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悟空悟空! > 第39章 游心忽离散,何处灵台花开

悟空悟空! 第39章 游心忽离散,何处灵台花开

作者:Gsh.J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0 13:57:55 来源:书海阁

孙木由自终结了尼玛衮一事之后,本当得胜欢喜,大赞人道昌隆,奈何堪堪安顿了六众遗躯,并缨娘残念,果真又孤身一人了,未免又重归空无。

然而,这回又不似于地狱诸境,盖因续了与护竹女的那一段奇缘,隐隐如敖玉初见女修之时,又另有一番不同。故此,这里再没了那女孩儿的声息,顿觉六神有些惶惶。

正是:

我自生来千百日,灵台早晚遇山风。

偶然面上停微痒,总是心头少骤怦。

一睹飘红凋秀色,半开灵性动痴声。

峦间久驻期风至,未见风来灭小灯。

少年这时候手中再无他事,怅然立在宫中,自望着那些投诚的妖将被一班兵卒扣押着,往远处而去。这些残兵剩卒便是昔日于营寨中操练出的,却未曾在最后一役中显得身手,只做了些收尾之事。

那些庆峰国的幸存百姓只知道如今又改换了天地,经此大变,他们已然不省得孰善孰恶了。想当初,庆峰王也曾满口爱民如子,到底敌不过人欲,终崩于外敌。

而妖兵煞是怪异,昨夜里或还在烧杀,一早上便在城头竖起了仁义大旗。那妖王也要个庄严宝相,不管他是不是哄人,终归是有模有样的了。百姓苦笑,想登尊位的如同地里的韭菜,一茬接着一茬,个个都拿他们做耍,故而见了木由他们,俱不曾以为是救世之主,只当是二虎争食罢了。

那猴娃初还未解,这帮人生死攸关,竟能作壁上观,如今或有所悟,然大半是懒了,只是走自家的路,不用和这些人计较。

往昔这孙木由未必是个爱多言之人,如今愈发缄口寡语,六众与缨坟前之土仍新,或许就在这一刻,少年难再是昨日那个了。

女修自然全都看在眼里,了然于胸,到底是历经多世者,这些情状自然晓得是何缘故,只是她更了然这些皆为修道必经之路,继而同样作不理睬状,只默默瞧着。

她如今也不大爱现身了,巨檑本就是随心而动的至古灵物,倘若孙木由真的需要女子,顷刻即可出山,何必在他眼前晃悠,扰其心绪呢?

他两个自出京城之墟,又不知何往,便再去了旧营寨,烧起柴焰,木由视向飞窜之火苗,悄声问道:“倘若就此安了家,又有什么要紧?”

女修微笑无语,少年眉头一皱,心头自觉有一种力暗暗推着,叫他勿敢懈怠,总要出去历缘。昔日在仙长面前论及此事,那还是一腔热血,信誓旦旦,而今也未料从何时起竟悄悄有了一丝倦意,或觉得全无自我,总叫人安排着,如城中道旁大树,横枝竖节,总逃不过场师之剪。大张着一身爪牙,哪有山木之气?

木由也不晓这般想法源自何处,眼前忽闪过城中百姓的默然,果真有些失落。纵知行善毋关他人褒贬,也不好顿地调伏内心,再有平民遇祸,总还要救,只是略有他心了。

女修见木由不悦,凑进些,以手抚其肩:“你愿留在此地,有何不可?但随其心,不必逡巡。”

少年回看一眼,转而又对留下的念头不甚热切了,只是既她这样说,那便暂且驻下吧。于是待女子隐了去,他便独自摸进林子,寻思猎些吃食回来。

入夜后,但听得满山聒噪,有怪鸟嘶鸣。这也是常有的,过去也总是在天黑后闻之,只是今晚尤其入耳,直叫人难将心思离开这声。

这鸟叫有什么好多想的?

木由不大知晓本心了,顿觉灵肉分作两端,互相未可知晓了。他久坐之后,甚而觉得心中有两人要吵将起来,不能阻止,叫他越发心烦。

如是,少年或明白脑袋是消停不下的。过去也听得有人说,若心难静,居幽林而怨蝉噪,处深山而忧鸟鸣;若心自静,则入闹市如过荒野,临大难如蒙福音。

而今仍是要知命,妄图安宁,恐不得真安宁,正如胸中有气,不发不快。想到这里,木由也提起精神,自那林中踱步,借着寒光月色漫看琼山丽景。

正瞧时,忽察见一处隐隐有些火光,越靠近,耳边越有喧哗之声。他心中暗笑,这不就是因缘来了,果然不能闲坐。虽难挡好奇要前去看,却又把那遭人安排的猜疑捏在心中,满满地滋出一股阴怨。

“怎就如此巧,偏我闲逛就要遇到这种事,山里哪有那许多喧哗与人气?”他这般思考,仍喃喃作语,“且看他们在说些甚么。”

于是木由快步近前,视有三个男子和一名少女在围着火堆说笑,男孩猜几人都是妖精之属,但也丝毫不忌惮,只上前作揖道:“诸位前辈,小生有礼了。”

那三个男子一为老者,头有二毛;一为壮汉,面瘦肌黄;一为少年,白面朱唇。女子二八模样,不美不丑,寻常妆扮。他们见木由过来,也答礼曰:“小哥儿从哪里来?”

少年眼珠一转,侃侃而谈:“这才了结尼玛衮之厄,来在此处,也不知要作何打算。只看到诸位在林间说话,心中疑惑山里未曾瞧见人家,好奇前来闻讯。”方才提及“尼玛衮”三字时,木由已觉出这几人脸上有异色,则又听老者道:“我等是游方的修士,路过此地,闻说京城已为妖属,不能寓居,在此将就一宵。”

那壮汉又接过话:“小哥儿恰巧遇见,也是难得的缘分,不如一处饮上几杯,吃些肉果如何?”

男孩正想知道这些人的底细,自然不会推辞,只是心中藏着提防,恐他们怀有不轨。

坐下未久,几人便互通了姓名,木由自不必说,那老者唤节藜公,壮汉称方遒生,少年作化绦子,少女雅号菡萏姑。诸君于一处闲聊,天南海北无所不包,木由与他们打成一片,渐渐忘了心中杂事。

谈了多时,酒尽杯停,团火欲熄。老者加了些碎柴,见赤焰循循回升,遂将铁壶交于少年,叮嘱道:“寻山涧打些酒来。”

木由心中惊讶,涧内只有溪流,哪会有酒呢?

谁料不多时,少年便汲水而归,老者接在手心,轻轻摇晃那壶,曰:“我这里又有好的,汝等要饮,须说的一句令,言得出则喝,若不然只能吃水了。”

语罢,他一挽袖口,随手指向路旁一块大石,壁上逐渐显现“圣贤愁”三字,告众人:“这就是题目了。这便讲个引子:耳口王,耳口王,壶中有酒我先尝。”

节藜公说完自斟了杯一灌而尽,少年怎甘落后,望见那壮汉迟迟难憋句来,女子似不了作饮,便未假思索道:“臣又贝,臣又贝,壶中有酒我先醉。”

化绦子痛喝过后,众人皆望木由,因他为客,也当入俗,便略作思索,拍手出言:“禾火心,禾火心,壶中有酒我先拎。”

诸君围焰大笑:“好,好!”

节藜公也抚掌轻呼道:“你比这化绦娃儿还要过劲,也罢,这些好酒,剩下都是你的了。”

木由接过壶儿,抿了一口,怪哉,还真是酒味。只是他仍担忧几人来路未明,岂敢入肚,只佯装狂饮,实则并未咽掉。

云修们如此这般地又说了许多话,高唱了歌,大作了诗,明夜终尽,不觉东方渐已有了颜色,山风萧萧,直吹得酒意爬红了脸庞。

节藜公咳嗽一声,曰:“本欲在此歇息,怎料竟畅谈一宿,也罢,既存缘分,自当快意。孙小哥,吾等天明还要赶路,时候已晚,你也走吧,后会有期。”

木由见对方兴生逐客之意,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收拾起身,草草作别,离了这欢乐场,又续回了怅然之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