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悟空悟空! > 第12章 不周零落荒芜,法相岂庄严

悟空悟空! 第12章 不周零落荒芜,法相岂庄严

作者:Gsh.J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0 13:57:55 来源:书海阁

孙木由自散了业力,与道人入得不周深处。且说这不周山,原是天地分离,鸿蒙初开时,造化和合,成就的一道撑天巨擘。

此处实为宇宙之中,可遍现众生心境,仁者登山,能见巍峨;蝼蚁入境,仅知荦确。先时有一篇赞语,单道山峦妙处,词曰:

古君未化他先化,太一未生他先生。

非石非土咸海育,非虚非实四洲亨。

青牛载主凌空过,但见绝巘驻危城。

轻转衔环四蹄举,令勿莽行触天伦。

南华再度捻须叹,不笑列子驭风声。

骤若长铗冲牛斗,浑无际涯惊六神。

而今误闯两小鬼,岂见苍茫与纵横。

混混把盏如作宴,旋舞鼓瑟又吹笙。

来年不晓谁将入,再览殊境当何逢。

六道有心千百亿,峰峦显相亦兆层。

然自然之数,变幻万千,偏他二人来时,山已断折,当初的浩荡奇景,早就化作了焦土。眼见得残柱倾伏,如巨人殒命,唯余残躯,或有万豸争食。

木由先前听闻不周乃大峰之境,原以为他山俱有奇花,此万岳之祖,其景自当尤甚,孰料难寻片叶,枯枝衰草盈野。焦石乱丘之间,隐有肃杀之气,耳畔冥冥哀怨之声,入眼望去,四方皆存迷离之雾,令人难辨其所。

少年虽是天生地长,野麓里奔逐惯了的,但见这般景象,也难免心惊,虽不曾明言,暗暗飘唏嘘之语,深知此处杀业深重,并非吉地。

正不知所措,却寻不得道长身影,心里头难免不安,忽又察觉脚下叮咚列阵之音,俯首细察,竟是一帮微巧蝼蚁结队而行,瞧它前赴后继,大呼小叫,虽声如蚊吟,却无比清晰。

“走快点,跟上些!莫要脱了队伍!”一长蚁摇头摆脑,吆喝起来。

“咱们世居于此,何故远徙?”伍内幼蚁询问。

玄驹开口:“不周山断,后土凋敝,我等自当另寻沃野,重焕生机。”

幼蚁又言:“诚如是,可古哲蚁王有教诲,不周山境,四面皆无边之海,既隳败若此,又何处可避?上苍心存好生德,而今万径无踪,恐有天人转势。我本朝露溘至,尺泽轻鲵,安敢丈泊;萤火之光,岂能逐日?若得自安,或有朝一日,否极泰来,亦未可知。”

幼蚁语毕,众虫皆愕然,踌躇不能行,忽有一声高昂叫骂传耳:“噫!蚁长呢老撮鸟,想是颓迈年高,思虑疲敝,竟令我等做此凌空韬虚之事,白熬力气!”

于是众蚁皆散去,蚁长疾呼,喑哑而未成。

木由正思索这事,忽闻耳畔霹雳,眼前金光频现,原是那道士正在作法,于掌中射出惊芒万道,直冲浩苍,霎那驱散掉迷雾,还个天朗气清。

男孩不禁抚掌大呼:“好手段,前辈果真高妙!”

而那道人却面色凝重,厉声对其吩咐:“你且把皮囊交与吾,我将它安在此地,也算是物归其所。”

木由正欲给他,不知心中为何犯疑,遂而发问道:“仙长还望慈悲解答,此物若是悟空之躯,怎与这海外之地有了干系、当’物归其所’?”

道士眉关紧锁,不似之前从容,恐少年迁延,只得应付说:“汝观此处,地毗海东,天柱末端所指,其为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汝等泰运之人,原发于此,既脱俗身,自然归于这里,勿再生疑了!”

木由见道长愠色,不再矫情,立将包裹交上。男人一把接过,置于海边,口中诵叨:“金匝金匝生金匝,我今为汝解金匝,终不为汝结金匝,唵,祥中祥,吉中吉,波罗会上有殊利,摩诃般若般罗密!”

这番咒语并未叫孙木由听见,他只知道人念念有词,不晓用何妙法。但见真言唱罢,那物化作一岩卵,色理与周围无异,只形态若猢狲。

道士作法讫毕,身如顿负万钧之重,额间不止汗落。而方才此物化石之际,木由忽觉一股忧气袭上心头,竟没来由滴落下几颗泪珠来,未察道人之变。

见事竟已了,他这才惊觉自身未死,正欲询问道长为何与先前说法未同,无料对方竟沉声大喝:“悟空、悟空!”,男孩一愣,见他呼得庄肃,亦不敢轻慢,伏身呼:“仙师!”,道人又曰:“你我今日缘分已满,当作别也!”

木由一听“作别”二字,顿时愕然,呆愣地上,不知何言语,久而疾声:“我似还活着!仙家如何就抛下末学?前路漫漫,疑惑犹多,若无前辈引领,愚人怎可登岸?不如且告知,道长何处去,我定牵马相随!”

见他苦笑:“你肉身消逝,何来存活,不必纠缠于此。且听吾一言,万物因缘而起,因缘而灭,你我各有法途,焉能长伴?今引你到此,大事备矣!前途自现,何必逡巡?我且说一偈语,付尔后路所遇,当牢记,时时参悟,不可惫懒!”

木由已知无法挽留,只得静听垂训,道人即说偈曰:

“知地当谋天,法情总相连。

灵台花现处,最易出奸邪。

心猿逐意马,若矛盾相携。彼不离于此,亦莫更相诘。”

道士付偈既已,摇头终言:“汝今当入地狱,历经因果,那玄驹回巢,你且循迹而行,方知入口所在,前路浩荡,莫再游离!”

说罢,散作一羽白虹,消影无踪。

……

孙木由自是遵教寻蚁不提。且说那灵山福地,大雷音寺处,如来正逢诞辰,即后世“浴佛节”也。

是日,佛陀沐浴已毕,从池中起,着青色法衣,跏趺而坐,右手结说法印,便要开示。

尔时,灵山大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此世界、他世界欲闻法者皆恭敬而立,待佛弘经,如来却颔首道:

“诸位莫急,那分心者到矣。”

话声才落,金蝉自人群中来,恭敬三拜,白佛言:“世尊,承佛威念,当度四缘,然那孙木由委实天真,未忍断其根源,贻误大业,于法有罪,乞请惩处!”

佛祖对曰:“此非尔孽,实缘果所致。汝今证在小乘,未入大乘胜境,存一时慈念,断送百代福泽。如来不言尔罪,但说因缘如此,禅絮沾泥,事已做成,悔药难沽。你既已死,当十世转生,历诸魔难,望能潜心修证,得大成就。”

言罢,天人师即为众徒言法:

“天地万灵,生而为仙、为人、为兽、为精怪、死而为鬼。身既黄泉,名籍未销,此非称鬼,乃中阴之身。今有一中阴身,永不作鬼,亦不他生,得出六道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前所未有,乃独金蝉之缘也,众不可效。”

注释:白佛言不是指这个人叫白佛,而是念白、对佛说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