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 第54章 甲杀人,不觉!

“传令,攻城!”

魏无忌眼中情绪收敛,尽数化为坚决。

这是他的最后一战, 自然要全力以赴。

“诺!”

中军司马点头,传令奔走,短短时间,六国联军集结,号角长鸣,战鼓隆隆而起。

端氏上空,杀机凝聚,战云密布。

指挥云车之上,魏无忌负手而立:“攻!”

中军司马大喝:“上将军有令:攻——!”

“上将军有令,攻——!”

“上将军有令,攻——!”

传令兵奔走,与此同时,云车之上,五色令旗变动,打出一道道旗语。

轻衣死士向前,云车随后。

大战爆发。

联军的举动,第一时间被传入秦军幕府。

蒙骜脸色肃然,断然下令:“按计划行事!”

“端氏,必须要抵抗半个月时间,为主力大军的布局争取时间!”

“同时也要在端氏,依靠高墙,消耗联军的有生力量!”

“诺!”

伴随着蒙骜的一声令下,端氏之战正式打响。

箭矢如雨,交织在端氏城头。

死亡的气息正在增加,喊杀声不断,号子声此起彼伏。

蒙骜立足于城头,望着黑压压一片的六国联军:“擂石滚木就位,传令,轻衣死士上城头,阻止六国死士登城!”

“弓弩手射杀........”

这一刻,桓齮开口,道:“上将军,要不要以猛火油淋城头?”

“暂时不用,我们的猛火油也不多!”

蒙骜神色肃然:“端氏,只是一个过渡,不能全力而为之!”

“我们的目标不是攻,也不是死守!”

“而是要借助端氏城,消耗六国联军的有生力量!”

“只有消耗他们,打压他们的士气,这样一来,对于接下来的大决有帮助!”

“桓齮将军,此处本将盯着,你盯着他处!”

“诺!”

点头答应一声,桓齮转身离去。

他清楚蒙骜的战略,那便是先守,至少在半个月内,端氏不能被攻破。

端氏城前,大战爆发,大军攻城,浩浩荡荡。

联军中军。

“上将军,秦人擅长于进攻,特别是蒙骜也不擅长防守,为何.......”

鞠武有些不解,他总觉得蒙骜是故意为之。

“秦人数年内连丧三王,如今新王登基,朝局不稳!”魏无忌眼中掠过一抹笑意,语气幽幽,道:“在这个时候,压力自然是落在了蒙骜的身上!”

“新王登基第一战,若是秦军大败,对于那位新王的威望,将会是致命打击!”

“为了新王的威望,战败的后果,自然不能是新王承担!”

“那就只能是作为大秦上将军的蒙骜承担了!”

“所以,这一些日子以来,从高都开始,蒙骜的战法都很保守!”

“以至于,没有发挥出大秦锐士之长!”

说到这里, 魏无忌眼中笑意化作冰冷杀意:“传本将令,云车推进,搭建云梯,轻衣死士登城,攻城车攻城——!”

“诺!”

点头答应一声,中军司马大喝:“上将军有令:云车推进,搭建云梯,轻衣死士登城,攻城车攻城——!”

.......

半个月过去。

紧张的气氛终于是松懈了 一二,令史书于这一日走进了学舍:“今日,本令史,讲解封诊式,关于狱史处理案件的每一个步骤!”

“每个史子,在最后,都要写下自己的见解!”

“诺!”

书站在台上,望着众史子,道:“在这之前,诸位史子当记住这些词汇,再往后,诸位会常用!”

“掠治!”

“爰书!”

“讯!”

“鞫!”

“论!”

书语气肃然,声音中气十足:“《法律问答》有一句:甲杀人,不觉!”

“岷史子,何意?”

闻言,岷起身拱手回礼:“禀令史,意为某甲杀人,但官府不了解犯罪事实,也就没有办法进行审理!”

“此乃官府行事准则,不告不理!”

“很好!”

书点了点头:“不告不理,这四个字用得好!”

“为了让官府觉,就必须要有人去告!”

“告,便是审案第一步,必须要有人告,亦或者自告。”

“所谓,告者,便是向官府检举告发犯罪行为!”

“官府受理后,案件与告者相关,告者,需要与被告者,对簿公堂!”

.......

“第二步,便是定名事里。”

“受理举报后,官府会出动亭长,游徼,求盗,前往案件发生地往诊(调查),确定犯罪者,将其执(逮捕)。”

“若犯罪事实清楚,则为捕。”

“被执后,则系(暂时拘押)。”

“则由县府负责,以县丞为首,狱史,令史负责审讯!”

“在审讯开始前,先要确定被告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身份,有无前科,出身地,将这些全部记录下来,发往出身地核实。”“并要求以书面形式答复!”

喝了一口凉茶,书继续,道:“定名事里结束,便是审讯!”

“以物证为主,人证为辅,仵作,出具鉴定文书!”

“然后是互诉!”

“告者,与被告者说完,问题不清楚,供词自相矛盾,狱史问诘。”

“到了这一步,基本上都能结案,若是反复翻供,拒不认罪,则掠治。”

“下一步,则为读鞫(对于犯罪事实的认定)!”

“读鞫之后,为论(宣读判决)。”

“若是论后,不复,则要乞鞫(上诉)。

.........

岷对于这个程序,多少还是有些了解。

后世的大致上,也就是如此,除了有国家的公诉人员之外,大体相同。

而且,他手中有丘夫子所赠的《封诊式》,对于上面的审案过程,以及文书形式,自然是研究过。

“秦王子楚三年,三月甲申日,尤诬松盗牛,事发于临洮县,三星亭。”

“........”

书说了一系列的条件,然后看着众史子,道:“按照今日所学,作文书,也可以自己添加一些条件,以求全面!”

“三日后, 交于本令史!”

“诺!”

点头答应一声,目送书离去。

在岷看来,大秦的学室教育,太过于粗犷。

这样的教学方式,堪称是速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