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 第56章 如今李斯欲求出仕,那韩非........

“大父,尚在壮年!”

“尚能日食数斗,自然可以养家!”

岷眼中带着笑意,先是安抚了一些固的情绪 ,然后才开口,道:“三年学室考核,不能被除为史,会牵连很多人!”

“令史,上令,以及大父,包括学室令!”

《秦律杂抄》中规定:驾驺除四岁,不能驾驭,赀教者一盾;免,偿四岁徭戌。

意思是,《秦律杂抄》中规定,学习驾车学了四年还没有学会,教官会被罚一面盾牌,学徒也要被除名,还要补偿四年的徭役,戌役。

他这个情况,年岁不够,若是未能除为史,县令,县尉,学室令都得赀二甲。

《岳麓秦简》记载,一副铠甲约1344钱,一面盾牌384钱。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岷清楚,他进入学室,属于违规,但不违法,想要不被找麻烦,那就要表现得足够优秀。

最重要的是,不能给帮助自己的人,带来麻烦。

这是岷做人的准则!

老头子收了餐具,然后搬来准备好的石块,以泥土准备搭建,这个时候,岷找来一些堆积在院落的穗壳。

混在了泥土中。

“这是?”

这一刻,岷顾左右而言它:“混点,暖和一些吧!”

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说出一个漏洞很小的答案,但是,这件事,根本难以找到解释。

所幸,这些日子以来,老头子早已习惯了岷的不同寻常。

将穗壳儿与土混合均匀,加了清水。

一刻钟后,老头子便将砌好了两面低矮的石墙,就是有些粗糙,连岷都有些看不过眼。

很显然,老头子在泥水匠这方面,没有半点天赋。

最后,用剩余的泥土将墙面涂抹了一遍,打开主屋的门,等着风干。

将手洗净,固也有些乏了,坐在大石上,看着岷,道:“暂时将彘与豕买来,先行喂养吧!”

“想要修缮圈与溷,要等到购置这座院落,那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正好,彘与豕也要时间去长大!”

闻言,岷笑着, 道:“那大父,便一道购置两头小彘,一头豕!”

“我们也要养一头彘,用来食肉!”

“好!”

.......

老头子去了贾市。

而岷则去了田埂上,拔猪草以及艾草。

两个人都在努力的在这个艰难的世道上,争取让日子过得好一些。

正如这个时代,那些为了活着而挣扎的人们, 心酸而又无助。

他们至少还有希望!

咸阳。

国府。

“相邦,上将军与六国联军在端氏大战,已经快要半月了!”

王绾神色复杂,朝着吕不韦,道:“战况,对于上将军不利,我们伤亡不少!”

放下手中的茶匙,吕不韦抬头看了一眼王绾:“王绾啊,你可知此战,六国联军伤亡几何?”

“臣看过上将军送来的军报,我军与六国联军,伤亡二十比一。”

王绾喝了一口凉茶,朝着吕不韦拱手,道:“但,联军伤亡,大多数都是轻衣死士!”

“我军也是!”

吕不韦眸光如矩,语气肃然,道:“六国联军已成,合纵之势复苏,这一战,我们不得不战!”

“想来上将军也清楚这一点!”

“不能重创六国联军,合纵之势难以瓦解!”

“如今六国联军,因为高都之败,以及信陵君的缘故,士气大振,并非大决的时机!”

闻言,王绾微微点头,语气幽幽,道:“但是,相邦,现在朝野上下,皆有声音传出,对于上将军不利!”

“其意直指大王与相邦!”

喝了一口凉茶,吕不韦深深看了一眼王绾,一字一顿,道:“晚些时间,你去一趟章台宫!”

“让大王颁布诏书!”

“上将军历经三朝,劳苦功高,如今正在关外,与六国联军大战,为大秦浴血奋战!”

“朝野上下,需同心戮力!”

“敢有中伤上将军与大秦锐士者,按叛国罪论处!”

“诺!”

点头答应一声,王绾忍不住,道:“相邦与太后........”

“本相与太后,不适合出面!”

吕不韦眼中掠过一抹精光,语气肃然,道:“收大秦锐士之心,唯有大王可以,除此之外,任何人为之,当死!”

这是底线!

也是秦王政,嬴姓宗室以及大秦军方的底线。

吕不韦清楚,至少现在他的没有资格,插手军队。

一旦他起了这个心思,他这个相邦,都坐不稳,那些宗室以及秦国朝堂上的势力,平时互斗,彼此都看不上眼。

但是,涉及到了根本,他们便会抱团。

他已经不是那个单纯的大商了。

为相三载,如今的吕不韦早已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他比大多数人更清楚,什么能动,什么不能动。

说到这里,吕不韦朝着王绾,道:“王绾啊,你对于那位少年如何看?”

“甘罗少年神童,确实不凡,不过以臣观之,他走的是策士之道,而非一如其大父.......”

王绾自然是清楚吕不韦指的是谁。

喝了一口凉茶,吕不韦沉吟许久,道:“过些日子,你考察一些他的学识,若是学识不错,便让他在相府担任左庶子。”

“诺!”

看着王绾一脸的严肃,吕不韦不由得笑着,道:“不用如此严肃,也算是你我闲聊!”

“那位荀子,你了解么?”

闻言,王绾一愣随即朝着吕不韦:“相邦所言,想来便是那位三任稷下学宫祭酒,如今的兰陵令?”

“嗯!”

“荀子名满天下,想来也是无人不知吧!”

王绾抿了一口凉茶,眼神中带着笑意,道:“不过,听闻荀子最出色的两个弟子,转修法家!”

“前几日,荀子向本相举荐了一个人,叫做李斯!”

吕不韦笑了笑,意味深长,道:“应该是荀子转修法家的弟子之一,这几日就会来咸阳!”

“到时候你接待一下!”

“问问他的选择!”

“诺!”

点头答应一声,王绾沉吟片刻,道:“相邦,以我所闻,荀子最为出名的弟子,一个便是李斯,另外一个是韩非!”

“如今李斯欲求出仕,那韩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