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 第128章 秦吏,当替大王牧民,替秦人主持公道!

蒙恬脸上带着笑。

相比于有秩固,他对于那位史子,更为看好。

“大王,末将此行最大的收获,并非有秩固!”

蒙恬抖了抖马缰,朝着秦王政,道:“而是有秩固的孙儿,史子岷!”

“哦?”

闻言,秦王政一勒马缰,战马停下。

秦王政看向了蒙恬,眼中带着好奇与询问。

察觉到秦王政的动作,蒙恬也是一把勒住马缰,让战马停下来:“史子岷,年仅六岁!”

“起初,末将也不以为意!”

“直到.......”

见到蒙恬有些犹豫,秦王政断然开口:“直接说!”

“直到什么?”

犹豫了一下,蒙恬尴尬一笑, 道:“末将初至有秩固家中,为了取信对方!”

“将大王的事,改编了一下套在了末将身上!”

“当时,末将多了一句嘴,说是,心中苦闷而出来借着火炕一事,透透气,散散心!”

蒙恬用余光瞥了一眼秦王政,见到秦王政神色未变,继续开口,道:“当时,末将询问有秩固,此事当何解?”

“有秩固,欲言又止!”

“而史子岷,却直言,末将乃家族后子名正言顺!”

“让末将亲近阿媪!”

“只要亲近阿媪,有了阿媪的支持,末将便可以与族叔分庭抗礼,然后争取族人,最后彻底的坐稳家主之位!”

说到这里,蒙恬话锋一转,道:“史子岷,极为的聪明,读书也多!”

“晚上,末将与史子岷,同处一处火炕!”

“他叫破了末将的身份!”

“长史王绾与史子岷也接触过!”

“史子岷,能够进入武吏学室,便是因为长史王绾!”

“末将得知,太医巫灸去过洮里,为岷制定了药浴以及食补方案!”

“哈哈......”

这一刻,秦王政莞尔一笑,意味深长,道:“他既然叫破了你的身份,这就意味着他也猜出了那个故事的人,是寡人吧?”

闻言,蒙恬一愣,随即点头,道:“大王猜的对!”

“然后末将重新问了那个问题!”

“史子岷,说他最近读了《周礼》,对于周公旦有一些了解!”

“说是大王,占据大义之名!”

“只要平日多亲近太后,太后与大王乃是母子,天然会支持大王!”

说到这里,蒙恬顿了一下,然后朝着秦王政直言,道:“史子岷,问末将询问,大父是不是辅政大臣之一?”

“末将点头称是!”

“史子岷言:大秦铺政三人,一人为太后,一人为上将军,另外一人为相邦!”

“太后与大王乃是母子,只要大王多亲近太后,太后自然支持大王!”

“而大父,乃是大秦上将军,大父代表着大秦锐士的意志!”

“而末将乃是蒙氏的后子!”

“大父将末将与蒙毅放在大王身边,便是最大的表态!”

“如此一来,大王有太后与大父支持,二对一,自然占据优势!”

“而且,大王有大义之名!”

“可以拉拢宗室........”

........

说完,蒙恬沉默了。

秦王政心中感慨万千。

一个远在临洮县洮里的乡野少年,竟然一口道破了他的困局。

让人匪夷所思!

他的大秦,竟然有如此少年奇才,当真是可喜可贺。

这些年,他也是耳闻过甘罗之名。

但是,相比于甘罗,秦王政看来,这位史子岷,无疑更为出类拔萃。

许久,秦王政回过神来,看向了蒙恬,道:“如此奇才,你就没有带回咸阳?”

这一刻,蒙恬摇了摇头,道:“大王,史子岷言,这事,大王与末将知晓就是了!”

“若是多一个人知晓,他就多一分危机!”

“他不想前来咸阳,怕死在咸阳!”

“嗯!”

微微颔首 ,秦王政开口,道:“这些事情,确实是对于他并非好事!”

“慧极必伤!”

“而且,咸阳乃是漩涡中心,寡人现在连自保之力都没有!”

这一刻,秦王政话锋一转,道:“蒙恬,今日寡人心情大好,试一试,看你我谁猎杀的猎物多如何?”

“驾!”

说完,秦王政不等蒙恬回答,纵马而出。

“我......”

“堂堂秦王,也耍赖!”

无奈摇头,蒙恬纵马追了上去。

他要保护秦王政,自然是要随侍左右。

相比于蒙恬,秦王政心中难得的畅快。

岷的话,让他一下子心中安定了下来。

周公旦的事迹,他自然也是一清二楚。

这些年,他读了不少书,自然是清楚,岷的意有所指。

等!

如今的吕不韦,便是周公旦。

而他便是成王。

这一刻,秦王政也是意识到,自己有些疏忽赵姬了。

昔日的回忆,冲击秦王政,让秦王政有些懊恼。

这些年,他忙于学习如何做一个好太子,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秦王。却疏忽了,他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人。

如今先王薨,就留下了他们孤儿寡母。

现在的赵姬,反而是最需要人陪伴的时候。

........

文吏学舍。

如今已经在开始学习《除吏律》,岷听得很认真。

这些令史讲解,不光是按照教本上的内容,更是会以自身的经验,穿插讲解。

在岷看来,这些内容,才是精华。

如今他已经在文吏学舍近乎一年了。

与各位令史也都熟悉,与众史子也逐渐有了交集。

也正是因为如此,岷开始表现得优秀一些。

这个时候,令史忠开口,道:“凡为吏之道,必精绝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苟,审当赏罚。”

“这要求,秦吏具备那些品质?”

此话一出,学舍中一片安静,许久,岷开口,道:“禀令史,《为吏之道》要求,秦吏当具备五种品质。”

“分别是,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

闻言,令史忠眼中掠过一抹惊讶,看向了岷:“岷史子,何为秦吏?”

这一刻,岷沉思片刻,朝着令史忠,道:“秦吏,当替大王牧民,替秦人主持公道!”

“秦吏当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清正廉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