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 第227章 旷古大旱,主祭秋祭。

此话一出,蔡泽沉默了。

他作为大秦上卿,纲成君,曾为秦相,自然清楚,朝令夕改意味着什么。

若是吕不韦朝令夕改,自商君徙木立信建立的国府公信,将会荡然无存。

“相邦十万户侯都凛然不惧,老夫不过五千户,又有何惧哉!”

蔡泽灌了一口酒,苍老的面容上露出罕见的豪气:“为了大秦!”

“老秦人难道还能生吃了我们不成。”

“不就是童谣么!”

“简单!”

........

一夜之后,又一首童谣出现,传遍咸阳。

只是相比于之前的童谣,传唱度不高,只是在慢慢的传播。

这一日,岷与固带着礼物,前来拜访赵族。

这一刻,他不是临洮令,固也不是三星亭亭长,两人的态度很低,但是,赵族不敢怠慢,赵族家主带着族中青壮,前来迎接。

“老夫见过上令。”

微微抬手,制止了赵族家主行礼,岷拱手,道:“岷见过赵家主,一别多年,家主健硕依旧,可喜可贺!”

“托上令的福。”

寒暄几句,赵族家主伸手邀请,道:“上令,固,此地不是说话之地,里面请!”

“府上已经准备小宴!”

“有劳!”

点了点头,岷笑着伸手,道:“赵家主,请!”

客厅之中,菜肴被端了上来,歌舞开场,秦酒也被温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舞姬退去。

场中气氛浓烈,赵族家主笑着,道:“上令此番前来,不知有何效劳之处?”

“赵家主不必客气!”岷喝了一口茶水,略微皱眉,哪怕是几年了,他依旧是喝不惯这个味道:“此番前来,非临洮令,而是晚辈。”

“我与大父前来,接大母回去。”

“临洮县诸事平稳落地,大父也有时间照看大母,清水乡虽然也不远,但,大父还是三星亭的亭长,若大母在赵族,两人见面也是有些难处。”

“好!”

不多时,固离开了客厅,被赵族的人,带着去看望赵蒹葭。

“临洮县乱事,多亏了赵家主援手,岷感激不尽。”这一刻,岷神色肃然,朝着赵家主行礼,以表谢意。

“都是临洮县人,老夫也不希望临洮县混乱,更何况,上令也是为了临洮县。”

赵族家主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意味深长,道:“老夫在过往这些年来,清楚的意识到一点,那便是稳定才无大错,与庶人同行,才能无敌于世。”

“上令初入官场,当切记,只有一个人内心装的下这些庶人,才能一路走下去。”

“老夫见过尔虞我诈,也见过各种阴谋诡计,但,只有和光同尘,脚踏实地,才有可能达到游刃有余.......”

“驾驭人心,才是最难的。”

........

“岷多谢家主教诲!”

这一刻,岷起身,朝着赵族家主,认真的行礼,眼中满是尊重。

赵族家主,算是他的第一个贵人。

有了前世的经历,岷已经不是一个真正的小孩子,自然清楚,在成长的路上,有人耳提面命,教授自己数十年总结的生存经验,这是何等的幸运。

“哈哈.......”

大笑一声,赵族家主开口,道:“这些只是老头子的个人浅见,未必就适应你这种少年天骄。”

“只要你不觉得老夫啰嗦就好!”

“不会!”

岷笑了笑,朝着赵族家主拱手:“家主之恩,岷,铭感五内。”

.........

八月中,关中的旱灾越发的严重。

就连浩荡渭水都下降了许多,一时间,朝野惶惶,吕不韦开始救市,也开始救民。

与此同时,整个大秦朝野也开始了秋收。

从咸阳到各大郡县,都开始了秋祭,特别是旱灾严重,人们对于秋祭更为重视。

正是因为旱灾,不得已岷亲自参与了捕猎。

他在黄粱的护卫下,与刘青指挥着县卒,在东山之中,射杀了各种野兽,其中有一头鹿,一头虎,数十只兔子等。

洮水祭台上。

临洮县的庶人围绕,刘青带着县卒维持秩序,青禾担任司礼,岷做主祭。

案头上,祭品上供。

“临洮县秋祭启!”青禾一声大喝,场面在瞬间变得庄严,所有庶人目光都看向了正在走向高台的少年。

岷一身常衣,登上了高台,开始宣读祭文。

“皇皇谒瞻先祖........报社酒,以告之所以兮。”

“今,岷,添为临洮令,代一地庶人 ,祭祀后稷,以求丰收。”

.......

“伏惟尚飨!”

祭祀结束,岷看了一青禾:“将肉食,分于庶人,从今日起,各地工程停工,县府派遣官吏,深入乡野,督导秋收。”

“诺!”

欢呼声席卷洮水,庶人载歌载舞,一时间,热闹无比。

站在高台之上,岷望着沸腾的庶人,眼中掠过一抹肃然,对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而言,春耕与秋收无疑是一年之中,最最重要的是时刻了。

他也种过地,自然清楚,这种等待丰收的喜悦。

只是旱灾,已经很明显了,洮水与岷水水位都在下降,明年在饥年的基础上,还有蝗灾。

对于这些庶人而言,这种饥荒年,往往是风险最大的时候。

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太差了。

但是,一地数万人,就算是他,有些时候也觉得无力,更何况,秦法有定,面对灾年,朝廷不会赈灾。

而是朝廷给予帮助,主要还是要依靠自己。

类似于后世的以工代赈。

“上令,这是一个值得开心的日子,您为何?”青禾明显察觉到了岷神色的沉重,压下脸上的喜色,走到了岷的跟前,轻声询问,道。

“关中的旱灾之兆,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相邦已经在咸阳开始救市,以稳定粮价,但是,山东诸国也开始了动作,阻击大秦商社活动。”

岷神色复杂,看了一眼青禾:“我从一些典籍上看到过,但凡是这种规模的饥年,不会短时间内结束。”

“几乎都会延续数月,甚至于数年!”

“而且,在饥年,往往容易爆发蝗灾。”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