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 第176章 陕西省特色姓氏—雷姓、白姓、周姓、上官姓、

雷姓

- 起源:

- 方雷氏后裔说:雷姓有汉族,也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一种说法是雷姓出自嬴姓,为方雷氏之后。方雷氏是黄帝臣子雷公的后人,是封地在方山的部落世袭首领。在夏之前的几百年里,雷姓以中原为繁衍地,夏末(约前 1670 年左右)雷氏从中原西迁关中,分布散居于东部冯翊古地。

- 少数民族源头说:雷姓在民族融合过程中,也有一些少数民族融入其中。比如有说法认为畲族的雷姓源头是盘瓠。

- 变迁:

- 周朝及秦汉时期:西周开国大元戎(军队主将)雷震助武王伐纣有功“食采冯翊”。到了汉代设左冯翊,雷氏在这一地区逐渐发展。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 104 年)设置“左冯翊”,既是官职名亦是行政区名,统辖今渭河以北、泾河以东、洛河中下游广大地区。这一时期雷姓在陕西地区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以来,雷姓分布更为广泛。随着社会的动荡和人口的迁徙,雷姓开始向其他地区扩散,不仅在北方地区继续繁衍,还逐渐向南方迁徙。

- 唐宋及以后:隋唐时期,雷姓进一步发展,并且有部分雷姓人迁徙至江南、岭南等地,与当地的少数民族融合。明初至清代中叶,因为北方战火频燃,雷姓士族更多地向相对稳定的南方迁徙繁衍。但陕西仍然是雷姓的重要分布地之一。

- 分布:

- 在陕西,大荔县可谓是雷姓的重要聚居地。据不完全统计,大荔县 1800 平方公里、17 镇办、272 行政村中,有很多村庄与雷姓有关。村庄名称里带“雷”字的就有十几个,尤以铁镰山东西两头最多。全县雷姓人口逾两万,占到大荔总人口的 2.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10 倍还多。

- 在陕西的其他地区,如渭南、西安等地也有雷姓人口分布。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雷姓逐渐扩散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但陕西始终是雷姓的重要发源地和聚居地之一。

白姓

- 起源:

- 出自芈姓:据《元和姓纂》、《尚龙录》等资料所载,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熊绎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定都丹阳。后来楚平王的孙子惠王即位后,楚令子西把熊胜招回国,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县包信东南),称为白公胜。他自杀后,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名为氏,称白氏,是为河南白姓;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

- 出自姬姓:周太王 5 世孙虞仲的后人百里奚,生子孟明视。他有二子,一曰西乞术,一曰白乙丙。春秋时白乙丙官拜秦国大夫,其后人以名讳字为氏,就是秦国的白姓,是为陕西白姓。

- 其他说法:据《姓氏寻源》及《元命苞》所载,远古时期,我国北部的姜姓部落首领炎帝有一个大臣叫白阜,精通水脉,为疏通水道做出了贡献。其子孙便以“白”为姓,称白氏。

- 变迁:

- 先秦时期:白姓最早发源于陕西、河南一带。战国时期,河南白姓(白公胜一支)迁入陕西等地。据载,白公胜之子首先徙居秦国,在今陕西发展繁衍。

- 秦汉时期:秦时,秦始皇一统天下,封白起之子白仲于山西太原,其子孙遂世居太原。但陕西仍然有不少白姓人口居住。

- 魏晋南北朝时期:白仲之后形成太原郡望,进而或迁陕西韩城、渭南;或迁湖北襄阳;或迁河南洛阳,皆在当地发展旺盛。

- 隋唐及以后:隋代以后,白姓有更多新鲜血液注入。唐时白仲后裔白温,迁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东北)。五代时,白姓迁于古时南阳,后繁衍旺盛,形成当地望族。宋元时期,有白姓族人为避金人及蒙古军队南下,纷纷徙迁南方,但总体看来,白姓仍以北方为主居地。明朝,白姓作为山西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

- 分布:

- 陕西是白姓的重要发祥地和早期分布地之一。如今,陕西的西安、渭南、延安等地都有较多的白姓人口分布。例如陕北地区的白姓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历史悠久,支脉广播,名人辈出。

- 从全国范围来看,白姓以四川、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为多,这四省白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白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周姓

- 起源:

- 古周国后裔:周姓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的周国。古周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国家,其后代以国名为姓,形成了周姓的一支重要来源。

- 姬姓改姓:周姓的另一大来源是姬姓。周朝是姬姓建立的王朝,周朝的王室以及贵族后代中有很多人以周为姓。在周朝的分封制下,许多周姓族人被分封到各地,逐渐繁衍开来。- 少数民族改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少数民族也融入了周姓。比如北魏时期的鲜卑族、满族等,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有部分人改为周姓。

- 变迁:

- 先秦时期:周姓在周朝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随着周朝的分封,周姓族人遍布全国各地。在陕西地区,也有不少周姓的贵族和百姓居住。

- 秦汉至隋唐时期:秦汉时期,周姓继续在陕西以及全国其他地区发展。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周姓人口进一步增加,并且出现了一些着名的周姓人物,如唐朝的周敦颐等。

- 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周姓人口不断增长,分布范围也更加广泛。由于战乱、移民等因素,周姓人逐渐向南方以及其他地区迁徙。在陕西,周姓仍然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姓氏。

- 分布:

- 在陕西,周姓分布较为广泛,关中地区的西安、咸阳、宝鸡等地都有较多的周姓人口。此外,陕北、陕南等地也有周姓族人居住。

- 从全国范围来看,周姓是一个大姓,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湖南、四川、江苏、湖北等省份的周姓人口较多。

上官姓

- 起源:上官姓源流单一,出自芈姓。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上官”为地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南。战国时楚怀王时他的小儿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子兰的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上官氏。也有说法是公子兰官拜上官大夫,于是以官衔为氏而姓了上官。

- 变迁:

- 战国至秦汉时期:战国末期秦灭六国后,楚国的上官氏族迁往陕西地区,并逐渐发展为当地的望族。

- 隋唐时期:唐朝时期上官姓迁居河南地区,在当地也形成大家望族。

- 宋元明清时期:唐朝末期硝烟四起,中原的上官氏家族大规模南迁,到达了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经历了宋元、明、清,上官姓已经散播到中国的大江南北。

- 分布:

- 在陕西,上官姓曾经是望族,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今,陕西的一些地区仍然有上官姓人口分布。

- 除了陕西,上官姓在福建、江西、浙江、江苏等地也有一定的分布。在全国范围内,上官姓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但在一些地区仍然有着较为集中的分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