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449章 锄阉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第449章 锄阉

作者:千年后的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22:36:10 来源:书海阁

杨廷和的府邸后花园,一场看似寻常的诗会正在进行。

十余名身着儒衫的官员围坐在石桌旁,表面吟诗作赋,实则低声密议。

月光被茂密的竹林遮挡,只余几盏昏暗的灯笼照亮众人凝重的面孔。

“诸位,”杨廷和将手中的酒杯重重放下,“自刘瑾那阉竖掌权以来,我朝纲纪败坏,忠良遭贬。如今更设立内行厂,监视百官,此乃国之大患!”

礼部尚书毛澄环顾四周,压低声音道:“杨公,慎言。那内行厂的番子无孔不入,上月工部李侍郎酒后失言,次日便被罗织罪名下了诏狱。”

“怕什么!”兵部侍郎王琼拍案而起,“我们乃朝廷命官,岂能畏一阉宦如虎?”

“王大人稍安勿躁。”都察院左都御史刘玉捻着胡须,“刘瑾不过一介阉人,之所以能横行无忌,全赖圣宠。要除刘瑾,需先断其圣眷。”

众人闻言皆陷入沉思。园中只闻竹叶沙沙作响,远处更夫的梆子声隐约可闻。

“有了!”户部尚书韩文突然眼睛一亮,“陛下最在意什么?无非两件事:一是兵权,二是玩乐。我们何不从此处着手?”

杨廷和微微颔首:“韩尚书请细说。”

“其一,我们可以提议整饬边军,以'节省国用'为由,削减军费。”

韩文蘸着酒水在石桌上画着,“其二,多寻些新奇玩物进献,让陛下...分心朝政。”

“妙计!”王琼抚掌轻笑,“待陛下沉迷玩乐,刘瑾失去圣眷,便是我们反击之时!”

刘玉却皱眉道:“此计虽妙,但需时日。眼下更紧要的是阻止刘瑾清查各地赋税——那阉贼已派人赴江南,若真让他查出什么……”

一阵寒意掠过众人脊背。

江南乃天下粮仓,也是他们最大的财源。

“此事交给我。”杨廷和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我在南京还有些故旧。再者,江南士绅也不会坐视阉党查账。”

毛澄犹豫道:“可若陛下追问起来...”

“放心,”杨廷和冷笑,“陛下虽任性,却不懂这些弯弯绕绕。我们只需以'祖制''旧例'为由拖延,再让御史台弹劾查账官员贪腐,自然不了了之。”

众人正商议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管家慌张跑来:“老爷,东厂的人到前门了!”

园中顿时一片死寂。杨廷和强自镇定:“来了多少人?”

“就...就两个番子,说是例行巡查...”

杨廷和长舒一口气,转向众人:“诸位从后门离开,分批走。记住,今日只是寻常诗会。”

待众人散去,杨廷和整了整衣冠迎向前门。两个身着褐衣的东厂番子正在门房喝茶,见他出来连忙行礼。

“杨阁老恕罪,打扰了。”为首的番子陪笑道,“近日有白莲教余孽混入京城,厂公命我等各处查看。”

杨廷和面色如常:“无妨,为国除奸乃分内之事。二位可要入府搜查?”

“不敢不敢!”番子连连摆手,“就是来问问,府上可曾见过可疑之人?”

送走番子后,杨廷和站在门前阴影处,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眼中寒光闪烁。

“备轿,”他低声吩咐管家,“我要去拜访张永公公。”

紫禁城北的司礼监值房,烛火通明。

掌印太监张永正伏案批阅奏章,听闻杨廷和来访,眉头微蹙。

“这老狐狸深夜来访,必有所图。”张永对心腹小太监道,“让他在偏厅等着,就说我在伺候皇上。”

半个时辰后,张永才慢悠悠地来到偏厅。杨廷和正品着茶,见他进来连忙起身:“张公公日理万机,冒昧打扰了。”

“杨阁老客气了。”

张永皮笑肉不笑地还礼,“不知深夜来访,有何要事?”

杨廷和叹了口气:“实不相瞒,老夫是为张公公不平啊。”

“哦?”张永挑眉,“咱家有什么不平的?”

“张公公乃先帝旧臣,司礼监掌印,理当位居内廷之首。”杨廷和压低声音,“可如今刘瑾一个御马监太监,却凌驾于公公之上,把持朝政,实在令人愤慨!”

张永眼中闪过一丝阴郁,但很快恢复平静:“杨阁老说笑了。刘公公深得圣心,咱家自当配合。”

“张公公大度。”杨廷和从袖中取出一份密折,“不过,若刘瑾继续得势,恐怕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公公您了。”

张永接过密折,打开一看,脸色顿变。上面详细记录了刘瑾近日在皇上面前如何诋毁他,甚至提议将他调往南京守陵。

“这...杨阁老从何处得来?”

“自有渠道。”杨廷和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张公公可知,刘瑾最近在查什么?”

张永摇头。

“他在查各地镇守太监的账目。”杨廷和凑近一步,“首当其冲的,就是张公公您安排在江南的几个干儿子……”

张永手中的茶盏"啪"地捏碎了。他作为司礼监掌印,在各地镇守太监中安插了不少亲信,这些年来捞的油水可不是小数目。“杨阁老今日来,不只是为了告诉咱家这些吧?”

杨廷和正色道:“明人不说暗话。刘瑾不除,你我皆无宁日。不知张公公可愿联手?”

烛火摇曳中,两个老谋深算的身影越凑越近……

三日后的大朝会,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悄然展开。

当朱厚照刚在龙椅上坐定,都察院十三道御史突然齐刷刷出列,高举奏折:“臣等有本奏!”

朱厚照挑眉:“哦?今日倒是整齐。说吧。”

御史周广率先开口:“臣弹劾司礼监太监刘瑾十大罪!其一,擅权乱政;其二,贪污受贿;其三,陷害忠良...”

一条条罪状如连珠炮般抛出,朝堂上一片哗然。

朱厚照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而站在御阶下的刘瑾已是面如土色。

“陛下明鉴!”刘瑾跪地哭诉,“这些都是污蔑!老奴对陛下忠心耿耿啊!”

朱厚照冷冷扫视群臣:“诸位爱卿今日倒是齐心。杨先生,”他看向一直沉默的杨廷和,“你怎么看?”

杨廷和缓步出列:“回陛下,老臣以为,刘瑾之事关系重大,不妨交由三法司会审。若确属诬告,自当还刘公公清白;若属实...还请陛下以社稷为重。”

这番话看似公允,实则杀机暗藏。

朱厚照眯起眼睛,正要说话,忽见张永匆匆从侧门进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什么?”朱厚照脸色骤变,“此事当真?”

张永点头:"千真万确。刘瑾在宫外的宅邸搜出黄金万两,更有龙袍玉玺等违禁之物..."

朱厚照猛地站起,眼中怒火燃烧:“刘瑾!朕待你不薄,你竟敢……”

刘瑾瘫软在地:“陛下!老奴冤枉啊!这必是有人栽赃!”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满身尘土的驿卒冲进大殿:“八百里加急!鞑靼小王子率十万大军犯边,已破宣府!”

朝堂瞬间大乱。朱厚照的注意力立刻被转移:“什么?边关守军呢?”

兵部尚书颤声道:“回陛下,因军饷拖欠,边军士气低落...”

朱厚照狠狠瞪了刘瑾一眼:“此事容后再议!立即召集五军都督府议事!”

退朝后,杨廷和与张永在文渊阁暗室碰头。

“好一招调虎离山!”张永阴笑道,“边关告急的假消息来得正是时候。”

杨廷和捻须微笑:“陛下最在意的就是兵权。边关有事,自然无暇顾及刘瑾。待陛下亲征离京,我们便可...”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张永点头:“刘瑾的几个干儿子已经招供,指证他贪污军饷、私通藩王。只等陛下离京,便可坐实罪名。”

“不过,”杨廷和眉头微皱,“陛下似乎对刘瑾仍有回护之意。若他执意带刘瑾出征。”

张永冷笑:“放心,我已安排好了。出征前夜,会有人向陛下密报刘瑾与宁王勾结的铁证。到那时...”

两人相视一笑,举杯共饮。

窗外,紫禁城的琉璃瓦在夕阳下泛着血一般的光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