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秦时明月之煌良一梦 > 第115章 风雨已至

秦时明月之煌良一梦 第115章 风雨已至

作者:此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9 13:52:47 来源:书海阁

当然,张良并未向姬煌透露他在大街上偶遇韩信的详情。姬煌见张良已妥善安排一切,便主动分享了他从将军府扶苏处获取的最新消息,与张良共同探讨。

"嬴政此举,意在从思想层面掌控天下百姓,更欲让六国遗民忘却故国的辉煌文明,此举真是令人发指。" 张良听完姬煌的消息后,心中愤慨难平。姬煌正欲插话,张良却又接着说道:"至于帝国为何独独选中小圣贤庄,恐怕正是看中了其在世人心中的深远影响。"

姬煌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忍不住打断了张良的思绪:“三师公,我认为这个法令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啊。它的目的是统一文字,消除各国之间的文字差异,从而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交流与发展呀。”

张良听到这里,难得地动怒了:“对嬴政来说,这个法令当然是利大于弊的明智之举;但对六国的百姓来说,它带来的弊端远远超过了好处。想要消灭一个国家,首先要让那里的人民忘记自己的历史;想要毁灭一个民族,必须先摧毁他们的文化根源。而文字,既是历史又是文化的载体,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姬煌没有再跟张良争论下去,他选择了退让,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经历过故国覆灭的痛苦。

张良意识到自己刚才有些失态,情绪过于激动,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然后让姬煌先退下去休息。姬煌离开的时候,突然发现二师公颜路正站在不远处。姬煌恭敬地向颜路行了个礼,然后才转身离去。“二师兄?”张良听到脚步声转过身来,一眼就看到了颜路。颜路点了点头,表示回应,然后慢慢地走近张良,开口问道:“你和子燹之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矛盾?”张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颜路继续追问:“那你们为何会起争执呢?”张良叹了口气,说道:“此事说来话长,我与子燹理念不同,故而产生分歧。”颜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那你现在有何打算?”张良沉默了片刻,回答道:“我会尽量与他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颜路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只是静静地看着张良。过了一会儿,张良忍不住问道:“二师兄可是有话要对我说?”颜路摇了摇头,手中拿着书卷,转身缓缓离去。张良望着颜路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着他的来意。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小圣贤庄内一片宁静。学子们纷纷起床,有条不紊地整理着装、收拾床铺,展现出良好的生活习惯。然而,唯有子由一人仍沉浸在梦乡之中,与周公尽情畅谈。

子聪见状,急忙上前推醒他,焦急地说:“子由,已经到卯时了,快点起床!”原本还沉醉于梦境中的子由听到这句话,立刻从榻上弹了起来,手忙脚乱地穿上衣服。

此时,子慕也已经醒来,站在床边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一丝戏谑的神情。他故意大声说道:“今天竟然敢赖床,你死定了!还不赶紧去开门?快快快!”子由无奈,谁让今天轮到他开门呢。于是,他迅速穿好鞋子,飞奔至门前,用力将门拉开。

门一打开,一股冷风扑面而来,紧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群戴着铁面具的秦国士兵,他们整齐列队,气势威严。这突如其来的景象把子由吓得不轻,他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

子慕紧跟在子由身后,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偷笑起来。毕竟,子由平日里与姬煌关系甚好,现在见到这样的场面,让子慕心里暗爽了一把。

儒家弟子们不敢怠慢,纷纷整理好衣装,有序地走出房门,迎接新的一天。

小圣贤庄每一栋建筑的屋顶之上,都站立着四名影密卫。他们各自面向一个方向,严密地监视着下方的一切动静。而庄内的道路两旁,每隔五步就有一对秦兵相对而立,使得原本安静娴雅的小圣贤庄内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肃杀之气。

胜七静静地坐在小圣贤庄门口,他的眼睛紧闭着,仿佛进入了一种冥想状态。然而,就在此时,屋檐上的一滴水珠悄然滴落,眼看就要落在胜七的头顶。但就在水滴即将触及到他的时候,胜七身上猛然散发出强大的内力,将这滴水珠瞬间蒸发。

胜七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凝视着前方。他注意到锁在巨阙剑上的铁链正在微微晃动。于是,他立刻站起身来,大步走下台阶。

与此同时,儒家众人也打开了大门,缓缓走出。走在中间的依次是荀况、伏念、颜路和张良,他们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显得庄重而严肃。在他们身后,是排成整齐六列的儒家众弟子,他们神情肃穆,步伐稳健,彰显出儒家的威严与秩序。

然后每隔五级台阶便站立一对儒家弟子 ,并排而立面向前方。

一队秦军率先而至,立于门前道路之上。一名传令兵骑快马至,从列队分开的秦军中穿过。“公子殿下已经起驾。”

不出片刻,六剑奴随着一队马车来到小圣贤庄门口。为首的马车里坐的正是李斯。李斯等马车停好下车。这时一只苍白的手将马车车帘掀开一角。

“老师,您也来了。”李斯恭敬地上前问候道。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荀况的尊敬和亲近。

荀况斜视睥睨,然后说道:“这次公子到访,李大人又多费心了。”荀况话中有话。

李斯敏锐地察觉到了荀况的言外之意,但他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李斯平静地回应道:“李斯在野时是儒家弟子,而诸位都是我的同门师友。在朝则为百官之长,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因此,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尽自己的本分罢了。”

就在此时,一个阴森而又充满谄媚的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李大人只顾叙旧,也不为下官引荐引荐。荀况先生和齐鲁三杰可名满天下,赵高早有渴慕之心。”随着这声音,赵高缓缓地踱步到了李斯的右后方,脸上带着一丝嗔怪之意,但眼神中的狡黠却难以掩饰。

伏念出声回应道:“中车府令的赞誉实不敢当,小圣贤庄只是些埋首书卷、不问世事的读书人。那些虚名,皆是世人误传而已。”赵高闻言,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道:“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伏念先生身为儒家掌门,竟也深得道家精髓,实属难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