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 > 第236章 二百三十六

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 第236章 二百三十六

作者:肖羲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8 04:52:30 来源:书海阁

格尔芬和阿尔吉善自听到太子说若是打完板子后的来宝还有气就送去赫舍里府便知道,太子知道来宝是赫舍里氏的人了。虽然,太子因着自己的皇额娘赫舍里氏并不会对他们怎么样,但是他们想要继续获得太子的信任怕是不太能够了。

太子处理完了来宝,也并不准备对下首坐着的几人做些什么,只想杀鸡儆猴一番,毕竟他还用得到几人,在朝堂上也需要几人的帮忙。于是,便对着下首坐着的几人道:“这事孤也不想在继续往下查了,你们自己知道往后该怎么做就好。孤希望这事不要再发生了。户部的欠款,你们尽早还上,能给白银尽量都给白银,若是让雍郡王往孤这告状,那就不要怪孤不给你们面子了。至于你们拿孤的私印私自去户部借的银子,你们自己老老实实拿来毓庆宫,孤不挑是银票还是白银的。莫要让孤自己去户部一一查实了,哪张借据是哪个人拿着去借的。”

几人见太子并不准备继续追究他们的罪责,忙不迭的跪下道:“奴才多谢太子爷饶命,奴才们一定将户部的银钱还上,也会将太子爷的欠款还上的。”

太子见几人如此说,也不欲与他们再继续纠缠下去了,只挥了挥手,道:“你们告退吧。”

几人忙打了千,道:“奴才告退。”话落,便匆忙退出了太子的书房,离开了毓庆宫。离开了毓庆宫的几人也没有分开,只一起往赫舍里府而去。

赫舍里府,几人一道坐在书房商议着。

就见托合齐道:“格尔芬大人,难道就这么轻易的将户部的欠银还回去嘛?”

格尔芬道:“太子都开口了,你难道敢不做嘛?其实,当初推举雍郡王去接这差事的时候,我们就该想到的,这位爷可不是那种会卖人面子的人。他可不会管你是谁的人,借的谁的势,就算你借的万岁爷的势,他也照样给你没脸。”

齐世武道:“我当初就不同意推举这位爷,你们非说这差事得罪人,让这位爷接了正好可以让他得罪了满朝文武,让他不至于成为威胁太子的势力,现在好了将家里的财产都搭进去了,还让索相留在毓庆宫最大的钉子给暴露了个彻底。”

阿尔吉善道:“这来宝是太子还小时赫舍里府送进宫的,从小陪着太子长大,我阿玛当初的本意是让他能够多多在太子面前说说我们的好话,好让太子登基以后不要忘记了我们的好。第一次让来宝偷拿太子私印出来去户部借钱时,还是阿玛在的时候呢,那时我就是不同意的,奈何阿玛不听劝啊。有了第一次以后就会有第二次,有了第二次以后就有第三次,后来就止不住了。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了,只能按太子的要求做,不然只怕太子真的要恼了我们。都回去好好凑银子吧,莫要让雍郡王亲自上门了,到时候就真的里子面子都没了,毕竟这位爷真的是不近人情的,连毓庆宫他都敢直接上门收款,这可真的是没想到啊。”

耿额道:“这位爷不是一向以铁面无私着称的嘛,据说,他连府里那些格格的母家都没放过,要求他们赶紧筹了钱送去户部,若是不还,他就要亲自上门去要了。这些日子,那李家、耿家、武家、钮祜禄家甚至是乌雅家都在凑钱呢。乌雅家的家主甚至还被德妃从宫里派去的人训斥了一顿。真真是一点面子都没给。”

托合齐闻言,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这些人的府里都有你的人?”

耿额道:“这几家除了德妃的娘家,万岁爷给脸面抬了旗,其他的都算不得大家族,哪里需要塞人,随意花点银子,就能从那几家的奴才嘴里问出东西来。也就这雍郡王府,自从雍郡王出宫开府以后,就跟个铁桶一般的,不是塞不进人,就是塞进去的人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位置,是一点重要的消息都探听不出来,能传出来的消息都是无关紧要的消息,也不知道这费扬古是怎么培养的女儿,手段如此高。”

格尔芬道:“是啊,这个乌拉那拉氏,不仅手段高明,脑子也好使,会赚钱,还会医,还能生,家世也好,家里的兄弟也都出息,还不善妒,自她嫁给雍郡王以后,府里那些妾室生的孩子除了一个体弱的,其他都养住了。要是当初把他指给太子,那现在太子的局面也不至于如此的艰难,当初阿玛还在时就感慨过,说乌拉那拉氏是个好的皇后人选。可惜,那时候的她年岁太小,没有赶上给太子选太子妃的时候。”

耿额道:“是啊,时也命也,其实太子妃当年被指婚给太子时家族也是很好的。曾祖父石廷柱,是三等伯,任都统、兵部尚书,是汉军初建时期的名臣,“汉军勋旧三十三家”之一。祖父石华善,曾任定南将军,是豫亲王多铎第三女县主的丈夫,封和硕额驸。父亲石文炳,曾任福州将军、都统,袭了其祖父三等伯,是汉军正白旗的名门之后。母亲是多罗怀愍贝勒常阿岱第二女郡君。只可惜,还没成婚呢,先是祖父没了,好不容易守完了孝,父亲又没了,因着此事太子已经年纪大了,也没守完孝就与太子殿下成了亲,可惜的是,此时的瓜尔佳氏家已经慢慢的没落了。”托合齐道:“也不知道万岁爷怎么想的,明知道瓜尔佳氏基本算是靠着石华善和石文炳撑着,两个人都死了,居然还是让太子爷娶了她做嫡福晋,又给了太子妃的位份。要说圣旨已经下了修改不了了,也不说给太子爷纳一个身份高些的侧福晋。也不知道万岁爷是怎么想的。”

耿额道:“太子妃瓜尔佳氏是一早就圣旨定下的,万岁爷金口玉言不可能改的。至于为什么不给太子纳个身份高贵的侧妃。那时候,太子的长子、次子都已经生出来了。若是给太子纳一个身份高贵的侧妃,既怕新进门的侧妃比太子妃更早诞下阿哥,又怕新进门的侧妃心太大,对太子的阿哥们不利。所以,给太子找的侧妃也并不注重家世。”

阿尔吉善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现在太子妃、太子侧妃的位置都是满的,身份比较高的女子怕是也不愿意也不甘心只做一个格格。哪怕是太子的格格。”

格尔芬道:“是啊,今天就先到这吧,听太子的,回去将钱筹好,这两天就送去户部吧。”

格尔芬都如此说了,大家便纷纷起身告辞,各自回了家。

这头太子党的几名心腹都各自回去筹钱了,另一边,来福大张旗鼓的兑换白银,送去户部的消息在第二日便传遍了整个京城。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胤禔和胤祉便知道了,自己怕是逃不过还款的命运了,两人便先后到了户部找到胤禛,想要看看能不能就还银票,因为他们一大早已经去各大钱庄打听过了,基本上兑不到大额的银票了,钱庄基本上都被来福给兑完了。

在接待胤禔和胤祉时,胤禛也并没有松口,只道:“若是京城兑不到白银,建议去周边城市看看,不过鉴于他们两个所欠的银两有些多,可以接受一半的银票。”

两人得了准话以后,便道:“这些天先将银票的部分还上,白银的部分得等些天。”

胤禛倒也没有为难他们,点了点头,同意了。在胤禔和胤祉上门以后,剩下的几个阿哥也都纷纷上门还了钱。胤禛将还了钱的人的欠条一一的还给了他们。那些皇亲、大臣见太子和众位阿哥都还了钱,也都纷纷去户部,欠的少的,本身就是为了少点麻烦去借钱的人很是爽快的将钱还上了。

那些真正生活拮据,本身就在属于康熙最开始打开国库允许大臣们借钱的最初心意的那批人里面的大臣们也都去了户部,胤禛在之前就已经彻底调查过户部欠款的名单里的那些个人,自然是知道哪些是假装拮据的人,哪些是真正拮据的人。

那些真正经济拮据、生活艰难的人们来到户部寻求帮助时,胤禛表现得非常通情达理且直爽大方。他毫不犹豫地应允了这些人的请求,表示允许他们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逐步偿还欠款。具体而言,可以每月归还一定的数额,直至所有债务清偿完毕。

然而,对于那些心怀叵测、佯装贫困实则企图耍赖扯皮之人,胤禛则展现出毫不留情的一面。当这些人踏入户部大门妄图狡辩时,胤禛甚至懒得跟他们多说半句废话。只见他面沉似水,目光锐利如剑,冷冷地开口说道:“哼!别以为本王不知道你们的底细。某条街上的某某店铺明明就是你家产业;还有那京郊的某处田地以及某个庄子,分明都登记在你的名下。”说罢,胤禛竟能如数家珍般将这些人的资产逐一详细报出。

那些原本还想抵赖耍横的家伙们,听到胤禛这番话后,一个个瞬间呆若木鸡,脸色变得煞白。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伪装的贫穷假象竟然被胤禛一眼识破,而且连自家隐匿的财产都被查得一清二楚。此刻,这些人只觉得羞愧难当,无颜再继续留在户部与胤禛纠缠不休。于是乎,他们纷纷灰溜溜地转身离去,乖乖回家去筹措银两,老老实实地准备还债事宜。

那些人见识到胤禛的雷霆手段以后,在心里一次又一次的后悔着当初为什么要在朝堂上推举这个黑面罗刹来办这个差事。但是,事已至此,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胤禛已经在早朝时接受了这个差事,那就断然没有放弃这个差事的可能了。这事已经没有让他们后悔的余地了。虽然,无比后悔当时的做法,但是还是只能老老实实的回去筹钱。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一个月便匆匆而过。在此期间,户部的欠银征收工作进展得颇为顺利,如今已接近尾声。这一成果让康熙帝龙颜大悦,他对胤禛此次所办的差事实在是感到无比满意。

胤禛不仅成功地将大量欠款追回,充实了国库,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并未引发太大的事端和动荡。正因如此,在朝堂之上,康熙帝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对胤禛大肆夸奖,称其办事得力、能力出众。

然而,众人心中皆如明镜一般清楚,经过此番征缴欠银之事后,朝廷中的那些权贵勋臣以及诸位大臣们,除了少数真心期望大清繁荣昌盛之人外,其余大部分恐怕都不会再对胤禛予以支持了。毕竟,这次的差事触及到了太多人的利益,他们或多或少都对胤禛产生了一些埋怨和不满之情。

朝堂上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了,乌云娜拜托富昌找寻的医术高明的大夫也有了眉目。两个大夫一个姓徐,擅长儿科,一个姓郑,擅长妇科。两个人都是京城人士,家里祖辈都是行医的。曾经也辉煌过,两家一直以来都是世交。不过随着清军的入关,两家人家中的祖辈都不愿意屈服,就相约寻了一个人烟稀少的村子苟延生存,平日就自己种地谋生,偶尔给村子里的村民看看病。

这两人不愿意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明明有一身好的医术,却一辈子都在地里刨食,过着清苦的日子。于是,两家人便又一次相约回了京城,用祖上留下的积蓄在京中买了一个小小的院子,一半用来住人一半做了医馆。只不过,前些日子,那姓郑的大夫不小心惹上了一些事情,富昌在打听大夫时打听到了两人,帮助郑大夫解决了麻烦,两人想着这人既帮自家解决了麻烦,去了雍郡王府又可以有个靠山,于是两人便欣然答应了去雍郡王府做府医之事。

======题外话======

最近,数据一天比一天差,各位宝宝们看完帮忙点点催更呦!!!若是得空的话,能帮忙送个看广告的免费礼物就最好了!!!

爱你们呦(?????)?

======题外话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