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 第181章 甘肃省历史渊源姓氏—秦姓、严姓、姜姓、皮姓、尹姓、

1. 秦姓

- 起源:

- 源自嬴姓:颛顼帝的孙女女修因吃燕子蛋怀孕生下儿子大业,大业的儿子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嬴姓,并将本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伯益的后人非子善于畜牧,为周孝王养育良种马,深得孝王欢心,被封在陇西秦亭(今甘肃张家川)为附庸国,恢复嬴姓,称秦嬴。后来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秦国逐渐强大。秦国灭亡后,王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秦姓。这是秦姓的重要起源之一,也使得甘肃成为秦姓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 源自姬姓:周文王后代鲁国侯伯禽裔孙的封地在秦邑,其后人以居邑名为氏。周武王时,周公旦被封鲁(今山东曲阜)称鲁公,鲁公儿子伯禽接封鲁国,其裔孙中有一支食邑于秦,后来这一支的后人以邑为姓,称秦氏。鲁国的秦非、燕国的秦开、鲁国的秦商,均为鲁国秦氏后裔,这也是河南或山东秦姓的重要来源。

- 出自外夷:古代大秦人(即罗马帝国)来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 其他外族改姓:包括巴尔虎旗蒙古穆奇德氏、蒙古八旗姓、满洲八旗姓、达斡尔族等一些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为秦姓。

- 变迁:

- 先秦时期,秦氏主要分布于今河南、陕西、山东、湖北、河北等省。

- 西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的建议,迁徙关东大族充实关中,秦氏有一支自鲁徙居扶风茂陵。这支秦姓人丁兴旺,官宦众多,西汉时有秦袭等 5 人同时任郡守一级的官。

-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秦姓族人也随之不断迁徙。北方战乱频繁,部分秦姓人南迁到江南地区。

-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秦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秦姓在政治、文化等领域都有不少杰出人物涌现。

- 宋元明时期,中原与四川秦姓人口因战争与自然灾害有所减少。秦姓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如广西、安徽、湖北、贵州、福建、北京、上海等省市都有秦姓族人分布。

- 分布:如今秦姓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约 378 万之众,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0.28%左右。在甘肃省,秦姓也有一定的分布,特别是在历史上与秦姓起源相关的地区,如张家川等地。从全国范围来看,秦姓主要集中分布在河南、山东、江苏、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区市。

2. 严姓

- 起源:

- 源于芈姓:出自楚庄王之孙,以谥为姓。魏晋时严氏有恢复庄氏的,于是形成庄、严两家。两姓原出是一家,故有“庄严不通婚”之古训。

- 源于嬴姓: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名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的异母弟上大夫嬴君疾,受封于蜀郡严道(今四川荥经),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严君疾。严君疾的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世代相传。

- 源于远古时代的古严国:相传在尧帝执政时期,有一位高士名叫许由,尧帝曾经想把天下让给他,但他不接受,隐居到箕山去了。许由有朋友严僖,就是那个古严国的后裔。今山东省的鄄城县一带,仍有一支严氏族人尊奉严僖为得姓始祖,并一直拒绝与芈姓严氏联宗。

- 源于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改姓:鲜卑族、蒙古族、满族等一些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部分族人汉化改姓为严姓。

- 变迁:

- 先秦时期,严姓氏族势小力弱,主要集居在西北部。

- 东汉以后,芈姓严氏的加入,使严姓发展很快,在中国江浙地区形成严氏的聚集区。

- 魏晋时,西部丁零部和巴人的严氏同化为汉人,并在西北的冯翊、天水、华阴形成了三支望族。

- 唐宋时期,严姓已经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地区。

- 元末明初时期,因受政治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原严姓大省湖南严姓人口急剧减少,主要向南和向东迁移,四川的严姓向北方陕西移动,中国严姓重新形成以东南浙赣苏、西北陕晋为中心的两大块严姓聚集区。

- 清康熙年间,严姓始有从福建、广东等地渡海入台者,雍正和乾隆年间,入台者数量渐增。

- 分布:严姓人口约有 220 万,约占全国人口的 0.18%。在甘肃省有一定数量的严姓人口分布。从全国来看,严姓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苏、浙江等省份。

3. 姜姓

- 起源:

- 源于神农氏:姜姓出自远古的炎帝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西一带),以水命姓为姜。炎帝裔孙伯夷曾佐尧帝掌管四岳,后又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吕国历经夏、商、周三朝,到周穆王时,吕侯支孙吕尚(即姜子牙)封于齐,是为齐国始祖。姜姓后裔在山东等地繁衍发展,成为姜姓的重要一支。- 其他来源:历史上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为姜姓。例如,羌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在与汉族的交流融合过程中,有部分族人改为姜姓。

- 变迁:

- 姜姓在先秦时期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

-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是姜姓的重要诸侯国,随着齐国的兴衰,姜姓族人也不断迁徙。

- 秦汉时期,姜姓已经分布到了全国各地。

- 魏晋南北朝时期,姜姓受到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也有一定的迁徙和分布变化。

- 隋唐以后,姜姓在政治、文化等领域都有不少杰出人物,如唐朝的姜公辅等,姜姓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 分布:姜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在全国分布广泛。在甘肃省也有姜姓人口分布。从全国来看,姜姓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等地。

4. 皮姓

- 起源:

- 春秋时,一是周卿士樊仲皮的后代,以父名为姓,相传姓皮;二是郑大夫子皮的后人,亦以父名为姓,相传姓皮。

- 变迁:

- 皮姓在历史上的发展相对较为平稳,没有经历大规模的迁徙和改姓等情况。

- 随着人口的繁衍和迁徙,皮姓逐渐分布到全国各地。

- 分布:皮姓人口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甘肃、湖北、湖南、江西、重庆等省市。在甘肃省通渭县有皮姓族人分布。据一些老人的口述,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也分散居住着数千人的皮氏族人,且这支族人是从四川迁徙而来。

5. 尹姓

- 起源:

- 源于少昊:据《通志·氏族略》等记载,尹姓出自少昊的后代,以邑为氏。少昊是远古时期东夷族的首领,他的儿子殷被封在尹城(今山西隰县东北),其子孙后代就以邑为姓,称为尹氏。

- 出自兮甲:兮甲是西周时期的大臣,字伯吉父,世称尹吉甫。他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和编纂者之一,对周朝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兮甲的后代以他的字“尹”为姓,也形成了尹姓的一支。

- 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历史上一些少数民族如满族、朝鲜族等,在与汉族的交流融合过程中,有部分族人改为尹姓。

- 变迁:

- 尹姓在先秦时期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等地。

- 秦汉时期,尹姓逐渐向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扩散。

- 魏晋南北朝时期,尹姓在北方地区的分布较为广泛,同时也有部分尹姓族人南迁到江南地区。

- 隋唐时期,尹姓在政治、文化等领域都有不少杰出人物,如唐朝的尹思贞等,尹姓的发展较为繁荣。

- 分布:尹姓在全国分布较为广泛,在甘肃省也有一定数量的尹姓人口。从全国来看,尹姓主要集中在湖南、四川、湖北、山东、安徽等省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