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星耀足坛:史上最强带刀后卫 > 第211章 中日决战

星耀足坛:史上最强带刀后卫 第211章 中日决战

作者:渭水秋风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4-21 22:15:58 来源:书海阁

哔——

“好的,观众朋友们,2027澳大利亚亚洲杯决赛,由中国队对阵日本队的比赛已经开始了。”

日本队开球后,还是采取了惯常的战术打法,注重于控球传导,吸引中国队阵形前移。

而中国队根据赛前的准备,在整体前压时还是保持着三条线之间的紧密联系。

从世界杯后,日本队的控球传切体系更加纯熟,尤其在当他们拥有闻野中行这样的世界级中场时,日本队破开防守,创造机会的能力是相当出众的。

中国队显然不敢留给日本队太多直传身后的空间,因此在逼抢时,将主力都囤积在中场中路。

中位逼抢,压迫日本队向边路转移,这是中国队这场比赛的基本防守准则。

而日本队显然知道中国队在边路所具有的优势,不说铁闸一样的苏郁,就是吴瑛飞,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等闲的角色。

所以开场一段时间以来,双方只围绕中场进行争夺。

日本队显然寄希望在中路就将中国队的防守打透。

但是今天,坐镇中国队中后场的陈懿延,可不是当初世预赛时的毛头小子了。

加上中国队的中后卫之一,是入选了亚冠最佳阵容,缠斗能力一流的赵雄英。

尽管日本队凭借出众的传导组织解除了中国队第一层的逼抢,顺利通过中场。

然而一旦将进攻推进到中国队的防守一区,面对阵形收缩的防线,饶是日本队的传递配合再细腻,小空间摆脱能力再出众,也不由得感到几分棘手。

同时中国队极为擅长在反击途中找寻到转换的空间,多人之间的默契传跑,以及最后时刻,精准致命的终结也给日本队带来了无限隐约的压力,让他们在控球组织进攻时,不敢轻易尝试冒进的纵向传递。

所以日本队开场以来在中路的进攻更偏向于雷声大,雨点小。

双方都在紧张地试探,不敢轻易露出底牌和破绽。

转机出现在比赛第11分钟,闻野中行向前的直塞被苏郁及时预判,仗着自己腿长,侧身倒地,赶在杉山昭彦接球之前,以一记断铲截走皮球。

接应到位的彭俊浩用一个潇洒的拉球转身过掉扑抢上来的藤原信仁,随即将球转移到右路。

回撤过中圈的何羡接到球,吴瑛飞当即从他身后前插而过。

何羡带球奔向中路,吸引福山友信压迫上来后,将球就近交给凌云,后者不停球直接将球打向日本队的防线身后。

最初套边下底的吴瑛飞加足马力追球,和日本队的渡边信介上演边路竞速。

最后是直线起速的吴瑛飞更胜一筹,追上皮球趟出不远后,紧接一脚半高球传中打向禁区之前,刘景翼冲跑上来,第一下没能将球停稳,第二下处理却是世界级,背身扛住上苍悠斗后,小腿卸球顺势往外一垫。

何羡大踏步跟进上来,一脚远射直奔球门远角,被日本队门将堺雅挞哉双拳击出。

这是比赛开场以来,双方的第一脚射门。

中国队从后向前的传递,整体上显得简洁而高效,中路断球后迅速组织转移,边中结合,撕开防守。

从断球发动反击,到最后完成射门,中间传递的环节没有一处拖沓,整体球路运行得极为丝滑。

这也正是中国队反击战术的精髓之一。

兵贵神速!

最后何羡的远射也充分彰显了他的自信。

高速跑动中顺势完成调整,能够完全发力打上这一脚,已经是顶级前锋的风范了,更何况这一脚射门还是中目标的。

只是堺雅挞哉开场以来的注意力相当集中,显然,日本队也为中国队的进攻做了相当全面的针对布置。

首当其冲的,就是提防中国队的远射。

“透过刚才这脚射门,可以看到何羡的状态还是相当不错的,开场以来,双方都还处在一个互相试探的阶段,相互之间这种射门的尝试都不是太多,不过中国队这次反击组织得相当流畅,这是中国队如今的一大特点。”

“确实,当前场拥有一众反击好手的时候,断球之后,快速地通过中场,联系到前锋,这是中国队最紧要的设计,今天日本队显然做了准备,企图在中场就掐住中国队反击的势头。

但是闻野中行,福山友信这两个后腰都不是严格意义上,拖后防守型的后腰。

而在前场,藤原信仁,包括今天打在中锋,但位置更加靠后,偏像是一个伪9角色的久藤安乡,这俩人对中国队后场的压迫作用也没有特别明显。”

画面一转,又是日本队的进攻推进上来,藤原信仁一脚直塞企图直接联系到小鹿原畯寺,但是后者却被及时回身逼防的赵雄英缠斗住,不得转身。

最后在回传途中,又被陈懿延破坏,彭俊浩接应上来将球得到,随即回传给后卫。

看到中国队后场控球,日本队阵线前移,积极压迫。

而就像解说前面说到的,日本队对中国队后场的压迫,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

因为姚镇钧是一个出球能力相当出众的左脚中卫。

在这一侧,苏郁和彭俊浩随时能利用场地的宽度,拉开接应传球的空间,同时这二位,也有一脚出球或者摆脱推进的功底在。

所以日本队的逼抢,除非是整体式的向前压进,完全封堵住中国队的传球线路,不然中国队在后场的控球完全不受威胁。

而日本队却忌惮于中国队的转换速率,不敢冒进。

所以当中国队控球时,日本队同样默契地回收了阵型,只在中圈附近加紧了防守的力度。

比赛踢到30分钟,双方累计贡献了3脚射门,其中中国队两脚,日本队一脚。

而这三次射门机会,都是双方在反击中创造的。

面对场上僵持的局面,双方都陷入到了同一种困境,那就是组织方步履维艰,反击方风生水起。

想要破局,只有一方主动变换思路,改变战术,或者在这种僵持的局面下,发生一个进球,让胜负的天平颠倒。

而中国队选择做主动的一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