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 > 第227章 二百二十七

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 第227章 二百二十七

作者:肖羲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8 04:52:30 来源:书海阁

======题外话======

有些宝们说了清朝时期的海禁政策以及小说中关于出海的描述是否不太适合。

首先呢,我这个是小说,肯定是不可能完完全全按照历史设定来的,肯定会有些私设的。

然后呢,我百度了一些康熙朝时期的海禁政策变化。

康熙朝的海禁政策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一六六一年也就是康熙元年的时候,清廷颁布“迁界令”,强令东南沿海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制造无人区作为隔离地带,以实现彻底禁海。

在康熙朝初期,实施“迁界令”是为了防范郑成功等抗清势力的海上进攻,所以清政府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强制沿海居民内迁,以断绝沿海居民对海上抗清势力的支持。

后来,随着抗清势力的削弱和财政压力的增加,一些地方官员开始提出开海的主张,认为开海可以增加国课,觉得开海是有利于民生的一个决策。

于是,在一六八四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三年的时候,清政府正式决定开海,允许沿海居民复界,商人出海贸易。这一决定标志着从清初开始实施的海禁政策正式停止。

为了管理海上贸易,清政府设立了江、浙、闽、粤四处海关,关署分别设在松江府(即现在的上海)、宁波、厦门和广州,对海上贸易进行征税管理。

开海后,海上贸易迅速发展,沿海地区工商业得到恢复和繁荣。

海禁政策在康熙朝后期又有所反复。

一七一七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六年时,出于经济的考虑,清政府再次下达禁海令,严申海禁。这种政策的反复给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康熙朝的海禁政策经历了从实施到开海再到部分反复的过程。这一政策的变化既反映了清政府对抗清势力的防范和对海防安全的重视,也体现了清政府在不同时期对海上贸易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权衡与决策。

这小说是从康熙二十七年、二十八年的时候开始的,按照当时的政策已经是开海的时期了。

时间线也暂时没有走到康熙五十六的禁海时期呢,所以,这出海应该暂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当然,后期的禁海政策我这边打算是直接蝴蝶掉了哈!

爱你们呦( ? 3?)?

======题外话完======

康熙吩咐完两人以后便让两人退下来。

两人从乾清宫出来后,胤禟便对胤禩道:“八哥,明日几时出发?”

胤禩道:“四哥的折子从山东到皇阿玛的御案上怎么着都应该已经有两天了,我明日出发到济南府也要花上好几日的时间,明日我准备辰时就出发。早点出发早点到地方。”

胤禟点点头道:“行,弟弟的赈灾粮已经命人都准备好了,八哥明日来我府上,我带八哥去取。”

胤禩点点头道:“行,八哥明日卯时便去府上叨扰九弟了。”

胤禟点点头道:“没事,那明日卯时,弟弟我就在府里等着八哥了。”

两人就这样边走边聊,快步走出了宫,待出了宫门,胤禩便派人去了雍郡王府跟乌云娜讲自己明日就要启程的消息。

雍郡王府,祝余进来对乌云娜回禀道:“福晋,八爷府里的人奉了八爷的命令来传话说:“八爷奉旨明日就启程前往山东,福晋若是有东西要带给爷的话,就等今日酉时初,将东西送去八爷府。”

乌云娜闻言,点点头道:“嗯,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酉时初你跑一趟八爷府把东西送去。”

待祝余下去以后,乌云娜便吩咐春雨四人道:“你们都一起去让人将这些日子本福晋让厨房做的方便面和那些脱水蔬菜包都包好,一会酉时的时候让祝余送去八爷府。”

春雨四人忙下去忙了,待春雨几人都出去忙以后,乌云娜便走到书桌边,开始提笔给胤禛写信道:四爷,展信佳!转眼四爷离京已经快一月了,爷请放心,府中一切均安。爷也要保重身体,若是实在没有时间用膳,也请吃碗苗条,否则将胃熬坏了是万万不可取的。

将信写完装进信封并且封上信封以后,乌云娜就放在了桌子上准备让祝余去送东西的时候一并将信送去让胤禩转交给胤禛。

这日酉时,祝余便带着东西和信去了八贝勒府。

八贝勒府,祝余带着东西到了八贝勒府是胤禩身边的大太监李明亲自来接的东西。

看着满满一马车的东西,李明虽然很是惊讶。但是知道祝余是雍郡王福晋身边最得力的贴身太监,知道这些东西都是雍郡王福晋给雍郡王带的,也没有多说什么。只在内心感慨:“这雍郡王和雍郡王福晋可真的是恩爱有加啊。”

第二日,胤禩早早的起身,卯时如约就去了九阿哥府邸。

九阿哥府邸,胤禟早早的就在府里等着胤禩的到来了。

待胤禩到了九阿哥府门口,派人去递上了拜帖,去回禀胤禟。

胤禟在府里等着,听到有人来回禀道:“爷,八爷来了。”

胤禟听到胤禩来了,赶忙起身朝府外走去。走到府门口以后,见到胤禩以后,先是打了个招呼道:“八哥。”

胤禩听到胤禟的声音,也对着胤禟打招呼道:“九弟来了。”

胤禟点点头道:“八哥,我们走吧。”

胤禩点点头,笑着道:“九弟,请前面带路。”

胤禟便在前面引着路道:“八哥,这边请。”胤禟边说着,边将胤禩往乌云娜的粮店仓库而去。

“九弟,这次的旱灾波及的行省不止山东一个,周围的行省也或多或少的收成不好。你这批粮食是在哪里弄到的啊?”胤禩昨日就想问这件事情,哪怕作为皇子,不需要自己亲自上街购买粮食来吃。

但胤禩也是知道今年的粮食很不好买。

京城的粮店要么已经将存粮卖的差不多了,要么就是要价颇高。往常能买二两大米的,现在只能买一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