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秦时明月之煌良一梦 > 第117章 北有高楼

秦时明月之煌良一梦 第117章 北有高楼

作者:此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9 13:52:47 来源:书海阁

众人纷纷驻足于楼前。扶苏凝视着儒家这座宏伟的藏书楼,心潮澎湃,有感而发:“北有高楼,与云齐兮,正合此楼写照。”正当扶苏即将踏入之际,胜七巨阙剑的铁链骤然间发出阵阵清脆的碰撞声。扶苏闻言,轻轻转过头来,脸上掠过一抹不悦的神色,淡淡言道:“你们候在外边吧,杀戮之器不要冒犯了这清雅之地。”李斯见状,随即迈步向前,开口说道:“公子,一切还是以安全 为好。”扶苏轻轻斜睨了李斯一眼,缓缓说道:“这里是小圣贤庄,你在担心什么?”

伏念缓步上前,轻轻推开藏书楼那扇厚重的门扉,随后做了一个优雅而诚挚的请的手势,温言道:“公子请!”扶苏先行踏入,伏念李斯紧随其后。后面跟着的是赵高,楚南公,公孙玲珑 ,走在最末的便是张良和颜路了。六剑奴与胜七奉命在外静候。

众人步入藏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满载着竹简的书架。扶苏缓步于书架之间,轻叹道:“‘郁郁乎文哉’,孔圣人之言,实非虚语,诚不欺我也。”伏念紧随其后,一一介绍道:“此区汇聚我儒家历代先贤之经典着作,;彼处则是道家思想的深邃典籍,;至于那边,尽是农桑之术的宝贵典籍。”

扶苏自书架上轻取一卷古籍,展卷细览后神色微变,旋即将其细心归置原处。他缓缓步至楼阁中央,那张最为宽大的案几前,轻轻拾起案上已然摊开的书籍,静心阅读。阅毕,他悠然将书卷轻拢,以双指轻叩其上,似在沉思。此刻的扶苏,面容冷峻,与先前温润如玉的公子形象大相径庭,令儒家众人纷纷揣测,究竟是何等缘由,让其在观阅两卷书后,情绪如此骤变。张良窥见扶苏此番举止,心中暗自揣摩,这或许与昨夜与姬煌的激烈辩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扶苏见状,将手中紧握的书卷轻轻置于案上,那书卷上的字迹似乎还带着他指尖的温度。他随即起身,动作优雅而缓慢,仿佛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宛如星辰般璀璨。缓缓言道:“始皇帝陛下平定六国之后,推行书同文的政策。命令即可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统一使用大秦小篆。这,伏念先生也应该知道吧?”

伏念恭敬地拱手答道:“是。”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充满了对扶苏的尊重和敬意。

“那么,为何这些新抄录的书籍,依旧沿用昔日六国的文字呢?”扶苏皱着眉头,满脸疑惑地发问道。他的目光锐利如剑,直刺向伏念。而以李斯为首的帝国群臣,则如同看戏一般,冷漠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们似乎对这场争执早有预料,只等着看谁能笑到最后。

“儒家创建藏书楼的初衷,乃是为了成为我华夏文明的文化宝库,确保历代先贤的经典着作能够完整无缺地传承于世,让后人可以追思先贤的伟大功绩,从而受益无穷。”伏念拱手作揖,神色庄重地回答道。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儒家使命的坚守和执着。

"伏念先生,您是否已经深刻领悟到始皇帝陛下推行书同文政策的深远意义?" 扶苏的脸色微微缓和下来,但眼神中的质疑之色却并未消散。他紧紧盯着伏念,希望从对方的表情中找到答案。

伏念低下头,恭敬地说道:“始皇帝陛下英明神武,高瞻远瞩,伏念不敢轻易揣测圣意。”他的声音低沉而诚恳,仿佛在表达自己的敬畏之情。

扶苏站起身来,走到案几前,慢慢地踱步。他的脚步沉重有力,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众人的心弦上。他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说:“文字乃是人心之声,文字的不统一,实际上反映出人心的不一致。对于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隐藏最深、最危险的隐患。”

张良欲言又止,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一旁的颜路注意到了这一点,他用眼神示意张良保持沉默,不要轻易打断扶苏的话语。

扶苏并没有因为张良的举动而分心,他继续说道:“自从楚庄王敢问鼎轻重开始,战争就从未停歇过。数百年的时间里,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无数生灵涂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然而,这一切的根源并非其他,而是人心的不安定和混乱。始皇帝陛下深谋远虑,洞悉此中奥秘,因此制定出一系列政策,目的就是要让四海归于一统,让人民的心也能归于统一。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平息天下纷争,让百姓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至于其他方面,都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细节罢了。”

伏念听后,心中虽有不满,但表面上依然恭敬地向扶苏行礼,表示愿意接受他的建议。他说道:“多谢公子的悉心指点,伏念会立刻安排人手,将楼阁中的所有书籍全部用小篆重新抄写一遍。但同时,也希望公子能够允许我们保留这些原籍,也不负这座楼的宗旨。”

扶苏听后,也给了伏念一个台阶:“此事我应允你,但我也有个不情之请,希望伏念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小圣贤庄素为天下士子所敬仰,因此我期望从今往后,无论是学业研习还是日常生活,诸位皆能秉持小篆之雅,树立帝国子民之典范。”

见伏念面露难色,扶苏再下一剂猛药,言道:“儒家之道,本为入世之学,君虽不必亲身践行儒道,然儒道之推行,却非君王之力不可。伏念先生,这其实是一个机会。”

就在这时,赵高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然后开口打断了扶苏的话:“公子,您所邀请的那位贵宾已经到了。”这表面上看起来像是给儒家一个台阶下,但实际上却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阴谋。儒家众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今天扶苏同意保留下来的那些用六国文字书写的典籍,将来竟然会成为他们的催命符。

扶苏微微一笑,说道:“是吗?伏念先生,我听说上次李相国莅临贵庄时,与诸位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合较量,实在是非常有意思。儒家向来以六艺并修为荣,而齐鲁三杰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剑术高超,名震天下。所以,今天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想要以剑会友,共同探讨大道。不知道先生觉得怎么样呢?”说完,扶苏从伏念身边走过,同时侧过头来,微笑着向伏念问道。

伏念沉默片刻后,回答道:“悉听尊便。一切以公子的意愿为主。”他没有再多说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