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 第204章 秦王巡河渠,主吏谋以后。

郑国渠!

名震当世,以及遗泽后世的水利工程。

这位郑国,虽然是韩人,带着特殊使命而来。

但,为当下的大秦,以及未来大秦帝国盘整漕渠,以及连接断路,修建驰道,立下汗马功劳。

秦王政也是突然想起来了。

他隐约的记得,那个远在临洮县的少年,提及过这一条河渠的好处。

很显然,不是吕不韦一人看重这条河渠,可以说,整个关中,都在期待,期盼着这条河渠。

那么多大秦的水工,经过数月的论证,得出来的结论,虽然让秦王政有信心,但,竹简上的数据,终究是不如亲眼所见来的真切。

.......

秦王政亲至河渠,想要见证水利兴盛。

而远在临洮县的岷,正在翻看着案卷。

片刻后,不由得会心一笑,相比于往年,今年的临洮县耕地面积增加了三成。

虽然都是新开的荒地,初年的庄稼几乎不会太好,但,只要过了这一年,生土化为熟土,加上农家肥的推广,这些田地可以活人无数。

不光是朝廷受益,临洮县的庶人也会受益。

像临洮县这样的偏远县城,想要繁华,就只有一条路,多种地,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除非是,兴盛商贾,亦或者进一步放开限制。

曾经的岷,便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家子,自然是清楚,如何才能将这些发展起来,变得繁华。

但是,那不是一个主吏就可以完成的雄心壮志。

更何况,现在他的未来如何,至少不由他说了算。

虽然他想过,通过这一次的高等选拔考核,从而完成从地方到中枢的跃迁,但,结果如何,他说了不算,就算是秦王政都做不了主。

现在这一切,都需要吕不韦点头。

他与那位传奇,有过联系,但,他们时至今日,尚未见过。

对方如何想,他也不清楚。

但,想要发展一地,至少也需要五年时间。

在没有明确的任命下来之前,在没有绝对的权势下,岷不会轻易乱动,有些时候,上位者的一道命令,在不了解实际情况,有没有确定的制度下,很容易形成烂尾工程。

到时候,当地的庶人不仅不能受益,反而会受苦。

因为留下的那些烂尾工程,那些罪孽,到最后,只会让当地的庶人背负,让他们用自己,以及子孙后代来偿还。

在前世,岷见过人心险恶。

也曾努力爬上高位,成为了半个肉食者。

但是,这一世,有机会,他还是想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好官。

为民做主,向偶像致敬。

可以说,他曾经背弃了他的信仰,背弃了那么多年的教育,如今回过头来,有了重来一次的机会,他的选择,却截然不同。

人都是一样的。

不管是多么的大奸大恶之徒,在最初,亦或者最后,都想要做一个好人,都想要功成名就,让无数人爱戴,争一个万世之名。

此时此刻的岷,便是这样的心态。

所以,他的选择,他的决策,都很谨慎。

“尘,春耕进展如何?”

“禀主吏,劝农吏员已经深入乡野,今岁由于劣马,驴子等加入,增加了耕地的方便,进展很快!”

书吏尘看向了岷,语气恭敬,道:“预计再有一月,便可以完成春耕,今岁的耕田增加了三成,按照《田律》,新开荒的耕田,免除税收三年,免除田租三年。”

“只要上天给点面子,今岁的临洮庶人,会比往年更为的轻松一些。”

“嗯!”

抿了一口白水,岷看向了尘,道:“将莨夫等人请过来,春耕结束也快了,修桥一事当无缝衔接!”

“要不然,很快就是农忙,然后又是秋收,这会耽搁很多时间!”

“这两座桥,今岁必须要完成通车!”

“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狄道那边传来了消息,在临洮县修建砖瓦工坊的申请得以通过。

同时由狄道的砖瓦工坊,派遣工匠过来协助。

与此同时,咸阳那边也派遣一些工匠过来,从而让临洮县的工坊,能够早日形成规模。

得到这个消息,岷不由得笑了起来。

有了砖瓦工坊,将会进一步的解决临洮县的就业,增加县府的钱粮收入,同时减少氓流,这对于临洮县的吏治,以及稳定有很大的作用。

“我等见过主吏!”

片刻后,莨夫等人来到了公廨,朝着岷见礼。

看到莨夫等人,岷笑着开口,道:“诸位,久违了!”

“坐!”

“诺!”

等到众人落座,书吏送上了白水,岷笑着开口,道:“今日将工师以及诸位请过来,便是为了岷水桥的复工,以及洮水桥的修建。”

“根据各地传来的消息,临洮县的春耕,将会在一月后结束。”

“我的意思是,从现在开始我们便开始准备,等到春耕结束,便立即接洽修桥复工!”

说到这里,岷顿了一下,看着莨夫等人,道:“与此同时,临洮县向狄道申请的,增加砖瓦工坊的申请已经通过。”

“狄道,与咸阳都会派遣工匠过来协助临洮县完成此事。”

喝了一口白水,莨夫笑着开口,道:“主吏,这是好事,岷水桥也许赶不上,但是洮水桥来得及!”

“有了砖瓦工坊,可以节省很多的钱粮与民力。”

“这一点时间,我们也没有干坐着,一直在深入洮水与岷水进行勘察,绘制出了漕渠图,以及选定了洮水桥的地址。”

“只要民力跟得上,当下就可以复工!”

“嗯!”

微微点头,岷笑着开口,道:“这段时间,诸位的忙碌,我是看在眼中的,县府也不会忘记诸位的功劳!”

“诸位走遍了临洮县,也去了各乡,觉得砖瓦工坊设置在何处比较合适?”

“不瞒主吏,东山乡比较适合!”

一个不起眼的工匠埕开口,语气之中满是自信,道:“这些日子前往东山乡的过程中,我也仔细的看过了,那边的土壤适合烧制秦砖。”

“而且在那边,最多的是牧民!”

“临洮县属于半农半牧,将工坊放在那边,可以减少对于农田的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