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汉末小人物 > 第66章 卧虎张则 上

汉末小人物 第66章 卧虎张则 上

作者:张有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1 07:58:38 来源:书海阁

该是梁绍不满刘琰今日的态度,刚回住处没多久,张则带着大队军士再次将馆驿团团包围,看架势不到了结那天不会撤走。

第二天,刘琰借口生病没去观看行刑,夏侯惇纯属找借个由头扒皮,使者见状并不强求扭头离开。

此后接连几天,每日都要杀上一百多人,男女老少用绳子打成死结串好,行刑队伍从早至午经过馆驿门前,哭声喊声咒骂声始终没有停过。

开始刘琰还躲在被子里瑟瑟发抖,听得多了便麻木了,敢离开被窝坐在房中发呆。饭菜端上来也不吃,垂头丧气只是喝水。朱铄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找了些烈酒连饭菜一起端来,顺路把张则也拉过来,想着大家说说话兴许能排解一下。

没问死罪的家属被送到市场上销售,拍卖与杀人同时进行,大长秋经验老道,时间上把控的很准,这边刚好杀完最后一个人,恰好轮到公开拍卖女眷。

女眷经过精挑细选自然吸引眼球,前几天馆驿门前还人山人海,那边拍卖一开始,街面上忽然变得冷冷清清。

过去是飞扬跋扈的主母小姐,今后就得转换身份伺候别人,当奴仆算是最好的结局,每每想到女人被商家买去刘琰就一脸凄苦,张则对此见怪不怪,喝了几天酒倒是跟朱铄混熟了。

张则是南郑人字元修,出身贫寒靠着军功一路实打实晋升,加上脑子灵活善于钻营,不到四十岁便出任牂柯太守。

南中一直不是什么好去处,张则认得清现实,知道出身不高能以此为跳板已经是天大机遇,到了牂柯不理民政,全身心投入到结交地方势力上,只要真心对待上官,不管好人坏人一律有忙帮忙到底。

张则深知打铁还得自身硬的道理,狠下心拿出全部积蓄,培养了一批忠心的打手,等到脚跟站稳立刻施展雷霆手段,过去看得起我的一起吃肉,看不起我的全家灭掉,如此连拉带打一时混得风生水起。

不光张则一个人这样做,想坐稳官位大抵如此行事,百姓们生活艰苦心生不满,加之南中地处蛮荒民族复杂,稍有挑唆很容易引发蛮汉底层的动乱。

换一般人会选择逃亡,但张则为了官位已然倾家荡产,这时候除了拼命无路可走,要得说他也是个狠人,只凭手中几百兵力果断偷袭叛乱大营。

出乎意料的袭击取得成功,擒杀贼首之后闹事的老百姓一哄而散,只用几天时间便迅速平乱,自此张则大名威震南中。

这还没完,南中官员都逃跑了,只剩下张则手里有兵,他看准机会利用平乱作借口,大肆抓捕制造冤狱,缴钱就能保命没钱就杀死全家。

等朝廷平乱军队抵达,张则已经收敛了不计其数的财物,凭着些财物贿赂权贵,没过多久得以右迁护羌校尉,赶上当时李傕郭泛正在交战,关中不稳张则没敢前往,拖了人情又放了桂阳太守。

桂阳和南中一样都是穷地方,张则只当是时运不济,到了任上依样画葫芦,兢兢业业拓展人脉,又是一样高超手段,几年时间里杀伐决断。

虽然搞得郡内烽烟四起,但也确实震慑周边蛮族:连汉人都下得去死手,那对蛮族还不得杀个一干二净?自此蛮族再不敢放肆,有手底下人制造舆论,给起了诨号“卧虎”,形容如猛虎一般高卧山中,凭名头就足够威慑宵小。

一来二去“卧虎”名号响彻西南,到成了蛮族惧怕张则的铁证,恰逢巴郡蛮族造反,刘璋请调张则入川参与平叛,张则得罪不起刘璋,再不情愿也得去。

过了永安才发现事情不对,汉中张鲁与刘璋爆发冲突,巴郡蛮族响应张鲁对抗刘璋,压根儿不是蛮族造反纯属益州内战。

当时局面异常混乱,张则入川的调令甚至都不是刘璋发出,问遍了也找不到始作俑者到底是谁。两强相争张则可不敢参与,搞不好刘璋和张鲁都会视自己为敌人。

怕什么来什么,刘璋和张鲁对外军突然入川都震惊不已,刘璋派赵韪水师截断长江,张则立刻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张则两边解释奈何百口莫辩,踌躇了一个来月军队粮食吃尽就散了,经过这一番闹腾时间来到秋季,刘璋和张鲁急着秋收也相继撤军。

到现在两位也没理睬张则,没兵没粮又没钱,张则孤身一人实在没辙,只能逃回家乡汉中。好在张鲁表面上很友善,听说皇帝在许昌落稳了脚,一纸表文陈述张则功绩,向朝廷推荐拜了凉州刺史。

张则立刻嗅出了危险,自己威名赫赫又是汉中本地人,这是张鲁为避免双方麻烦在下逐客令。凉州根本去不得,韦端坐镇凉州谁敢去上任必定被乱刀分尸,无奈只能去许昌想着托人情换个地方。

辗转来到许昌得知内情,张则惊出一身冷汗,幸亏没直接去凉州。朝廷批复的是,认命韦端作凉州刺史,而张则是魏郡太守,由于时间差的关系,贸然前往凉州必定发生两位刺史争夺的尴尬局面,凉州军阀只认韦端,肯定不能让张则活着。这次张则多了个心眼儿,想去魏郡那得先看袁绍的反应,果然,没多久袁绍至信来,延聘张则前去冀州大将军长史。

做了幕府长史自然不能再做魏郡太守,去了就等于放弃朝廷正式官职去袁绍私人幕府做幕职官。

这就是袁绍的态度:冀州地方官没你的位置,来也可以,作幕职官吧。虽说也算袁绍诚心看得起,长史比太守要有权势得多,可五十岁人了,还提名过州刺史,实在折不下面皮去幕府里混日子。

此时张则已经心灰意懒,折腾来折腾去实在没意思,干脆拜托同郡人梁绍,走了将作监关系做了将作监左校令,之后跟着梁绍来到洛阳,不想着有啥前途就为了寻个安生地方养老。

没想到是这样一位大人物,当日还动手把张则脸都抽红了,就人家那身板,那本事收拾自己就跟打小孩儿一样。

再怎么说也是人家隐忍,挨打也不计较,刘琰啧啧几声起身举杯道歉:“晚辈一时冲动,左校令莫怪。”

“你是可怜众多无辜。”张则摆手表示不会计较,若当时刘琰生气的是被算计,或嫌弃钱分得不够,张则肯定会还手把这小娘皮揍个半死。

“这个世道没有谁无辜。”朱铄杯中烈酒一饮而尽,没理刘琰铁青的面色继续大咧咧:“您别不爱听,大族家婴儿喝的奶水也含着百姓鲜血。”

刘琰猛然想到自己也是大族出身,心里不满略一思索找到突破口:“你干军正还不知道要依法律行事?依法平等公正求实纠错。。。。。。”

“条条框框只约束平民,法律何时约束过你?”不等刘琰继续分辩铄猛一拍桌子:“那些流民就活该饿死?他们无家可归跟谁**去?他们卖儿卖女跟谁**去!”

“怎么没有约束我?你看我何时触犯过法律!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你?!”朱铄灌下一杯烈酒,打着酒嗝站起身:“我为你杀人屁事没有,知道原家为啥要赔你钱!每顿都十六个菜你能吃几口?全扔了,全扔了!你知道为作这些菜得花多少钱?”

“平民百姓敢这样活吗?有钱就被各种收税,各种压榨,而你,就在喝他们的血,苦干几代人都不如你睡一觉。”

刘琰大眼一瞪脱下鞋拿在手上:“你喝多啦!”

朱铄脖子梗起:“咋地!还要打我?天天给你穿鞋你当老子好欺负!堂堂大丈夫。。。。。。”

不等讲完刘琰尖叫一声扑上去,两人翻倒在地扭打在一起,朱铄虽然瘦小然而本领不弱,今天是喝了不少烈酒,加上刘琰人高马大,被骑在身上吃了不少粉拳。

大汉两千石高官不顾形象,披头散发怪叫着撕打,张则在一旁都看呆了,好在及时反应过来上去一手一个提溜起来,被隔开两人还在不依不饶。

“你这单家破落户,嫉妒我平步青云!”

“嫉妒你怎地!”

“我早知道,你还垂涎我!告诉你不可能!”

朱铄狠狠啐出声:“别那自觉不错,就你那大身板胡女蠢样,老子看不上!”

“不打你满脸血不知道老娘本事!”被揭了短处刘琰脸色涨得紫红,朱铄反而拍拍屁股一阵怪笑:“许昌谁不知道,旱涝通途。”

越骂越不像话,张则实在看不下去,不再惯着抬手一人一巴掌,清脆巴掌响过两人才老实下来。

刘琰披头散发表情呆滞,朱铄眼眶也青了一块,张则扫了几眼,命令两人老老实实靠墙站好一动不许动,盯了一会儿便不再管,坐在桌边自顾自吃菜喝酒。

第二天刘琰起了个大早,起床坐在床边盯着地面发呆,等到临近中午朱铄推门进来,仍旧一副谄媚跪在地上拿起绣鞋。

“对不起。”刘琰抬脚躲开,伸手接过鞋自己穿好。

“啥?”朱铄没明白。

“我向你道歉,过去总欺负你,是我不对。”

刘琰盯着地面思考了很久:“你是同僚不是奴仆,大丈夫该做大事。”

“哦。”朱铄拱手告辞,转身走得非常快,踉跄一步转眼就不见了踪影。

这次出差洛阳总共呆了一个月,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司马朗送来价值两千金的财物,金银布匹和十万枚五铢钱足足装了三大车。不止有分成的补偿,还有郭氏感激求情的谢意,刘琰当然什么都没有做,郭氏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

不想去猜测,离开这里就不打算再回来,什么种氏,原氏,郭氏都与今后无关,这里环境险恶到处都遭算计,还是老老实实在许昌作威作福吧。

还有给赵温的分成也一并送来,比刘琰多出五倍不止,怕财宝在路上有闪失,洛阳方面派遣张则亲自押送。刘琰知道拒绝没用,告诉朱铄统计财物设立账本,回许昌后全送到赵温那里算了。

相比来时队伍庞大行走缓慢了许多,出了洛阳南行两天后才临近伊阙关,想是张则得到消息刘琰打算将财宝全部送给赵温,这天中午,借着送水的机会骑着马走到车窗边,两人随意唠唠家常,不知不觉间张则提起这些财宝的事。“听说你要全给赵司徒?”

刘琰不想接这个话题,目光越过张则望向远处。

“我要是你就不这么做,除非你有了新的出路。”张则目光同样看向远方,马上就要到达伊阙关,道路旁一队押解奴隶的队伍正在避让己方车队。

这些奴隶中有人认得罪魁祸首,低声咒骂伴随鞭子抽打声响起,刘琰收回目光不敢再去看他们:“你方才是什么意思?”

“人嘛总要有私心,总要有把柄,孩子也得为父亲分担骂名吧。”

“照你说还得大张旗鼓喽?”刘琰觉得痛苦,喜欢钱不假,可留下这个钱怕是要一辈子受良心谴责。

“大张旗鼓不至于,不过呢,还真得动动脑筋。”张则说完打马奔向前方,那边好像出了状况,百十人聚集在当中挡住了通路。

人群一直在吵吵嚷嚷,上百名屯田民户齐刷刷跪满一地,领头的老者一直在磕头,像是申诉着什么。衙役手持棍棒站成一排,书佐连声吆喝要人群散去,后面县丞满脸堆笑对着张则解释缘由。

等了半天不见散去,距离过远听不清楚具体内容,刘琰下车走过去想亲自问个究竟,张则拉着县丞过来行礼,县丞看的青色金丝绶带吓的一缩,认得这是大官连忙重新解释一翻。

这里是河南县境内,根据特区法令全境实行屯田,屯田先要将无主荒地划归国有,等待丈量土地重新分派农户耕种。

农户一般都是招揽的流民,分得土地成为国家佃户,再依照实际情况,依照家庭为单位归拢成规模相似的民屯。

执行过程中一些自耕农的土地也被划作公田,政府对此出台了补偿政策,不过,土地定价权在洛阳令,重新检地之后或多或少与原值有所出入,因此常出现官民协商不成的状况。

“没有补偿是不是?”刘琰压低声音问道。

县丞低头不语,张则回答的吞吞吐吐:“倒是也有,只是有些特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