年,国家队战绩愈发亮眼,舆论形势愈发好转,一个国脚身份背后牵动的利益是惊人的。

这也带动了国内球员的竞争心理,一些成熟球员在联赛里牟足了劲证明自己,就是为了博取一张进入国足26人大名单的门票,哪怕是全程坐替补看饮水机呢。

结果徐晋之大手一挥,招进三个或许天赋异禀,但是在联赛没什么说服性发挥的小将。

这就让那些在国内踢出身价和表现,却最终落选的球员为自己感到几分悲愤。

一时间各种怨声四起,甚至还有把罗怀宇入选国家队和苏郁联系起来的好事者,大肆散播有关国家队开后门的流言。

面对这些流言,苏郁自视清白,所以无畏无惧,但是这对于罗怀宇来说又是多大的伤害。

苏郁不去特别照顾他,也是怕落人口实,另一方面,也是对罗怀宇的警醒和考验。

苏郁想要罗怀宇明白的是,入选国家队,不仅是一种认可和赞扬,同样也是压力和责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