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 > 第249章 二百四十九

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 第249章 二百四十九

作者:肖羲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8 04:52:30 来源:书海阁

大格格见胤禛如此如此耐心的询问,也渐渐的打开了自己的心房,将这几日内心的话,都讲给了胤禛听,道:“阿玛,为什么突然决定让女儿搬到这边来,还给女儿找了个蒙古的教养嬷嬷?”

胤禛道:“这个阿玛跟你说实话,阿玛之所以给你找了个蒙古的嬷嬷,是害怕你会被你皇玛法送去蒙古联姻,到时候阿玛会留不住你。

当然,阿玛肯定会好好给你皇玛法办差,到时候尽量把你们姐妹几人都留在京城。

但是,你要知道,弘晗是跟弘昭一起的出生的龙凤胎,深得你皇玛法、乌库妈妈的欢心,有事大吉的征兆,若是我们雍郡王府只能留一个格格在京里,那么肯定是弘晗。

所以,阿玛必须为你们姐妹都考虑到,这个蒙古嬷嬷是你嫡额娘特意去你乌库妈妈那里求来的,你乌库妈妈的陪嫁之一。

是跟着你乌库妈妈从科尔沁过来的,了解蒙古的习俗,知道蒙古那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会骑马、会射箭。

你要好好的跟着学,到时候若你皇玛法真的要你去蒙古,你也能有自保的能力,这个嬷嬷也会跟着你一起回蒙古,相信有她在,蒙古那边也会给积分薄面的。

当然,阿玛也要跟你说清楚,若是你能有机会留在京城,这个嬷嬷阿玛是会让她跟着府里去蒙古的格格一起去蒙古的。”

胤禛从来不是一个话多的人,这次居然说了这么多,还是让大格格很是讶异的。听了胤禛的这一席话,内心也不再那么的抗拒,但也还是问道:“那女儿可以时常去看看额娘嘛。阿玛之前说的只逢十能去额娘那里待一个时辰。女儿想要多去几次。”

胤禛想了想道:“你已经九岁了,就快要到了可以指婚的年纪了,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这些都是你额娘所不会也教不了你的。

这样吧,你好好跟着嬷嬷学,若是阿玛来抽查你学的如何,若是学的好了,阿玛就允许你去看看你额娘,可以吗?”

大格格闻言,便答应了下来,道:“好,女儿会好好学的。”

胤禛便道:“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去阿玛那里找阿玛,或者去正院找你嫡额娘也行。再不行你可以去找弘晖,他如今也已经八岁了,府里的很多事情,他都懂了,也能处理了。”

大格格闻言,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便点了点头道:“好,女儿知道了。”

胤禛道:“那阿玛就先走了。”

大格格忙站起身,行礼告退道:“女儿恭送阿玛。”

待到胤禛走以后,大格格陷入了沉思:胤禛之前的话,都是推心置腹的。他知道胤禛都是为了她好,也愿意听胤禛的,好好的跟着嬷嬷学习。

但是,令大格格诧异的是,胤禛让她有事可以去找弘晖,居然还说弘晖已经可以很好的处理府中的事物了。

想到自己那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就比弘晖小了一岁多点,还什么都不懂。而弘晖已经得阿玛的器重培养,顿时觉得有些悲哀。

不过,对于在与胤禛这一番交谈之后,大格格开朗了很多,也很是积极的与嬷嬷学习着。

时间就在这般安静的情况下过去了。

这日早朝后,康熙将几个已经上朝了的儿子和几位朝中重臣召到了乾清宫。

康熙将一份国书递给了太子,带太子看完以后,便将这份国书传给了大阿哥。

乾清宫的众人都浏览了一一浏览了这份国书以后,便开始窃窃私语的交谈起来。

这国书上的内容倒也简单,是罗马教皇那边发来的国书,国书上言明是罗马教皇准备派遣特使来大清进行传教和交流。

康熙见众人开始商量以后,便开口道:“你们觉得该如何迎接来使?”

众人七嘴八舌的商量了一下以后,太子便开口道:“回皇阿玛的话,此事不若先让礼部和鸿胪寺的人商量个章程出来。”

康熙想了想道:“那就依太子所言,此事由礼部和鸿胪寺的人商量个章程出来,给你们两天时间,你好章程呈上来,我们再议。”

礼部和鸿胪寺的人,赶忙齐声应道:“是,奴才遵旨。”

礼部和鸿胪寺的人应下以后,康熙便准备遣退众人道:“行了,你们都跪安吧。”

众人赶忙齐声应道:“是,儿臣(奴才)告退。”

两天以后,礼部和鸿胪寺的人便将商量好的章程呈给了康熙。康熙看了看章程以后,很快便又召集了各个儿子以及朝中重臣道:“礼部和鸿胪寺的章程已经出来了,你们都看看。”

说完以后,便将手中的章程递给了梁九功,梁九功接过了章程便拿给了太子,太子看完照例给了大阿哥。

众人传越了一圈以后,康熙便问道:“大家可觉得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嘛?”

底下一个大臣甲道:“启禀皇上,奴才有疑,这章程上并没有写明,我们大清这边迎接来使的人是哪位皇子阿哥亦或是王爷。”

康熙想了想道:“这倒是确实没写,不知众爱卿可有何建议?”康熙的话刚一问出口,就听大臣乙开口道:“万岁爷,奴才觉得太子殿下身份高贵,可以做迎接来使的钦差去。”

就见大臣丙开口道:“万岁爷,奴才觉得不妥啊。奴才建议就在几位王爷中选一位就好了,毕竟来使也只是罗马教皇的一位特使,并不是他们国家的王子。我们这边倒也不必派太子这般身份之人去迎接来使。”

大臣丙话音刚落,就听康熙道:“此话有理,那派哪位王爷去比较好呢?”

大臣丁开口道:“奴才觉得直郡王、诚郡王或者雍郡王之中挑一人都可行。”

康熙听了大臣丁的建议,便继续道:“哦,胤禔、胤祉、胤禛,你们仨有什么建议嘛?”

胤禔见康熙点他的名字,忙恭敬的答道:“回皇阿玛的话,皇阿玛相信儿臣,儿臣自当竭尽全力为皇阿玛分忧,为大清分忧。”

第250章 二百五十

胤祉也赶忙表态道:“儿臣也同大哥一般,只要皇阿玛愿意相信儿臣,儿臣自当为大清竭尽全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见胤禔和胤祉都表完态以后,康熙的目光就看向了胤禛,就见胤禛不疾不徐的跪了下来道:“回皇阿玛的话,若是大清需要儿臣,儿臣自当是如大哥和三哥一般,竭尽全力为皇阿玛分忧,为大清分忧。

但是,皇阿玛,此事儿臣觉得九弟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康熙听了胤禛的话,便语带玩味的道:“哦,你说说看,为什么你觉得胤禟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康熙问完此话,就见众人都目光都看向了胤禛。其实又以胤禟的目光最为炽热,仿佛要将胤禛盯穿一般。

胤禛便将自己的想法一一道来:“回皇阿玛的话,就如同刚刚那位大臣所言,对方来的只是罗马教皇的特使,并不是什么王子之类的人。

我们这边也不用派出太子殿下前去迎接,派儿臣兄弟中的一人所去自是刚刚好的。

至于儿臣推荐九弟,则是因为,九弟这些年来一直有参与与海外的生意,所以,九弟为了行商方便特意去同那传教士学了海外的语言,以及学的相当不错了。

派九弟去,就不需要为了两边的语言不一样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了。”

康熙听了胤禛的话,便开口问了胤禟:“老九,老四说的可属实?”

胤禟听见康熙问话,也不敢隐瞒,便老实的道:“回皇阿玛的话,四哥说的确有其事。

儿臣这些年一直有参与海运的生意,为了行商方便,这些年也确实一直在同不同国家的传教士学习语言,虽做不到如他们那般流利,但能听懂,能交流倒是能做到的。”

康熙闻言,便让人传来了南怀仁,准备让南怀仁与胤禟对话一番。

南怀仁来的很快,很快就跟着去召他的小太监一起到了乾清宫。

“南怀仁参见皇帝陛下。”南怀仁一进乾清宫先是给康熙行了个礼。

“起来吧。”康熙示意南怀仁起身。

南怀仁站起身以后,康熙便道:“南怀仁,用你家乡的语言同朕的九皇子对话一番。”

南怀仁听了康熙这话,虽不懂为何,但也不犹豫,就用自己家乡的语言对胤禟打了声招呼。胤禟倒也没有犹豫,也用同样的语言回了一句,两人便继续展开了一场对话。

康熙见胤禟果然能够与南怀仁对话,满意极了。不过,他担心着罗马教皇派过来的特使所说的语言与南怀仁家乡的不一样,便又道:“南怀仁,这罗马教皇那边所用的语言,与你家乡的可一样?”

南怀仁也很诚实的道:“回皇帝陛下的话,这罗马教皇的语言与臣家乡的语言确实是有些不同的。”

康熙见自己的担心成真,便又继续问道:“那你可会那边的语言。”

南怀仁道:“微臣会一些。”

康熙闻言,便继续对南怀仁道:“那你在用那边的语言同朕的九皇子交谈一下。”

南怀仁也不犹豫,便继续用拉丁语同胤禟打了招呼,令众人都没想到的是,胤禟居然依旧是完美的答了上来。

“哈哈哈,好好好。。。”康熙见胤禟依旧完美的答上了南怀仁的话,开心的大笑。

“南怀仁,你先退下吧。”待两人交谈完以后,康熙便令南怀仁先退下了。

待南怀仁告退走出乾清宫以后,康熙便大手一挥道:“这个迎接罗马教皇来使的事情就交给九阿哥主理了,礼部和鸿胪寺好好配合九阿哥,不得有误。”

“是,儿臣(奴才)遵旨。”胤禟及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赶忙齐齐应了下来。

======题外话======

查了一些资料,不确定是否属实。查到的资料总结了一下,有如下几条:

1、罗马教皇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是拉丁语。拉丁语不仅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而且在罗马教廷中具有特殊地位,被视为最接近天主的语言。自古以来,拉丁语在罗马教廷中被广泛使用,用于宗教仪式、祈祷、教义阐释以及官方文件等方面。2、南怀仁是比利时人,以天文历法见长,精通数学计算、机械工艺、地理测绘等知识。南怀仁是康熙的科学启蒙老师,后来还在清廷担任要职,生时受到清廷的诰封与褒奖,死后被赐谥号。

3、在清朝时期,比利时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是法语和荷兰语(弗拉芒语)。

法语:比利时在独立之初,为了划清与荷兰的界限,将法语定为唯一的官方语言。法语在比利时的瓦隆-布鲁塞尔大区是主要的官方语言,并且在政府、法律、教育和媒体等领域被广泛使用。

荷兰语(弗拉芒语):比利时北部弗拉芒大区的官方语言是荷兰语(在当地被称为弗拉芒语)。这一地区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荷兰语,并且它也是该地区教育、政府和媒体的主要语言之一。

4、拉丁语原本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后来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传播,成为许多欧洲国家的学术和宗教语言。 在清朝时期,欧洲国家仍然广泛使用拉丁语,尤其在学术着作、宗教文献和外交场合中。

5、南怀仁:他曾被清廷委任为朝廷翻译官,负责外国使臣访华时的接待翻译工作,包括使用拉丁语进行翻译。

最后总结陈词一下,南怀仁是比利时人,家乡的语言应该是法语或者荷兰语。但是由于罗马帝国的扩张和传播,许多的欧洲国家人民都是会拉丁语的,所以,南怀仁也是会拉丁语的,甚至还被清廷委任为朝廷翻译官,负责外国使臣访华时的接待翻译工作,包括使用拉丁语进行翻译。

而文中康熙第一次让南怀仁用家乡的语言与胤禟对话,是使用的法语或者荷兰语。

当康熙问南怀仁是否会用罗马教皇的语言,南怀仁也回答的会。

南怀仁第二次与胤禟对话就是使用拉丁语进行的。

======题外话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