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433章 暴殄天物的隋朝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第433章 暴殄天物的隋朝

作者:千年后的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22:36:10 来源:书海阁

想到这里,姜饼忍不住问道:“您老人家死后的谥号是隋文帝,那我就称你一声文皇帝吧。”

杨坚点点头,随即姜饼又道:“不知文皇帝你心态如何?”

“嗯?这是什么意思?”杨坚明显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姜饼道:“事情可能比你想象的,要糟上一些, 我这样问你,就是怕你到时候接受不了。”

什么?

很显然,在这话说出后,杨坚的脸色顿时变了变。

怕自己接受不了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是自己的继承者不争气?那是太子杨勇?还是二郎杨广?

究竟不争气成了什么样子,才会让对方说出这番话的。

杨坚深呼吸一口气,这才接着道:“无妨,姜先生您只管说便是了,我还能承受得住,没有那么脆弱!”

虽然他说的豪迈,姜饼却忍不住暗中撇了撇嘴。

“我不相信你在听完杨广的逆天操作后还能这么淡定。”

但既然杨坚都这么说了,他也只得摇了摇头,将事情全盘托出。

当姜饼说完最后一个字,杨坚却觉得天旋地转。

他死死攥住沙发的扶手,指节泛白如雪:“姜先生是说...大隋...亡了?”

“准确地说,是二世而亡。”姜饼调出全息投影,隋末群雄割据的地图在空气中徐徐展开,“你死后第十四年,天下就改姓李了。”

“杨广!”他目眦欲裂,喉间涌上腥甜,“朕要剐了这个畜生!”

“冷静。”

姜饼按住浑身发抖的皇帝,“你儿子倒是和秦始皇挺有共同语言——都是二世而亡。”

“不过嘛,他倒是比秦二世更能折腾,至少人家拿到手的时候,整个帝国都处在风雨飘摇之际,在高压政策中随时可能爆发起义。

以秦二世的能力又不足以应对,二世而亡自然不奇怪。”

说到这,姜饼神色愈发古怪道:“但对于开皇年间来说,那可是帝国正处于上升时期,结果硬生生被杨广给作没了,怎么说呢,这或许也是一种能耐?”

本来只是随口的一句吐槽,却让杨坚喉咙口一阵甘甜,好悬一口心头血没喷出来,当场昏死过去。

他脸色白的可怕。

万万没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儿子,居然是这么个德行?

那未来江山究竟要交给谁?

杨勇那小子吗?

算了吧,看着他整日里花天酒地,沉湎于美色的样子,似乎比老二还不靠谱。

江山交给他手中,或许也用不了几年就得败光。

想到这杨坚更是觉得萧瑟,自己英雄豪杰了一辈子,到头来家里怎么净出些歪瓜裂枣呢?

想不通,真是想不通啊!

他摇了摇头,忍不住道:“姜先生,您说我大隋二世而亡,那之后呢?

是又陷入了乱世当中,还是有人继承了朕的家业?”

“巧了这不是,”说到这里姜饼忍不住笑道:“虽然说隋朝被杨广二世就给搞没了,不过天下至尊的位置,传来传去还是在你自家人的手中。”

这话说完,还没等杨坚高兴呢,姜饼接下来脱口而出的那个人顿时让他高兴不起来了。

“李渊?怎么会是他呢?”

杨坚千想万想,想过很多权臣能臣,就是万万没想到会是他那个侄儿,杨广的表兄弟。

虽然确实和姜饼说的皇位还在自家人手中差不多,但实际可是千差地别啊。

他叹了口气,接着问道:“那这李渊建立的朝代为何?在历史上评价又如何?”

知道了自家儿子不靠谱,在短暂的愤怒过后,杨坚也不纠结了,反而好奇起了李渊建立的王朝来。

“那你可算问对了,这李渊一家建立的唐朝啊,在整个华夏历史中都是被人津津乐道的存在,与汉朝并列,被人称为强汉盛唐!

在当时可谓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存在,就算到了后世,依旧有不少人怀念那强盛无比的时期!”

想起现代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怀念,如果华夏还是如唐朝时期能如何如何的场面,姜饼也顺嘴提了出来。

杨坚一阵唏嘘。

“或许,朕创建的大隋,也有可能达到那样的高度的!”

他喃喃自语。

结果姜饼还真顺着这话点头道:“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按照现代很多史学家的推断来看,隋按常理讲本应该比唐更强大,更辉煌。

只可惜了二世而亡。”

姜饼先是感慨了一句,继续道:“隋的人口、财富、科技、资源调度能力、制度基奠是魏晋南北朝加上三百年乱世变革的集大成者,是古代中国的巅峰,具有更强的对外扩张能力。

隋朝能臣良将也非常多,分裂东西突厥这种手段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隋如果拿下漠北、东北、西域,有能力搞人口迁徙,把土地彻底实控。

控制住吐谷浑和西域,把吐蕃的出路彻底封死,因为像吐蕃这种强国的起总是需要时间的,隋当时已经取得的成就,比唐有太多的时间优势!

唐朝,说实话,创业阶段内外交困,守业阶段同样是内外都是变局的时代——由于气候原因。就外部而言,东西突厥打不死。

高句丽、吐蕃几乎在同时崛起。

更远一点的还有回鹘,用虎狼环伺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内部,唐初建国,百废待,中原人口不到两千万,灾害频发,可调动的物资和人力远不如隋。

隋朝两帝加上武德朝和党争搞得政治风气趋近于“白色恐怖”。

到了唐中后期,庄园经济趋于解体,贵族阶级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平民阶层需要更大的政治地位,正是急需生产关系调整以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变革时代。

从公元613年杨玄感兵变,到公元626年李世民登基,中华大地十三年的黄金发展时间,被耽误了。

十三年,或许不算长,但如果带入当时的地缘政治格局来看,时间是宝贵的。

李治时期面对的是高句丽、吐蕃同时的强劲威胁,没有这十三年,东北的压力可能早就解除了,中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善后,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西域和吐蕃。

贞观一朝,以中原不到两千万的人口,对外开辟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对内,努力发展生产、改武德朝九品中正倾向彻底为科举制、改党争不断的政治风气为君臣一心。

等于在给大唐托底。

你说,如果杨广能不乱搞,安安生生的发展民生经济,就你隋朝那个体量来说,但凡二代三代是汉文帝景帝那样专心搞民生经济的主。

等到了差不多该是唐朝开元盛世的时候,隋朝的盛世只怕来的要比这还要猛烈不知多少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