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汉末小人物 > 第149章 兄弟阋墙 三

汉末小人物 第149章 兄弟阋墙 三

作者:张有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1 07:58:38 来源:书海阁

青州军一路没有见到冀州军队的影子,绕过武城堡来到邺城东十里的一处驿站,邺城的城墙已经出现在视线中,按照约定内应的使者该在这里出现。

袁谭信心满满自认为尽在掌握,等来的却不是内应的使者,当看到袁尚大军当面列阵,青州军上下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袁尚并不知道青州军什么时候来,或者说,青州军来与不来都不重要,秋收结束之后邺城全城戒严,如果青州军不不出现,他就带着军队去黎阳。

按说两天前袁尚军就该出发,之所以等在邺城没动,因为幽州军发生了兵变。

当时袁熙顺利的接管了幽州军,带着他们进驻九侯城替换五校营驻防,开始所有人都还好好的,等到五校营离开九侯城,三千多幽州军马上换了脸色,袁熙连带官骑都被扣下,曹性传话要求用袁熙全家交换刘琰。

幽州军人数不多可战斗力很强,大弓手之外还有一千胡人骑兵,靠这点兵力无法拿下邺城却足够骚扰郊外庄园,袁尚大军一时还真不敢离开邺城。

恰巧这个时候青州军出现,这下不能再犹豫了,留下骑兵防止幽州军出来捣乱,袁尚亲率大军出城和大哥一较高下。

袁谭如果知道邺城早有准备,或许不会主动来,一路上有过机会选择撤退,其中武城堡就是个空壳子,假如心血来潮发动攻击必定能发现事情蹊跷,遗憾的是他没有那样做。

现在不是内应反悔的问题,而是大军当面撤退会演变成溃败,兄弟俩都是狠角色,青州军靠血勇一度逼到邺城门口,五校尉集中大戟士反击,双方再次陷入焦灼。

袁谭兵力比袁尚少,精锐程度差距更大,临近下午青州军显露疲态,阵线开始出现动摇,五校尉发动几次集团冲锋,青州军支撑不住全线崩溃。

当初派遣王修率领辎重部队驻扎在南皮,这是早就安排好的后路,只是没想过败退的如此惨,辎重粮草全部遗失,袁谭收拾残兵不敢回黎阳,经馆陶撤往南皮。

一路如同流民逃荒,沿途经过吕旷吕翔的防区,两人出于怜悯支援了部分物资,袁谭得了补充军队才没崩溃。

决战时幽州兵始终留在九侯城,两不相帮的态度让袁尚一方很满意,既然能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没必要在消灭青州之前多树一个敌人。

其次,袁尚是真的不想再和二哥兵戎相见了。

刘褒亲眼目睹刺客横尸当场,吓出了心理阴影,通知审荣将府邸封锁严禁出入,她认定这些刺客受袁谭指使,整日闷在房间里咒骂。连骂了一整天,吵得刘琰耳朵里全是声音,翻来覆去根本睡不着,好容易挨到深夜,梦姐拉开一条门缝,说刘褒让过去一趟商量事情。

两家处在一条走廊距离并不远,刘褒寝室很亮,和门外昏暗形成强烈反差,刘琰眼前发眩视线模糊,过了好一阵才适应过来。

卧室里用丝绸结成彩带,地面铺了厚厚一层丝绒,所有被褥全部更换一新,顺着墙壁十二根手臂粗的红色蜡烛环绕一圈。

汉代的蜡烛又叫竹筒,先在竹子内穿好线,然后灌入混入用茜草颜料的白蜡,凝固成型后便是红蜡烛,茜草颜料西周时期就开始应用,价格亲民是各类印染通用的原料。

而刘褒这十二根却不是茜草颜料,而是所谓“真红”蜡烛,使用西域红花制成的染料,工艺复杂制作成本非常高,颜色相当浓厚艳丽。

蜡烛本身很粗,燃烧完一根正好一个时辰,燃烧时表面会留有一层红色薄蜡,火光透过当真同朝霞一般娇艳如火。

刘褒好像换了个人,抱着大将军头盔满面春风,挥着手招呼刘琰到跟前坐下,袁尚眼皮都没抬,心事重重的模样坐在她身旁发呆。

刘琰嗅出浓浓的酒气,心里有了一丝预感,决战结束十有**是大胜,如果打败了刘褒一样喝酒,但喝多后不会抱着头盔,而是捧着袁绍的灵位。

刚坐下手就刘褒拉过去亲昵的轻轻拍打,过了一阵,刘褒干脆攥在手里来回抚摸,宠溺的模样像是阔别多年的好姊妹,满肚子惆怅不知道该如何倾诉。

“你说人活着图啥?”

捏了半天手你就说这么一句?图啥你还不知道?傻子都明白刘褒要的答案只有一个,刘琰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享受。”

“对喽!”刘褒笑得满脸桃花开,忙不迭又追了一句:“还得说咱俩是亲姐们儿。”

袁尚干咳几声,提醒老娘斟酌措辞。

刘褒蛮不在乎,抬手戳了戳袁尚:“人家老大都要杀妻,再看看你,现成的不用,让老二那个窝囊废去领兵。”

“我儿就是太善良。”刘褒叹口气,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只是一瞬间脸色又变得欣喜:“要说老二领兵就对了,谁家贵妇呆在军营?女人进军营丢人呐!对吧?”

刘琰心里咯噔一下,紧忙低下头嘴里下意识应了个“对”字。

“还记得你家过去的宅子吗?”刘褒看见刘琰肩膀微微一动,脸上得意一笑:“知道你住的不舒服,等甄氏回来,你搬回去关起门谁都看不见。”刘琰缓缓抬起头:“显奕出事了?”

刘褒脸色瞬间冷下来,还有一肚子铺垫没讲,你怎么就知道了?再说,这句话是我的词啊,刚学的转折技巧没用上,刘褒心里别提多别扭了。

袁尚接过话茬:“二哥遇到些麻烦。”

听到袁尚亲口承认刘琰浑身一颤,玻璃水杯好悬脱手。

没等袁尚继续解释,刘褒突然拔高几个声调尖叫:“幽州军刚接管九侯城就不受控制,他们造反绑了显奕,说要拿你交换。”

袁尚急忙摆手:“不是造反,只是不听二哥命令。”

刘褒狠狠一拍桌子:“连官骑都敢于缴械,不是造反是什么?!”

得知袁熙没有生命危险,刘琰揪着的心总算放下,今晚的目的大概是让自己跑一趟,安抚幽州军队解除后顾之忧,好让袁尚可以专心消灭袁谭。

不服从命令的军队谁都不会再用,今后冀州容不得幽州军驻扎,不会允许刘琰去带兵,也不怕一去不回,只要敢不回来袁尚就会发动攻击。

幽州能打的军队全在九侯城,袁尚不介意一次性消灭隐患,当然最好能避免悲剧发生,最终的方案大概是袁熙带兵回幽州,刘琰老老实实回来享福。

从刘琰的立场讲,从成为公卿那一刻,命运就和袁氏绑定在一起,和本人愿意与否无关,行为方式接近,根本利益相同、价值观相似,不管怎么绕最后必然走到一起。

袁氏强大刘琰就会获利,反之亦然,至于能活多久,能享受多大利益,那要看手段如何,同价值取向没有任何关系。

想通了就不再纠结,我漫天要价你坐地还钱,刘琰直接开价:“蓟县太危险,涿郡也不安全,我家要中山。”

“显奕不想要你!你该为自己活着!”刘褒想不明白,刘琰是不是吃了什么动情药,这时候还为袁熙的利益考虑。

袁尚先是一愣,原本想拒绝任何条件,可现在他动摇了,狠狠揉了揉有些湿润的眼眶:“只给安国。”

“加上蠡吾行吗?你知道我家花销挺大。”

袁尚听着近乎恳求的语气,又看到刘琰从怀里掏出玉琀,他再也控制不住站起身走到墙边,半响狠狠揉了揉脸,声音小的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到:

“兄弟手足何至如此?”

兄弟反目不是没有预兆,对此人们心底都有预感,谁都不敢说破,不愿承认,总认为不会发展到那一步。

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两兄弟在邺城郊外进行惨烈会战,消息迅速传播,等到事实真的摆在眼前不免举世震惊。

根据可靠人士透露消息,原定黎阳后勤由邺城补给,可能稍微慢了些也,或者数量有差错,总之补给无法支持大军对抗未来的战斗。袁谭宣城审配从中作梗,率领青州兵团秘密开赴邺城要捉拿相关人员问罪。

明眼人都明白一切都是借口,利益冲突太多,矛盾持续太久,双方都有雄心壮志,上下没有一个庸才,分歧已然不可调和,头盔只是个加速矛盾爆发的引子。

真实原因放一边不说,好歹有借口,还存在转圜余地,加之袁熙带着幽州兵北反,这就代表袁熙不支持兄弟反目。

幽州兵变这件事有不少传言,据说是幽州兵打算帮助袁谭因此起兵造反,是袁熙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才令幽州兵保持中立。

袁熙是个老实人,不争不抢顾全大局,老实人大多娶不到好老婆,丈夫不再家刘琰原形毕露,找个由头搬回原居所醉生梦死,挥金如粪土、居家大撒币。

袁熙不放心,让侧室甄姬回来劝一劝,刘琰非但不听劝,嫌人家碍事一不做二不休,将甄氏送到袁绍府邸代替她成为人质。

总之袁熙不负天下人、苦果自己吞,主打一个自家闹心外人省心,这份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这人们不去管他,任其自生自灭。

关键就在大哥和三弟身上,袁尚在幽州兵离开后进兵馆陶,首先吕氏兄弟为错误的行为付出代价,遭到袁尚严厉斥责,不久袁尚率挥师北上进军南皮。

第一次可以用误会开脱,趁还没打起来河北士族迅速发动起来,推举刘惠去劝袁谭,沮宗来劝袁尚,务必要兄弟俩先不要动手。

袁谭新败正愁打不过,琢磨着最好能缓口气,等几个月再打不迟,青州别驾王修一直是主和派,刘惠和他一唱一和很顺利劝阻了袁谭。

南皮北边连接幽州渔阳郡,袁谭之所以看重这里是因为幽州马匹价钱便宜,青州有海路价格上也差不多,不过管氏控制制海权,军马这种紧俏物资都被转手卖到江南去了。

幽州商队时常往来南皮收售物资,带来牲畜军马贩卖,购买中原的粮食和布匹返回,商队的货物中有上百匹塞上好马,看的袁谭心花怒放,没高兴几天袁尚就杀到了。

青州军刚放下武器休息,袁谭一点准备没有,冀州军包围南皮连日猛攻,青州军伤亡惨重,袁谭气得要死,见到刘惠就骂,白天追着骂,晚上站在馆驿外面还在骂。袁谭心里明白不怪刘惠,人家是正人君子不会做撒谎阴人的龌龊事,可他就是生气,心里憋屈必须找个倒霉蛋撒气。

骂下去无法解决问题,袁谭火气消差不多了,让人用竹筐把刘惠顺出城去,临走袁谭火气又压不住,指着对方鼻子又骂。

刘惠始终没讲一句辩解的话,出了城也不去见袁尚直接回中山,窝在家里实在想不通,没多久病倒了。

沮宗处境也一样,开始袁尚答应的好好的,转眼军队就开拔了,眼看着冀州大军围攻南皮,沮宗气的当场吐血,等送回老家一路颠簸劳顿,躺下之后就起不来床了。

袁谭抵抗了半个月,逼的没办法抛弃辎重突围出城逃回平原,因为青州军抵抗的很顽强,袁尚军损失很大,因此没有追击回师馆陶驻扎休整。

这一战可以说两败俱伤,打不打另说都需要先喘口气,事情到了这里还有转机,刑颙代表冀州士族面见袁尚,崔琰崔琳兄弟一起去平原说和。

不止河北人上火,外人也跟着一起着急,刘表以前辈叔父的名义致信两兄弟,甚至不惜河北团结后,曹操反身南下再次攻击自己也要劝和。

刘备也派简雍北上平原,苦口婆心劝阻袁谭一定要冷静,曹操大军随时都会北上,选择这时候兄弟阋墙还早了点。

结果事与愿违,兄弟俩谁的话都不听,崔琰这个人性子直,脾气暴躁,几句话不合就被袁谭下了大狱,监狱那种地方不是高门氏族能忍受的。

这下河北人又多了一件事,阴夔豁出老脸跑到平原,通过王修到处拉关系说好话,总算是给崔琰捞出来了。

这次袁谭发了狠,即便刘询还没造反,还是命令管氏军队进入济南,管氏投桃报李,大量军事物资送到平原城。

袁谭不缺兵员,缺的是甲胄兵器这些物资,得了补给袁谭腰杆瞬间就直了,有管氏也不用打南皮了,集结大军直奔馆陶兄弟俩又开始新一轮拼杀。

人做错了事不怕,做错一次改正就好了,就怕明知是错还连续去做,会逐渐变得麻木,会陷入歇斯底里般的疯狂。

兄弟俩不会停,不敢停,一旦停下来就会反思,会懊悔,气势一颓便不可能完成宏愿,这比身死族灭还不可接受。

袁谭先胜后败,建安八年十二月初,袁尚这次是抱定决心解决一切,大军包围平原展开高强度连续攻击。任何一个懂点军事的人都看出来,袁谭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平原攻坚战持续半个月,最炸裂的消息传出,袁谭和曹操结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