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汉末小人物 > 第144章 小小的变故不影响大局 二

汉末小人物 第144章 小小的变故不影响大局 二

作者:张有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1 07:58:38 来源:书海阁

当天晚上袁尚举行宴会,与青州诸将面色阴沉不同,袁谭显得格外高兴,拉着两个弟弟再三嘱咐一定要团结。

袁绍死后府邸经过重新装修,现在三兄弟和刘褒同住在一座大屋之内,内部样式像是一家现代宾馆,一条长走廊两边是寝室,主人与主人之间隔着仆人卧室正好六个房间。

袁尚作为主人住在正院,刘褒作为人质轻易不会离开房间,最多到院子里散心,这样有个好处,谁敢对袁谭动歪心思,就会陷袁尚于不孝。

袁熙和袁谭的房间几步路就到,当天夜晚袁谭亲自来访,刘琰没给好脸色,不等袁谭开口抢先质问:“你的承诺呢!共同进退是狗说的呀!”

“威硕。。。。。。”

“称呼刘度辽,刘孝阳也成。”

“刘孝阳。。。。。。”

“行了,还是称威硕吧,我就纳闷了,破头盔你抢它干啥?!”

面对抢白袁谭只是轻笑:“吕旷、吕翔升为郡都尉,其下两校改由马延、张顗二人统领。”

刘琰眼珠子瞪的铜铃一般,还奇怪开会现场怎么没看见吕旷和吕翔,还以为吃坏了肚子在家窜稀,原来是给撵走啦,这些天憋在房间里,外界这么重磅的消息居然不知道。

此前动高蕃很容易理解,军队归建后郭援成了实际上的最高指挥官,赶他去河东再少一个掣肘,借着风头无两正好拿掉吕旷吕翔,五校营指挥层大换血,老资格只剩下韩猛。

没动韩猛可能就是因为他猛,新老交替总得有个缓冲阶段,等彻底掌控之后韩猛肯定也留不下。

袁谭顺手拿出两份秘报,一份是东莱太守管统举报济南相刘询暗通袁尚,另一份是王修查出袁尚给管统和刘询都送去了密函,王修在信中直言刘询肯定会背叛,同时也作保管统不会背叛。

王修分析的很透彻,邺城会战之后所有人都被冀州的强大震惊,相比袁尚,管氏更希望实力偏弱的袁谭掌控青州。

所以说青州一旦乱起来,管氏反而会主动帮助袁谭,历史就是这样吊诡,过去的敌手因为时局变化转眼就成为盟友。

历史上的管氏很生猛,曹操平定青州后只有管氏不服,海陆总动员主动上来掰手腕,要不是王修出面调解,真说不准能和曹操对抗多久。

刘琰完全无法理解:“不是,为啥呀!大好的局面,显甫图啥呀!”

袁熙闭目沉吟一阵,缓缓开口解释:“单靠冀州不足以制霸天下,需要整合河北全境,如父亲那般。”

曹操控制天子怎么说都有理,刘备奉诏讨贼大义在手,袁氏什么都没有谁都靠不上,只能靠实力硬闯,没有硬实力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都是白扯。

所以袁绍立足河北,以世祖皇帝为榜样立定志向,团结士阶层族结束动乱,收拾破败山河重整原有的社会秩序。

得到地盘才发现,冀州士族的强大超乎预料,这就是袁绍控制整个河北,也只能动员十万人南下的原因,不是他不想动员更多,是他做不到。

冀州人口、土地、资源、产业都在士族手里,规模是袁绍治下的两倍有余,先不说士族军队的战斗力如何,也不论他们是否愿意和袁绍南下,单说那么多非嫡系的军队集中到一起,谁心里不哆嗦?

再说,曹操当时只有五万人,十万人足够打赢,也没必要全部动员。现在局势变了,冀州人用事实证明袁尚可以放心动员,可是袁尚不情愿。

事情都有两面性,有一利就有一弊,可以把袁氏也看作士族的一份子,最强大的带头人,靠士族打天下就得分享成果,人家出多大力你就要给多少好处。

袁绍靠士族得到冀州,所以默许士族占有最多的好处,最后就是尾大不掉,和和气气的时候看不出来,一旦你敢动人家利益分分钟教你做人。

你执政天下考虑的就不是单独哪一个州了,可冀州人不会站在你的角度想问题,势必会爆发矛盾,刚刚安定你有魄力再打一次吗?

说到此类教训还真有,世祖皇帝取得天下后和南阳士族产生冲突,最后不得不妥协退让,教训就摆在眼前,不想重蹈覆辙,起码要做到自身的实力足以对抗所有士族。得了天下还有空间退让,就怕还没等成功,双方矛盾便激化的难以调和。

闹矛盾不是没有可能,冀州士族大部分没有进入权利核心,新人有功劳旧人得腾地方,在强大外部压力面前当然可以,以后地盘不止河北怎样分配利益?

目前核心层都是老资历,侍奉袁家两代人功劳苦劳不是新人可比的,你让他们让渡权利现实吗?你让他们高姿态分享果实可能吗?

要命的是袁尚居中调解会里外不是人,和稀泥只有一个结果,新人得不到满足徒生怨气,老一辈受到委屈不再支持,这才是真正的危机!

所以袁尚选择了最优解,借用冀州的声势,重新整合河北全境,能达到袁绍当初的实力就足够,到时可以独自南下消灭曹操,不给冀州人变强的机会。和袁谭开战到不可能,袁尚采取的是逐步渗透其内部,能不动手最好,最终的目的是架空袁谭,以最体面的方式和平接管青州。

现在看来很有成效,袁谭实际控制区并不多,其中平原国、济南国和北海国是重中之重,刘询是济南国相,济南国紧邻平原国,他响应袁尚等于青州少了三分之一的实力。

袁谭满打满算三万军队,当初带出来一万多,王修带出来一万,青州本土那点儿剩余军队无力对抗刘询造反。

靠管氏倒是可以击败刘询,就怕人家给你干完活要工钱,赖在济南国不走袁谭也没招,总之什么样的结果对袁谭都不利。

袁熙解释完如释重负一般,一头倒在刘琰怀里,连拱带蹭狠狠吸了一口,最后带着满足闭目微笑:“阿硕,你真嫩啊。”

“冀州太强,太强啊。”袁谭别过脸避讳,这个弟弟一点都不笨,怕是早看清了形势。

头盔本身不重要,单纯想看幽州的态度,像高干那样老老实实当助力最好,如若不然也好准备应对,所谓应对不外乎吃掉,毕竟苍蝇也是肉。

甄逸当众提醒就是要刘琰赶紧退让,小孩子抱着黄金多危险,赶紧扔掉!虞叔有能力赶走国君,袁熙没那本事,没那本事就顺着国君,要啥给啥,所以,您别抽风了头盔给袁尚!结果刘琰理解有偏差,还和袁尚讨价还价。

刘琰傻眼了,带着哭腔胡言乱语:“可毁了,可咋办呐。。。。。。”

袁谭给逗乐了:“我看做的挺好,你家处境比我强。”

“大郎,别逗咱了,哪儿强啊!”

眼看刘琰要哭,袁熙忍不住笑出声来:“强在你够嫩,咱家没事了。”

“是够蠢吧。。。。。。想我堂堂首都高端局杀出来,咋到了外边还跟小孩似的。。。。。。”

见到跋扈的人吃瘪,袁熙忽然兴致大起,满面红光在狭小的卧室里翩翩起舞,一边舞蹈一边唱念:“梧桐枝高兮凤栖,和鸣朝日兮锵锵,峦崇谷峻兮虎扑,踏地风起兮啸啸。”

刘琰咋说也是文化人,能听懂袁熙不是取笑谁,许昌是高端局不假,就如同凤凰站在高枝上对着太阳唱歌,声音甜美就足够了,地上的事可以完全不管。

到了河北环境和眼界完全不同,现在是老虎脚踏实地扑食,情况更复杂,涉及面更广,还拿过去的习惯应对显然不够。

说白了,妹子你窄了,阅历和脑子都不够,要不说还是太嫩。

刘琰只能点头,论控场能力还得说在床上,再抬头看向袁谭,暗道一声罢了:“大郎啊,要不你也退吧,所谓海阔天。。。。。。”

话还没说完兄弟俩脸色一齐骤变,袁熙第一时间捂住刘琰:“管好自己!”

袁谭冷笑一声:“除了成功我别无选择。”

四世三公之后汝南袁氏嫡长,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一辈子不凡,身为长兄要身居顶层执政天下牛耳,三公不是终点,是袁谭这一脉新的起点。

背负万千期待,受世人敬仰,无数当代精英追随,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路,再累再苦也不能歇,不想前进也得前进,众多追随者绝不允许他放弃。

袁谭有傲气,有傲骨,有理想,有抱负,正因为困难无法克服,才需要袁谭来做,说放弃他做不到,死十次也做不到。

沉吟了好一阵,袁谭脸色才恢复平淡:“我不能高官厚禄无所作为混日子,我要完成家族的理想,先辈的抱负,我是袁谭!我要引领未来!我只能死在成功的路上!”

袁谭离开了,走的义无反顾,刘琰呆愣愣半晌,看向同样呆立一旁的袁熙,莫名的忽然紧张起来。

“显奕呀,你不是连我都蒙,等着他俩完蛋坐收渔利吧。”

“挺好。。。。。。”袁熙说完笑呵呵的回头:“不会。”

刚才那句挺好着实吓了人一跳,现在刘琰缓过劲相信袁熙不会,幽州什么情况自己最清楚,要真有那心早干什么去了?袁熙不傻,摆烂到现在只能证明他问心无愧。

两天后袁谭军出发,刚接近黎阳曹操大军马上撤退,郭图见到自家援军兴奋不已,对外宣称曹操是恐惧袁谭军力因此才选择撤军。

不管真假这次南北对抗河北算是胜利一方,义勇人数众多耗费大量军粮,再有几个月就该秋收庄稼不能没人照看,抚恤完毕各个豪族相继离开邺城回归家乡。

没过多久辛毗带着四千青州援军来到黎阳,按说仗打完了他不该来,此时袁谭军力膨胀到近两万,老老实实守在黎阳倒没人说什么。

史路走了好几个月可算是给盼回来了,刘琰和唐姬通过淇园一直在暗中联络,这次曹操北上的突然,史路没敢动身返回,正好唐姬派人来说有要紧事叫史路亲自去趟洛阳。

到了人家地盘史路不敢乱说话,打死不承认刘琰称帝的事,唐姬也没追问,只叫带着梦姐一同回来。

一来一回耽误了好几个月,两年不见梦姐又丰腴了不少,给惬意生活滋润的满面红光,好像发了大财一样,穿了好几层锦缎衣服,走起路慢慢悠悠。刘琰先是对史路表彰一番,接着讲起了正事:“跟咱这么久了一直没个正经官身,前日讨了个安国县丞,你先去干着。”

县丞起点不算低,而且还是安国这样的富庶大县,这么大岁数总算得了个正经官位,史路图的就是这个,当即告辞回家准备去了。

“你什么时候跑夫人那去的?”

“一直与吴质搭伙,后来夫人想着您身边不能没个贴心人儿,就差我来了。”

吴质自打去了司空幕府做官,好似变了一个,不贪污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干工作,逐渐改变了以往恶劣的风评。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这小子不怕受牵连,和刘琰过去的亲信仆妇梦姐搭伙过日子,当官的都有小妾,吴质不纳妾对得起家中老婆,外面养个外室谁也挑不出理。

恩怨过去就过去了,刘琰不想提及,随意应付道:“监视我吧。”

“哪儿能啊,咱知道里外。”梦姐眨眨眼:“夫人给您带了话儿。”

刘琰起身关紧房门示意可以讲了。

“大势不可逆早作打算。”说着梦姐拿出一块玉琀放在面前。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琀,送死者口中玉也。

玉琀是典型的丧葬礼器,古人视死如生,因此不能让人空口离去,又坚信美玉能保持尸体不腐,所以会在尸体口中发放置玉琀。

通常塞一半留一半,表面没有任何纹饰,中央掏出一个大圆孔,如果不是呈现鸡心形状,看起来和玉璧完全一样。

刘琰一看就明白,这是面缚衔璧的意思,唐姬这是要自己投降啊。

所谓面缚衔璧,是指春秋时期用假丧礼表示投降的做法,投降者脱光衣服,反绑双手嘴咬玉璧,如果对面接受投降,会拿出玉璧解开绑绳,代表重获新生一切既往不咎。

此类礼仪仅限于男性君主,一般人还没资格用,比如臣子家眷,投降的时候得老老实实穿着孝服在后面呆着。

唐姬用这个暗示趁有实力找机会投降,第一个投降曹操肯定接纳善待,送玉琀也代表吃喝不愁,大概率能保留地盘,不然干嘛不送玉塞偏偏送玉琀?

“没讲其他?”

“没讲其他。”

刘琰放下玉琀又拿起来,拿起来又放下:“这有点早吧,我家显奕也不能同意,哎呀,我爹在就好了。”

提起赵温梦姐叹口气:“司徒公。。。。。。”

“怎的?”

梦姐犹豫很久,十分不情愿的讲起赵温遇到的麻烦,自打赵彦出了事,他在蜀郡老家的正妻和小儿子就开始闹,每个月都来信要求赵温和刘琰断绝父女关系。

原因也简单,先是孝阳侯灭门,辎重营遭袭知道的人不多,偏赵温媳妇知道,不算别人,直接关系人秦邵就死了。

梁王祖坟遭到盗掘,然后是赵彦出事接着刘琬挂了,刘琰刚来河北,没嫁进袁家之前袁绍好好的,婚事一定袁绍没了,都传扬遍了,谁和刘琰有关系谁就倒霉。

刘琰直接就站起来了:“简直放屁!”

“可说是呢,我家季重就很反感这些乱七八糟的言论,所谓子,子不说啥?乱神仙?”

刘琰狠狠摆手,子不语怪力乱神用在这里简直驴唇不对马嘴,这根本不是胡说八道的事了已经,这是诽谤,这是中伤,这是恶意犯罪!

“司徒公那是断然拒绝,甚至绝食,蜀郡那婆娘倒是收敛许多。”梦姐见左右无人,凑到跟前抽出一张小纸片:“司徒公受监视,过了好几道审查才带出来。”

赵温的笔迹跃然纸上,字数不多浅显易懂:

立秋之日,子丑之时;长男入兑,少女分荡;阴阳积实,进退交运;居中悦内,元士立首。

秋去春至,丑寅之复;乘马班如,中女不字;阴阳升降,内外刚长,天地草昧,无出于此。

这是京氏易卦词,上四句是节卦,下四句是屯卦,节者止也。连起来是止屯二字。。。。。。

刘琰猛的打了个激灵,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余光瞥向梦姐一瞬间放松下来,捂住脸嘿嘿嘿笑的浑身都跟着颤。

“看过的都讲这是。。。。。。”梦姐犹犹豫豫不敢讲。

刘琰涨红着脸大方承认:“没错,就是艳诗。”

梦姐反倒有些不好意思:“怪不得他们说司徒公是性情中人。”

刘琰叹口气:“那当然,我爹那是夜夜硬朗日日灵光,我哥就算了没人能比,袁熙能有我爹一半就心满意足啦。”

说完就后悔了,刘琰满脸通红开口解释:“我说的是脑瓜子,脑瓜子!”

“懂!您少个谋士,缺个智囊啊。”

梦姐说到心眼儿里去了,没个好谋士就是不行,身边几个人要么没脑子要么不可靠,想着想着沮丧起来,躺在垫子上生闷气。

“唐弘农向您推荐个人。”

刘琰哦了声:“谁呀?”

梦姐狠狠敲打脑壳,主子交代的事情有点多有点乱,缓了半天眼珠子一瞪想起来啦:“单福,对就是单福,前阵子回颍川看他娘,往来都借住在唐家。”说完愣了一会儿,又想起来赶紧接一句:“字元直。”

能让唐翔开口推荐本事应该也差不了,刘琰有了些兴趣:“没听过颍川有个单家呀?”

“是没什么名气,和我家季重出身差不多。”

“回头派个人叫过来。”刘琰嘴角一撇,原来是个破落户,既然唐家大哥推荐,多少得卖个面子,叫过来当厕筹也不错。

想起厕筹又来了精神,袁家的几个丫鬟早用腻了,一点儿不刺激,不爽快,柔柔糯糯总觉的弄不干净。

梦姐连连摆手:“不是,唐弘农说了,这人傲得很,得派州官带厚礼去请。”

“惯的臭毛病!”刘琰火气一下窜上头顶。

一个破落户还要州一级官员去请?徐辑还是焦触?按延聘等级授予相应级别的官职,这要来了至少也是六百石,再往上就是中郎将一级了。

干两年想当军师中郎将呗?除了长史全归你管,还的兼地方郡守,你凭什么呀,再有本事也没这么干的,扯淡吗这不是!

再好的人才也得先干出成绩吧,万一你不行,丢的可是我的面皮。再说了,让史路那些人怎么想?我还能不能好好闹天下了?

梦姐察言观色,见到主子有气立刻掀篇不再提谋士的事,这个时候最好讲一些趣闻,主子高兴奴才也安心。

“我在淇园看见一个黑侏儒,会喷火欸,很有本事很能赚钱。”梦姐讲述起康茂德在淇园周边的诈骗事迹绘声绘色。

“他打着您的旗号到处开课教授种金子。”

刘琰眉毛一立:“种金子?打我的旗号?”

梦姐凑得极近嘀咕一阵,刘琰眉毛立的更高:“竟然这么多钱!都是白痴吗?”

“这不是打着您的旗号吗,他又是外国人,有神秘感所以大家才上当。”

“打我的旗号,我一文钱都没收到!”

“可说是呢,他这是忘本啊。”

刘琰走两步又颓然坐下:“赶紧抓回来,我要活撕了那张臭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