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种田:女穿男成扶弟魔中那个弟 > 第37章 一百亩地

种田:女穿男成扶弟魔中那个弟 第37章 一百亩地

作者:阿睿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9 07:48:57 来源:书海阁

第37章:一百亩地

林珩不知道吴老太对他的要求放到这么低。

见吴老太开心,自己也松了一口气。

吴老太这边放好钱,才发现儿子媳妇手上都拿着饼子却没敢吃,她难得地大手一挥道:“你们也吃吧。”然后自己也接过大孙递过来的饼子吃了起来。

这炊饼虽然已经凉了,也有些干巴,但距离晌午饭已经过去两个多时辰,一家人早饿了。

看着家人狼吞虎咽的模样,林珩心里莫名觉得有些激动。

不过,想到可能会发生的劳役,他斟酌再三,还是觉得有必要提前提醒家人。

在这个时代,架桥修路挖渠什么的,都是当官的政绩所在,若他是县令,也很乐意这么做,这样升迁才会更快。

而且,现在这种话题都传到普通百姓间了,说明县里的大人们早在商议此事,只是什么时间的问题。

若到时能用钱赎最好,就怕不能,更别提现在家里的钱还远远不够,还要给大姐家还钱。

他的心情瞬间有些急躁。

见家人手里的饼子都吃了大半,他缓了缓,才道:“阿奶,爹,今日在城里我听到有人说,县太爷今年要给县里修好几座桥。”

“修桥。”吴老太小心翼翼将掉在衣服上的饼子碎屑放到嘴里,停顿片刻道:“修什么桥?”

“阿奶,是在北山河上架桥,估计不久县上就会派人来发役令,到时候都是挑石头、抬木料的重活,我担心爹的身体……”

林珩的话还没说完,林来堂最先反应过来,“大珩,这是真的吗?”毕竟这与他息息相关。

他猛地将口里的饼子吞咽下去,怔怔看向儿子:“没听里正说呀,我现在问问去。”说完,他急吼吼就打算往外走。

林家男丁少,林二牛年纪大了,林珩才十三岁,每次劳役都是林来堂去。

所以,他才会羡慕村里儿子多的人家。

“爹,你等会。”林珩抓住他爹的胳膊:“官府暂时还没来通知,只是回来路上听到几个大叔们谈起,但我想着这事儿万一是真的,咱们也要提前准备,不是吗?”

“是,是!”林来堂心里没有主意,听到儿子的话,心里才稍微没那么急了,也打出一个悠长的空气嗝儿,是刚刚吃东西太急的缘故。

吴老太一脸沉重,“咋在这个时间起劳役?咱家地里的活到时可咋办呐?”

刘氏和林三丫也知道服役的严重性,顿时都停下手上的动作。

林珩没想到一家人的反应这么激烈,顿了顿,他提出自己的想法:“阿奶,趁现在得给爹多补一补,以后我也去干活。”

吴老太幽幽叹气:“补什么补,难不成天天吃肉吗?”

“阿奶,你真是太聪明了,跟我想到一处去了。”林珩故作吃惊的样子,惹得吴老太立刻瞪了他一眼。

吴老太想了想,好像确实要补一补身体。

她将饼子放到一边道:“这样,以后我们三个人一天还是两顿饭,多的分给你爹吃就是了。”

她口里的三个人,自然是家里唯一的三个女人。

听到这话,林三丫快速将想藏下来晚上饿了再吃的饼子塞到嘴里。

刘氏则看着婆婆的眼睛,手上的饼子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了。

林珩:……

他道:“奶,您刚刚可答应我了,只要我能赚到钱,咱们家以后都得吃好点。我就是想让家里吃点肉,多补补身体,而且爹要是去修桥了,咱们家许多的活计都落到您身上,我心疼。”

吴老太埋着头沉思片刻,她嘴上道:“只要是你买的我就吃。”心里却想着,看来只能买点猪肝什么的,给儿子补补身体了。

林珩愉快地接受了这个提议,他早察觉到吴老太那会儿是在敷衍他,虽然眼下他手上一文钱也没有了,心里却不再担心买肉的事情。

因为他突然想起那日挖茯苓回来的路上,他好像看到过另一味药材。

看着大孙皮笑肉不笑的模样,吴老太没好气道:“你也给我干活去。”她又指着其余的几人:“还有你们,一个个的还不出门,还磨蹭什么呢。”

林珩吐了吐舌头,跟着林来堂刘氏几人身后,朝后山的方向而去。

他家的稻田分布在好几个地方,后山上、河对岸,还有周围的矮山附近,有的都快连接到隔壁许家村农户们的稻田。

村里的稻田大多是露田。

大魏朝开国时规定:“十五岁成丁男子分桑田二十亩,露田四十亩。”

“桑田归农户所有,可以买卖,但只能种桑榆枣之用。”

“露田归官府所有,不许买卖,只许种植谷物,每个成丁需年缴二石(一石约一百二十斤)谷物作为地租,男满六十岁露田减半,身死露田还回官府。”

大魏桑田令:“每户应种植桑树不少于五十株(可用同等产出的麻替代)、榆树不少于三株,枣树不少于五株。每年缴纳绢一丈五、丝三两或麻三斤、枣十斤。”

林珩家里,成丁的虽然只有他爹,他爷刚好过了六十岁,算下来,他爹有六十亩地,他爷爷有四十亩地,他们家共计一百亩地。得知这个数字时,林珩整个人都呆了,半天没能合上嘴巴。

他终于明白为何家人每天都要早出晚归去地里干活了,因为单单是拔草都拔不赢呐。

如此这般,想精耕细作是不可能的,勉强能跟上农时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多数人家地里的收成都像瞎眼鸡叼虫子,全凭运气。

怪不得前些时日村里人帮他家插秧时,吴老太会那么高兴,虽然这是给人家五文钱和一碗汤为代价的。

因为在农忙时节,男人们是直接被当成牲口用,女人则直接被当男人用,就连五六岁的孩子都得去地里帮忙,家里自然不会给他们发钱。

然则,大魏开国已有百余年,许多地方的露田和桑田早就不够分了,官府现在鼓励开荒,前三年免租免税。

但北山县的大部分农人们都不积极。

因为北山县多山,露田分的不止是田,多是连接着山的坡地,山坡上的水田还是祖祖辈辈们一点点挖出来,养出来的。

村里的稻田东一块西一块,传到现在,也只有零星几户人家的稻田勉强能连在一起。

村里人已经不在意露田以后要收回官府了,毕竟一个村的田都差不多,等身死,也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

林珩跟着家人开始往上爬。

满山苍翠,一身薄汗被徐徐的微风抚过,凉丝丝的,暖融融的,十分惬意。

才爬到半山腰,他就看到好几处稻田和旱地,里面都种着各种农作物。

“爹,这是咱家的露田吗?”林珩站在杂草丛生的缝隙里,看着一棵硕大的泡桐树问:“为何种了这么多树?”

“这哪里是咱家的。”林来堂想着劳役的事情,心情沉重,说了一声后就不再解释。

林三丫看了看爹,又看向弟弟一脸兴奋的神色,不带任何感情地提醒道:“咱家的露田在前面。”

林珩顿时看着她。

林三丫只得清了清嗓子道:“从这座矮山翻过去,就能看到咱家的几块稻田,咱家的山上种的树很多,有杨树、苦楝树、香樟,山茶,还有松树。”

“为何要种这么多种类的树?”林珩不解。

林三丫皱着小眉头看向弟弟,她不明白弟弟是没话找话还是想干嘛。

前面几种不管是家里盖房,还是娶媳嫁女,都要这些木材做梁做檩,做床做柜子,村里每家每户都会种一些。

而山茶树则是用来榨油的。

只不过山茶油吃起来刮人,农户家庭,本来吃的油水就少,再吃茶油炒的菜,一股苦涩味不说,吃完感觉肚子更饿了,寡撩撩的难受。

这些常识,连她一个小姑娘都知道,弟弟难不成是傻了?林三丫朝他翻了个白眼道:“自然是各有各的的用途。”

林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